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A股迎來兩大強心針,千億資金不是夢,但一夜暴富不可能!

三根大陽線,千軍萬馬來相見,最近幾天A股連漲數日,滬指更是再次成功站上2800點整數關口,不僅指數創近兩個月新高,成交量也明顯放大。上證50指數應聲上漲,從前幾天的低點到26日盤中高點,階段漲幅達到10%,成為2018年以來最牛的階段表現。

在投資者還在糾結股市是反彈還是反轉時,全球主要指數虎視眈眈陸續殺到A股,老二風聲乍起,躍躍欲試時,老大先人一步,連創業板都都不放過。

A股喜事頻頻,“入摩”後再“入富”

繼6月A股成功“入摩”後,剛剛,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剛剛宣佈,將A股納入其全球股票指數體系,分類為次級新興市場。富時羅素是英國倫敦交易所(FTSE)旗下全資公司,也是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而富時羅素國際指數是英國富時指數公司旗下專門跟蹤全球新興市場指標的股指,其指數產品目前已經吸引了全球超1.5萬億美元的資金。

雖然A股繼明晟指數之後再獲富時新興市場指數親睞,但是幸福之路並非一帆風順,A股三次衝刺富時羅素指數,才開啟幸福的大門。此前在2016年和2017年,A股就對富時新興市場指數有意,但是富時羅素先後以市場過度干預、股票停牌率高等問題為主要理由,拒絕將A股納入其新興市場指數。

孩子聯姻遇阻,家長很著急。此後證監會推出停牌新規,規定重大重組停牌不超3個月,非公開發行不超1個月,對濫用停牌和無故拖延復牌的,將採取監管措施或紀律處分。在2018年9月27日,A股終是嫁入“富”門。

剛剛A股迎來兩大強心針,千億資金不是夢,但一夜暴富不可能!

與MSCI納A的步驟類似,A股入富也是分三步走,2019年6月納入20%,2019年9月納入40%,2020年3月納入40%,涵蓋大、中、小股票,最終A股佔富士羅素新興市場比重將為5.57%。與MSCI不同的是,富時納入A股不僅僅是互聯互通機制下所覆蓋的標的(以藍籌白馬為主),而是覆蓋更多的大、中、小盤股(大市值407只、中等市值361只、小市值461只)。

對於投資者來說,最看重的還是A股“入富”帶來的增量資金。根據申萬宏源證券策略團隊測算,富時羅素初步納入A股將帶來潛在增量資金約千億人民幣,不考慮額度限制條件下,富時羅素全球納入A股的指數權重可能達到2.94%,潛在增量資金可達到3500億人民幣左右。

除此以外,清和泉資本在接受私募排排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A股入富加速A股國際化的行程,進一步調整A股投資者結構,並且境外投資者佔比逐步提高,A股與全球資本市場的聯動性將進一步增強。未來隨著入富入摩納入因子的不斷增加,外資話語權不斷加重,機構投資者佔比增加,散戶慢慢退出,投資者結構也會愈加趨向於成熟市場。而成熟市場也會帶來更多成熟理念,這意味著未來的A股市場將會逐步降低情緒衝擊所帶來的影響。

MSCI“加倉”A股,上證50應聲上漲

外資對於A股佈局加碼的趨勢已經無法逆轉。

就在富時羅素公佈是否納A的前夕,全球第一大指數公司明晟(MSCI)再次發聲,在9月26日發佈公告稱,考慮進一步調高A股在MSCI指數中的權重,將MSCI中國A股大盤指數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自由流通調整後市值的20%。

這將分為兩階段進行,2019年5月半年度對指數進行評審,2019年8月季度指數評審。從2019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審開始,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市場加入符合MSCI指數條件的證券交易所名單;作為2020年5月半年度指數評審的一部分,將中國中盤A股以20%的納入因子一步納入MSCI中國指數。

受此消息影響,9月26日權重股發力,券商、銀行股快速拉昇,上證指數在時隔一個半月重新站上2800點,上證50指數階段漲幅更是超過10%,成為2018年以來最牛的階段表現。

全球兩大指數編制公司為了爭奪A股市場,大有兵刃相見之勢。星石投資組合投資經理袁廣平在接受私募排排網採訪時表示,全球兩大指數動作不斷的背後邏輯是對A股投資價值的認同,說明A股價值得到了國際主流投資機構的認可,指數公司才有動力盡快將A股納入至合理比例,從而吸引更多資金跟蹤其指數。

雖有萬億資金蓄勢待發,但一夜暴富難

MSCI在6月正式納入A股,但是6月份A股市場表現平平。上證指數單月下跌8.01%,深證成指單月下跌8.90%,創業板指單月下跌-7.86%,滬深300單月下跌7.66%。

目前A股納入MSCI已有3個多月,納入因子也由前期的2.5%達到5%,但總體來說未起到推動市場上漲的作用。清和泉資本稱主因是當前A股市場基本面不穩定,內部去槓桿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使得整體情緒大幅下降,再疊加中美貿易摩擦的不斷惡化,使得A股出現內外交困的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MSCI的作用有限,待後期市場穩定後,其作用會慢慢顯現,從北上資金流入的情況來看,外資對A股還是很有信心與興趣。

雷根基金也稱,參照MSCI的方法,只有在宣佈納入富時羅素國際指數一年後,才會真正給A股帶來較大規模的增量資金,因此短期對A股的影響更多隻會停留在心理層面。

雖然短期來看,入富與入摩很難給股市帶來之直接的提升效應,但是全球前兩大重要市場指數先後納入A股,對A股的長期健康發展大有裨益。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越來越多的國際指數把A股納進去,一方面看中A股的市值,現在A股的市值是世界上前三大市值。另一方面也反映了A股市場經過大幅下挫之後,估值上確實具備了比較大的吸引力,外資作為中長線的投資資金,更加看重上市公司本身的價值。

星石投資組合投資經理袁廣平認為在外資爭相搶奪A股之時,國內投資者無需繼續悲觀。理由是從最近半年對A股的操作方向來看,外資對A股表現出了明顯較內資樂觀的態度,這主要是源於外資和內資的選股邏輯的差異,外資更注重的是估值和未來盈利增速的匹配度。目前A股的估值已經回落到了歷史低位,充分Price in了國內外的不確定性,在全球橫向比較也具備較強的吸引力,而未來盈利增速有望保持韌性。並且參考中國臺灣、韓國等市場的經驗,隨著資本市場逐漸對外開放,成熟的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外資佔比不斷提高,龍頭股公司相對估值上升,未來基本面良好、估值與盈利匹配度高的行業龍頭或將持續獲得市場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