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麵包公」李慎修

山東章丘在清代出了一位名垂青史的清官李慎修。至今,在民間仍廣泛傳頌著他當官剛正清廉、為民率直淳樸的故事,百姓多親切地稱他為“白麵包公”。

李慎修,章丘普集鎮西埠村人。年少時家境貧寒,曾一度以乞討為生。他善言辭、喜交際,被本村一高氏鄉紳看中,資助其讀書十載。在他26歲(清康熙五十一年)時考中進士,後授官內閣中書、主事,杭州知府等。

雍正登基後,年羹堯因功勳卓著被晉升為“撫遠大將軍”。次年,其妹被召進宮做了娘娘。年羹堯自此驕橫跋扈,不可一世。多行不義必自斃,年羹堯終被免職下獄。因懼怕年羹堯打擊報復,兩位主審接連因此而卸職隱退,最後由時任監察御史的李慎修擔當主審。他不懼年羹堯皇親國戚,功勳在冊,權勢壓天,以“大清律”九十二款定其為死罪。當夜,年貴妃差人私下給李慎修送上金帛重禮,李慎修投其所欲,禮品照收,曰:“年羹堯又給自己增加了一條賄賂罪!”李慎修以他超群的膽識、無畏的氣魄和過人的才智,戳穿了其恫嚇、收買等詭計,最終年羹堯垂首伏法。

李慎修初到陝西任職時,有一名叫周世坤的官員監守自盜、侵吞公款。案發後,周即用金錢賄賂官員,打通道道“關卡”,被刑部輕判為“挪借公款”。李慎修經調查取證,把案情弄得水落石出,他要依法重判。他考取進士時的閱卷官劉在誠受了周世坤的賄賂,出面為他求情,說從輕判處是皇太后的旨意。李慎修聽後理直氣壯地反駁說:“皇意是皇意,法律是法律,我若執法犯法,我還有什麼資格坐堂理案?”周世坤最後受到收監入獄7年的重判。

1736年,李慎修被調往河南任南汝光道道臺。上任伊始,他便先整頓社會治安、懲辦邪惡勢力。當地百姓無不拍手稱快。為感謝他的恩威,莊頭社長聯眾聚款,為李慎修建祠塑像,尊稱他為“白麵包公”。李慎修知曉後,找到當事人說:眾人的心意我領了,但這做法欠妥。他責令部下將塑像推倒改修祠堂,改換範文公彩塑。當地百姓更加稱頌,讚譽他為“包公再世、範公傳人”。

李慎修年近花甲時,因身體虛弱退職還鄉。當乾隆皇帝得知他在老家章丘只有3畝旱田,親賜他大量官田。李慎修則以低息租於當地農家耕種,歉年糧租免除。百姓因感恩於他而改村名為“官莊”,沿襲至今。(王紹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