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製造到智造 德國記者江蘇常州感受中國製造業變遷

从制造到智造 德国记者江苏常州感受中国制造业变迁

“中國智造”令德國記者驚訝不已。 鍾升 攝

中新網常州9月27日電 (記者 鍾升)“你們工廠實施自動化了嗎?自動化程度如何?”幾天來,德國《世界報》記者凱澤不停地追問著這個問題。9月24日至27日,十餘家中德媒體走進江蘇省常州市,深入感受中國製造業的變遷。

來自制造業大國德國的記者們對中國製造業尤為關注。每到一處工廠,大家都會聚在生產線邊仔細研究,並圍著工程人員詢問,探尋中國製造業快速發展的“秘籍”。凱澤最關心的,是中國製造業的自動化進程。

从制造到智造 德国记者江苏常州感受中国制造业变迁

德國記者走進工廠深入瞭解“中國智造”。 鍾升 攝

“長期以來,德國人認為,是中國的人工成本便宜保證了產品的低價格。近些年,中國的人工成本正在上升,但中國產品仍能保證物美價廉。”凱澤發現,一些工廠裡已經很少看見工人,機器人正流暢地安裝產品,“就像德國一樣”。

江蘇恆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液壓行業的龍頭企業,其挖掘機油缸的國內市場佔有率超過50%,產品銷往2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知識產權管理部經理李冬明介紹,目前公司的自動裝備普及率已達80%以上。他表示:“中國製造業有著後發優勢,新建的中國工廠中,裝備水平和投入比較高,自動化的普及非常迅速”。但相比起德國等老牌製造強國,“雙方仍是老師和學生的關係,需要虛心學習。目前公司的很多數控加工設備正是來自於德國。”

从制造到智造 德国记者江苏常州感受中国制造业变迁

德國記者走進工廠深入瞭解“中國智造”。 鍾升 攝

在李冬明看來,“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業的必走之路,但企業最需要重視的還是產品的品質,不能盲目推崇‘機械換人’,更應該學習德國精工細作的‘工匠精神’”。“中國企業和德國企業並不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競爭關係,而應該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相互合作,取長補短。”李冬明說。

在德企蒂森克虜伯發動機系統(常州)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來自於常州當地高職院校的技工正熟練地操作著設備。全公司唯一的“老外”——CEO Boersma評價他們:“技術很嫻熟,工作紮實。而且他們很願意到德國企業裡工作、磨鍊技術。儘管中國的用工成本有所上升,但我認為在這裡投資是值得的。”

常州市高等職業教育園區管委會副主任路琦介紹,作為國家首批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綜合實驗區,“十二五”期間,常州全市年均財政性職教投入均超10億元,年均增長比例達23.6%。2013年,常州科教城與德國工商大會上海代表處簽署職業教育戰略合作備忘錄和“雙元制”人才培養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在常州高等職業教育園區引進德國先進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用德國的方式,為中國‘智造’培養技術人才。目前已經初見成效。”

凱澤表示:“一百多年前,‘德國製造’曾一度是‘粗製濫造’的代名詞。我們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將‘德國製造’轉變為了高質量的印象。‘中國製造’穩健發展下去,也能重現‘德國製造’的輝煌”。(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