20岁腾讯与19岁阿里的区别

【TechWeb】9月27日消息,据路透社报道,对中国科技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来说,那些在香港工作的东南亚籍家政人员可能是他们拓展全球金融服务的关键。


20岁腾讯与19岁阿里的区别


东南亚是腾讯和阿里争夺全球汇款市场的关键

这两家公司最近都推出了转账服务,允许来自印尼和菲律宾的香港员工以低廉的成本和简便的方式汇回资金。这一服务是阿里和腾讯开展全球汇款业务后迈出的第一步,该业务每年在全球的交易额超过6000亿美元。

不过,这一举措也是两家公司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目的是将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系统推向海外。

东南亚有6亿人口,其中大部分都没有银行账户,这使其成为亚洲科技巨头及美国公司的竞争对手争夺的最佳战场。

阿里金融子公司蚂蚁金服称其香港汇款计划是“加快全球金融普惠步伐的起点和重要一步”。

腾讯的微信支付业务在中国无处不在,但在中国旅游目的地以外的海外市场却一直难以获得吸引力。腾讯对其香港汇付业务(We Remit)的目标更为谨慎,尽管一名发言人允许其对“一切可能性”持开放态度。

然而,跨境汇款比看起来要难得多。这也是两家公司都选择与总部位于香港的金融科技初创企业EMQ合作的原因。EMQ在东南亚和其他地方都拥有监管机构的批准和银行合作关系。

EMQ首席执行官Max Liu表示,“我们是腾讯的管道和分销渠道。”他拒绝就与蚂蚁金服的任何关系置评,但三名知情人士对路透表示,蚂蚁金服正在与EMQ发展合作关系,这是其一系列新跨境支付努力的一部分。

20岁腾讯与19岁阿里的区别

9个月蒸发1万亿港元,腾讯与阿里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20岁腾讯与19岁阿里的区别

“谁在杀死腾讯”,又一波唱衰腾讯的论调不停蔓延。用圈内大咖的话说:一家半年盈利425亿元,同比增长30%的公司,在朋友圈里,像是快倒闭了一样。

的确,自打年初股价登顶475港元,9个月过去,腾讯市值蒸发1万亿港元,曾经的“股王”风光不再,唱衰腾讯成了政治正确,各种标题党层出不穷,盲目地说它不行、不能、不成。

仿佛跌得多就是妖,看什么地方都觉得有妖气,可惜太多霉体、砖家、分析湿有“大师兄”的爱好,却远不及“二师兄”的本领,捉哪门子妖啊?

公平地说,一家市值3万亿港元的公司,真不是说完就完的,即便面临游戏强监管、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它依然有QQ、微信两大护法,广告等收入还在疯长,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目前看,腾讯依然是世界级的科技巨头,就像互联网预言家凯文·凯利说的:能颠覆它的,“并不存在于它的竞争者名单中”,显然,它不会被谁杀死。真正能决定腾讯生死的,还是腾讯自己。

当然,腾讯的问题也显而易见,自微信后,产品创新乏力,过度依赖“流量+资本”模式,其本质,还是组织、管理的“软实力”不济。

对比另一巨头阿里,最近,马云公布传承人计划,CEO张勇明年接班董事长,70后、80后正式成为阿里的顶梁柱,市场并没有因此焦虑。

毕竟,淘宝、天猫之后,阿里云、菜鸟等业务走向成熟,能人如潮,猛将如云。其战略先行、布局有道、执行有力,市值依然稳定在4200亿美元,足见阿里组织、管理的道行。

这就像管理学家稻盛和夫所说:正确的哲学才是企业永续经营的灵魂。它恰是20岁腾讯要向19岁阿里学习的。

20岁腾讯与19岁阿里的区别

如此,腾讯才能“布局不做作,执行不尴尬”,尽快“跋涉出泥沼,飞跃过沧桑”,继续与阿里一起双星闪耀。

一个著名的故事是:2010年,中国IT领袖峰会上,BAT三家大佬激辩云计算,李彦宏说它是“新瓶装旧酒,没有新东西”,马化腾觉得谈它“现在还太早”,只有马云强调:“最怕老酒装新瓶,看不清他在玩什么,突然爆发出来最可怕。”

那么,一切就看腾讯是否有阿里“自上而下”的决心和毅力了。真的没有什么“大力出奇迹”,好的组织模式才能让它跳出过去的藩篱,整合各部门业务,在B2B新市场立住Flag,就像管理大师德鲁克讲的:先做对,才能做好。

数据的章法,管理的魔法

套用管理学家加雷斯·摩根的说法,在这个多变的时代,没有一种绝对的管理,有的只是管理的观念,它被我们塑造,实现我们的目的,其关键是“顺应时势、灵活高效”。

毕竟,腾讯、阿里这样的巨头,业务广、规模大,早已成为价值创造的体系,其核心是“价值创造流程”。它们体系越庞大,流程越长,越需要管理系统来支撑。

只有通过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才能把商业价值链各个环节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指向最终的目标市场。而数据,正是串起这一切的“红线”,也是顺势而为、高效操作的保证。

所以,凯文·凯利强调:如今,所有的生意都是数据的生意。《大数据时代》明确:真正的革命在于我们如何运用数据。

20岁腾讯与19岁阿里的区别

毕竟,在大数据时代,腾讯只有统筹好数据的章法,才能习得管理的魔法,从而像阿里一样减少内耗,加速创新,如哲学家尼采所说:在自己身上,克服一个时代。

据小叶子所知,去年下半年开始,腾讯业务部门的归属调整启动,今年中已进入尾声,重大的组织构架调整近在眼前。但关于中台设计、管理革新有无大动作,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就像德鲁克说的:巨大的商业成功背后必须要有“决定性一跃”。此时的腾讯就得像几年前的阿里那样,完成关键一跃,才能活出自己的理想主义,继续在翻山越岭的另一边可劲地High。

时间不欺人,咱们拭目以待?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