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看文學作品的主題思想是否唯一?

無聊芒果


從作者的角度出發,作品主題是明確唯一的,是其創作的動機、目的和主旨。但是,從讀者的角度審視,作品主題則是多元的。這是因為,每一位讀者都會從自身的角度去審視、品味、理解和解讀作品。由於讀者的不確定性,對於同一件藝術作品所表達的主題就是不確定的。這種不確定性,是由讀者的文化、經歷、審美、三觀、環境、心境決定並隨之變化的。同一件作品,同一位讀者,在不同的時間、環境、條件下,會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解讀。比如《紅樓夢》,讀第一遍與讀第二遍、第三遍的感受和理解會有變化,年輕時讀與中老年時讀又不一樣,有時甚至大相大相徑庭。所謂"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林黛玉"就是這個道理。


禪師了了


當然不唯一 。魯迅先生評《紅樓夢》的經典語言下面很多回答都提到了,這裡我就從文學理論方面談談。

我們會因為自己的閱讀精力,審美理念,生活經驗等等,來對文學作品進行闡釋,我們的解讀都是很私人的,這就導致了我們喜歡一些作者,討厭一些作者,有的人對一本書讚不絕口,有些人就覺得垃圾到不行。

世界上除了精神與物質兩個世界外,還有個第三世界,那就是文本所組成的世界,我們是通過習獲這些知識來構建自己的世界觀,擁有自己的”視域“,每次閱讀都是一次文本的視域與你的視域相融合的過程。

你的視域得到了擴展,認知也就相應的完善,那麼你對以前看過的文學作品就有更多的解讀。

小時候只覺得潘金蓮壞,長大後你會發現更多的細節,武松對潘金蓮的態度也是有問題的,這舉的是個較常見的情節方便理解。

你自己每個年齡段都會對作品有不一樣的理解,更何況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生命軌跡,認知的世界也當然不一樣。

孔子也提到過要”興觀群怨“,孟子的”以意逆志“說更是開啟了中國傳統闡釋學,以自己的思想去感知作者的,漢代的”詩無達估“也是如此,肯定了讀者的誤讀,讓闡釋有更多的可能。

不必追求作者的原意,而且作品都是符合當代的思想,用當代的思想來闡釋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這樣才更有生命力,而不是文學的絕對闡釋權威。

杜甫在唐代時是全然沒有李白耀眼燦爛,但是安史之亂,杜甫經歷流離失所,看百姓之苦與戰爭之痛,寫下那些現實主義詩歌,他與唐王朝統治者的背離,都是他個人思想的覺醒。

後來人對他的闡釋,最為深刻也就是南宋國破家亡時,異族的鐵蹄踏碎了他們的夢,清代時漢族所受壓迫,這些被異族統治的文人,才能深刻體會杜甫的偉大與悲天憫人。

社會環境也是能影響我們對文學作品的審美與判斷,太平盛世肯定不太看苦哈哈的批評社會的醜惡,民族危亡時,同樣不能坐視那些奢靡麻木。

新中國成立以後便出現過不能誤讀的情況,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不符合的都是牛鬼蛇神,全是”毒草“,這樣的後果想必大家也知道,文學倒退。

後來改革開放,風氣漸松,才開始慢慢活躍,所以對文學作品不一樣看法是很重要的,只有你有理有據,能邏輯自洽便行。

所以,有自己的判斷是多麼的重要,不要隨意的被其他人所左右,就算是作者本人,他的解釋你也不必完全遵循,書中所留的空白點本來就是讀者去填充的,正因不同的闡釋不同的觀點,文學作品才能不斷生出新的活力來,權威從來就是被解構的,如果束之高閣,只會陳腐死板,因此,文學作品一定是有不同觀點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能有一點幫助。


法海的獨角獸


這個問題……有句話叫做:“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也就是說,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成長環境、經歷、性格的影響下,會對一部文學作品的主題思想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如果你把哈姆雷特看成了哈利波特,那就離譜了……

主題思想是多元的。看《氓》(最近語文課在學的課文),有人看出遇人不淑,有人看出自尊自愛……不同的人對同一篇文學作品會有不同的理解,同一個人不同時期讀文學作品也能看出不同來,這正是文學的魅力。一部好的文學作品能吸引人時時解讀,歷久而彌新。

但情感取向是一定的。因為情感取向將就是作者主觀表現的好惡。如果你看《氓》,覺得那男的沒錯,那女的很渣,這就有些偏頗了。當然也不排除你所處的社會環境為你塑造的三觀就是這樣的。


LLLee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際就是簡單,當然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人看文學作品,它的主題思想肯定是不一樣的,就好像今日頭條的千人千面。

我就舉一個最簡單道理就是紅樓夢,紅樓夢得多少人看出不同的主題思想,才會成為一部“紅學”呢,有人專門一輩子研究紅樓夢,也沒有研究出來,紅樓夢到底講的是什麼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釋,你也不知道到底誰解釋是對的,但是有時候你聽他們說的各種情況的時候,又會覺得每個人講的都是有道理,而且講的是非常正確,那些紅學大家們每次提出一些新的解釋的時候,你都會覺得如雷貫頂,怎麼會有這樣的一個解釋?而且原來我以前知道的全是錯的,但是這些紅學大家說的就一定是對嗎?後來人會把前面的人的說法再次推翻,推出一個新的說法,所以一個紅樓夢就能形成一個“紅學”是多麼厲害的一件事情啊!

你說的是文學作品,有沒有一個唯一的思想?那麼我現在就跟你再講一個我們生活當中一個最簡單的事,就是有些人會從你的話當中聽出別的意思,為什麼你覺得你說的話是很正常,很平淡的一句話,但是對方卻能從你的話當中聽出別的意思呢?也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這就是一個人對一句話有不同的理解,就連生活中都會有這樣的事,你認為一部文學作品那麼厚的一部書,它裡面的主題思想又怎麼可能會統一到那麼一個高度呢?

  • 我這輩子記憶最深的第一句話

就是魯迅的一本書,書名寫的是我家門前有一棵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這句話明顯就是病句,但是卻能解釋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意思,而且我們當年理所當然認為是對的,最重要的是考試真的就是這麼考的。

  • 我這輩子記憶最深的第二句話

魯迅:“晚安”!語文老師:“晚安”中“晚”字點明瞭時間,令人聯想到天色已暗,象徵著當時社會的黑暗。而在這黑色的天空下人們卻感到“安”,側面反映出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嘆號體現出了魯迅對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


淮安陳大


這是個看似簡單實則很難回答的問題。

一般意義上來講,一部文學作品只能有一個主題,一種思想,作者的創作初衷是不會飄搖不定的。一部作品,讀者和作者需要產生思想上的共振,才會達到思想的統一,才算是一部成功的藝術作品。

但這僅僅是就創作者初衷而言。對於讀者,有些作品卻不一定能與作者產生思想上的共鳴,不同的人解讀,往往取決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歷史背景,不同的學術修養和不同的情感基礎。簡單舉例,唐詩宋詞裡面,就經常會有理解上的歧義。

大部頭的文學作品也是如此,如四大名著,古今無數學術名人均有解讀,雖然總體上能夠歸於一個結論,但在局部、片面、甚至最終的意思表達上,都會有一些不同。

這也許就是一部成功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


憂國吃瓜


受限於每一位閱讀者的認知、閱歷,讀同一本書,他們的感受都可能會千差萬別。不說別的,一部《紅樓夢》,產生了多少紅學公案!

新舊紅學之爭、版本之爭、索隱派、考證派、探軼派、紅學、曹學、還有作家劉心武先生首創的秦學。總之林林總總,熱鬧非常!


塵世中一小書蟲


不同的人看文學作品的主題思想會有相像的部分,但不會完全相同。因此,也就不存在唯一的主題思想。

這就是優秀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之處。文學作品能得到大多數人的喜歡,除了作品的文字或優美,或悲傷,或憤怒,或喜悅等等,還讓人在欣賞文學作品的時候,得到了情緒宣洩或者是思想共鳴。除此之外,還應該在精神上、主題上得到了作品欣賞者的認同和感慨,滿足與享受。充分體會到了作者奮筆疾書時的那份感動,與作品發生了綜合性的共振。

因此,對於文學作品的主題思想,也有了自己較為深刻的,個性化的理解。當這種理解得到了更多欣賞者認同的時候,就形成了所謂主流觀點和作品評價。這是一部優秀文學作品,帶給世人的精神財富或者說是文學作品的主題思想,引發閱讀者趨之若鶩的原因。

但是,中國有句俗話: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每一個文學作品欣賞者都會從自己的人生閱歷,生活環境,教育背景,社會地位等角度出發。去探索文學作品的內涵和所表現的主題思想,得到的答案也不竟完全相同。這就是優秀文學作品的魅力。

通過閱讀、欣賞、回味、遐想與作者做一個跨越時空的交流。或擊掌叫好,或同仇敵愾,或惺惺相惜,或垂淚相伴。閉上眼睛,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情境在腦海中盪漾,漸漸的與自己的思想、情緒產生了非常奇妙的融合。那種感受非常奇妙和美妙。





上海飛雲客


我個人覺得是不唯一的。

1.\t從讀者出發。我們常聽的一句話是:“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知識水平不同,人生閱歷各不相同,對一部文學作品的理解也就有不同。看文學性比較強的書,比如小說,散文集,很容易產生不同的主題思想,拋開做語文閱讀題的那種標椎答案,我們應該允許自己有不同的想法。

2.\t從作家出發。大多作家在寫一部作品的時候,其所想要表達主題思想是固定好,框架也是建立好,當然也不排除隨性而寫的作家,但主題一定是不會偏離的。作家希望讀者在閱讀他的書籍的時候,他希望讀者能夠接收他傳遞的思想,與之引起共鳴。但更多是,作家也希望聽到不一樣的聲音,對他作品不同的理解,以此迸發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和創作靈感,但這些並不包括對作品的過度解讀。

3.\t從作品出發。對於非文學類的作品,比如我最近在看的《無效的醫療》,這樣主題性比較強的書,主題思想就是很固定,很統一。讀者在閱讀此類書籍時,很難產生不同書籍主題指向,除非這本書本身的語言邏輯結構以及框架不夠嚴謹,讓人摸不著頭腦。讀者能做到是對書中的觀點接受,或是否定,抑或是保持懷疑的態度。

不管怎麼說,一本書的出版,到觀眾手裡,它的作用已經不受作者的控制,讀者能從中瞭解什麼,獲取什麼樣的信息,有什麼的理解,這都已經完全取決於讀者了。





Mylife梅子酒


這個答案是否定的,就像西方說的一樣,1000個人眼裡有1000個哈姆萊特,我們中國也有句話叫“千人千面”。同一個字不同人去解釋都會有不同的說法;同樣一句話,不同的嘴裡說出來會有不同的表達內容;同樣一篇文章,不同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會發現不同的內容.所以說這就是為什麼文化創作產品會讓人類思想不斷的進步,因為寫出這篇作品的人,也許他當時只是寫出了這個現象,但是後面的人通過讀他的作品,發現了不同的內容.通過表象看本質,這是人類通不同於動物的特徵.


字字之名


這本不應該是一個問題,這是文學理論中的一個基本常識。

讀者對任何文學作品主題的理解,都不可能是唯一的結論。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要麼是這部文學作品並不成功,要麼它已經不屬於文學,而只是單純的宣傳品。其理由主要有三:

一、作家創作的文學作品是通過故事和人物形象來間接表達自己的思想,表現作品的主題的,而不是象寫論文那樣,通過概念和判斷來嚴格界定表達的意思,使之具有確定的唯一性。也就是說,文學作品是形象大於主題,所以必然具有多義性和多解性。

二、讀者由於每個人的生活閱歷、社會層次和思想意識的不同,所以在看待某一個事物時,不可能是同一種理解,其結論一定存在差異。魯迅說過,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

三、看書的角度和立場不同,也會造成理解不同,結論不同的。蘇軾老先生有句著名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說的就是看問題的角度。還有,現在常用的一個說法:“屁股決定腦袋”,說的就是看問題的立場。

除了以上三點以外,還有一些次要因素,如讀者的文化程度、審美偏好、讀者與作者的關係程度、讀者與作者之間的時代距離等等,也都對讀者理解文學作品的主題有著一定的影響,這裡就不一一說明了。

要說明的一點是,小學、初中、高中考試題中要求學生背的文學作品主題正確答案不在此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