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看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是否唯一?

无聊芒果


从作者的角度出发,作品主题是明确唯一的,是其创作的动机、目的和主旨。但是,从读者的角度审视,作品主题则是多元的。这是因为,每一位读者都会从自身的角度去审视、品味、理解和解读作品。由于读者的不确定性,对于同一件艺术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就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是由读者的文化、经历、审美、三观、环境、心境决定并随之变化的。同一件作品,同一位读者,在不同的时间、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解读。比如《红楼梦》,读第一遍与读第二遍、第三遍的感受和理解会有变化,年轻时读与中老年时读又不一样,有时甚至大相大相径庭。所谓"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林黛玉"就是这个道理。


禅师了了


当然不唯一 。鲁迅先生评《红楼梦》的经典语言下面很多回答都提到了,这里我就从文学理论方面谈谈。

我们会因为自己的阅读精力,审美理念,生活经验等等,来对文学作品进行阐释,我们的解读都是很私人的,这就导致了我们喜欢一些作者,讨厌一些作者,有的人对一本书赞不绝口,有些人就觉得垃圾到不行。

世界上除了精神与物质两个世界外,还有个第三世界,那就是文本所组成的世界,我们是通过习获这些知识来构建自己的世界观,拥有自己的”视域“,每次阅读都是一次文本的视域与你的视域相融合的过程。

你的视域得到了扩展,认知也就相应的完善,那么你对以前看过的文学作品就有更多的解读。

小时候只觉得潘金莲坏,长大后你会发现更多的细节,武松对潘金莲的态度也是有问题的,这举的是个较常见的情节方便理解。

你自己每个年龄段都会对作品有不一样的理解,更何况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生命轨迹,认知的世界也当然不一样。

孔子也提到过要”兴观群怨“,孟子的”以意逆志“说更是开启了中国传统阐释学,以自己的思想去感知作者的,汉代的”诗无达估“也是如此,肯定了读者的误读,让阐释有更多的可能。

不必追求作者的原意,而且作品都是符合当代的思想,用当代的思想来阐释也是很重要的一环,这样才更有生命力,而不是文学的绝对阐释权威。

杜甫在唐代时是全然没有李白耀眼灿烂,但是安史之乱,杜甫经历流离失所,看百姓之苦与战争之痛,写下那些现实主义诗歌,他与唐王朝统治者的背离,都是他个人思想的觉醒。

后来人对他的阐释,最为深刻也就是南宋国破家亡时,异族的铁蹄踏碎了他们的梦,清代时汉族所受压迫,这些被异族统治的文人,才能深刻体会杜甫的伟大与悲天悯人。

社会环境也是能影响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审美与判断,太平盛世肯定不太看苦哈哈的批评社会的丑恶,民族危亡时,同样不能坐视那些奢靡麻木。

新中国成立以后便出现过不能误读的情况,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符合的都是牛鬼蛇神,全是”毒草“,这样的后果想必大家也知道,文学倒退。

后来改革开放,风气渐松,才开始慢慢活跃,所以对文学作品不一样看法是很重要的,只有你有理有据,能逻辑自洽便行。

所以,有自己的判断是多么的重要,不要随意的被其他人所左右,就算是作者本人,他的解释你也不必完全遵循,书中所留的空白点本来就是读者去填充的,正因不同的阐释不同的观点,文学作品才能不断生出新的活力来,权威从来就是被解构的,如果束之高阁,只会陈腐死板,因此,文学作品一定是有不同观点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能有一点帮助。


法海的独角兽


这个问题……有句话叫做:“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成长环境、经历、性格的影响下,会对一部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如果你把哈姆雷特看成了哈利波特,那就离谱了……

主题思想是多元的。看《氓》(最近语文课在学的课文),有人看出遇人不淑,有人看出自尊自爱……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学作品会有不同的理解,同一个人不同时期读文学作品也能看出不同来,这正是文学的魅力。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能吸引人时时解读,历久而弥新。

但情感取向是一定的。因为情感取向将就是作者主观表现的好恶。如果你看《氓》,觉得那男的没错,那女的很渣,这就有些偏颇了。当然也不排除你所处的社会环境为你塑造的三观就是这样的。


LLLee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就是简单,当然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看文学作品,它的主题思想肯定是不一样的,就好像今日头条的千人千面。

我就举一个最简单道理就是红楼梦,红楼梦得多少人看出不同的主题思想,才会成为一部“红学”呢,有人专门一辈子研究红楼梦,也没有研究出来,红楼梦到底讲的是什么东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你也不知道到底谁解释是对的,但是有时候你听他们说的各种情况的时候,又会觉得每个人讲的都是有道理,而且讲的是非常正确,那些红学大家们每次提出一些新的解释的时候,你都会觉得如雷贯顶,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解释?而且原来我以前知道的全是错的,但是这些红学大家说的就一定是对吗?后来人会把前面的人的说法再次推翻,推出一个新的说法,所以一个红楼梦就能形成一个“红学”是多么厉害的一件事情啊!

你说的是文学作品,有没有一个唯一的思想?那么我现在就跟你再讲一个我们生活当中一个最简单的事,就是有些人会从你的话当中听出别的意思,为什么你觉得你说的话是很正常,很平淡的一句话,但是对方却能从你的话当中听出别的意思呢?也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这就是一个人对一句话有不同的理解,就连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事,你认为一部文学作品那么厚的一部书,它里面的主题思想又怎么可能会统一到那么一个高度呢?

  • 我这辈子记忆最深的第一句话

就是鲁迅的一本书,书名写的是我家门前有一棵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这句话明显就是病句,但是却能解释很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意思,而且我们当年理所当然认为是对的,最重要的是考试真的就是这么考的。

  • 我这辈子记忆最深的第二句话

鲁迅:“晚安”!语文老师:“晚安”中“晚”字点明了时间,令人联想到天色已暗,象征着当时社会的黑暗。而在这黑色的天空下人们却感到“安”,侧面反映出人民的麻木,而句末的感叹号体现出了鲁迅对人民麻木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


淮安陈大


这是个看似简单实则很难回答的问题。

一般意义上来讲,一部文学作品只能有一个主题,一种思想,作者的创作初衷是不会飘摇不定的。一部作品,读者和作者需要产生思想上的共振,才会达到思想的统一,才算是一部成功的艺术作品。

但这仅仅是就创作者初衷而言。对于读者,有些作品却不一定能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不同的人解读,往往取决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学术修养和不同的情感基础。简单举例,唐诗宋词里面,就经常会有理解上的歧义。

大部头的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如四大名著,古今无数学术名人均有解读,虽然总体上能够归于一个结论,但在局部、片面、甚至最终的意思表达上,都会有一些不同。

这也许就是一部成功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忧国吃瓜


受限于每一位阅读者的认知、阅历,读同一本书,他们的感受都可能会千差万别。不说别的,一部《红楼梦》,产生了多少红学公案!

新旧红学之争、版本之争、索隐派、考证派、探轶派、红学、曹学、还有作家刘心武先生首创的秦学。总之林林总总,热闹非常!


尘世中一小书虫


不同的人看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会有相像的部分,但不会完全相同。因此,也就不存在唯一的主题思想。

这就是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之处。文学作品能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除了作品的文字或优美,或悲伤,或愤怒,或喜悦等等,还让人在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得到了情绪宣泄或者是思想共鸣。除此之外,还应该在精神上、主题上得到了作品欣赏者的认同和感慨,满足与享受。充分体会到了作者奋笔疾书时的那份感动,与作品发生了综合性的共振。

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也有了自己较为深刻的,个性化的理解。当这种理解得到了更多欣赏者认同的时候,就形成了所谓主流观点和作品评价。这是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带给世人的精神财富或者说是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引发阅读者趋之若鹜的原因。

但是,中国有句俗话: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每一个文学作品欣赏者都会从自己的人生阅历,生活环境,教育背景,社会地位等角度出发。去探索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得到的答案也不竟完全相同。这就是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

通过阅读、欣赏、回味、遐想与作者做一个跨越时空的交流。或击掌叫好,或同仇敌忾,或惺惺相惜,或垂泪相伴。闭上眼睛,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情境在脑海中荡漾,渐渐的与自己的思想、情绪产生了非常奇妙的融合。那种感受非常奇妙和美妙。





上海飞云客


我个人觉得是不唯一的。

1.\t从读者出发。我们常听的一句话是:“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知识水平不同,人生阅历各不相同,对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也就有不同。看文学性比较强的书,比如小说,散文集,很容易产生不同的主题思想,抛开做语文阅读题的那种标椎答案,我们应该允许自己有不同的想法。

2.\t从作家出发。大多作家在写一部作品的时候,其所想要表达主题思想是固定好,框架也是建立好,当然也不排除随性而写的作家,但主题一定是不会偏离的。作家希望读者在阅读他的书籍的时候,他希望读者能够接收他传递的思想,与之引起共鸣。但更多是,作家也希望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对他作品不同的理解,以此迸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和创作灵感,但这些并不包括对作品的过度解读。

3.\t从作品出发。对于非文学类的作品,比如我最近在看的《无效的医疗》,这样主题性比较强的书,主题思想就是很固定,很统一。读者在阅读此类书籍时,很难产生不同书籍主题指向,除非这本书本身的语言逻辑结构以及框架不够严谨,让人摸不着头脑。读者能做到是对书中的观点接受,或是否定,抑或是保持怀疑的态度。

不管怎么说,一本书的出版,到观众手里,它的作用已经不受作者的控制,读者能从中了解什么,获取什么样的信息,有什么的理解,这都已经完全取决于读者了。





Mylife梅子酒


这个答案是否定的,就像西方说的一样,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哈姆莱特,我们中国也有句话叫“千人千面”。同一个字不同人去解释都会有不同的说法;同样一句话,不同的嘴里说出来会有不同的表达内容;同样一篇文章,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内容.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文化创作产品会让人类思想不断的进步,因为写出这篇作品的人,也许他当时只是写出了这个现象,但是后面的人通过读他的作品,发现了不同的内容.通过表象看本质,这是人类通不同于动物的特征.


字字之名


这本不应该是一个问题,这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常识。

读者对任何文学作品主题的理解,都不可能是唯一的结论。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要么是这部文学作品并不成功,要么它已经不属于文学,而只是单纯的宣传品。其理由主要有三:

一、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是通过故事和人物形象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思想,表现作品的主题的,而不是象写论文那样,通过概念和判断来严格界定表达的意思,使之具有确定的唯一性。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是形象大于主题,所以必然具有多义性和多解性。

二、读者由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社会层次和思想意识的不同,所以在看待某一个事物时,不可能是同一种理解,其结论一定存在差异。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三、看书的角度和立场不同,也会造成理解不同,结论不同的。苏轼老先生有句著名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看问题的角度。还有,现在常用的一个说法:“屁股决定脑袋”,说的就是看问题的立场。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还有一些次要因素,如读者的文化程度、审美偏好、读者与作者的关系程度、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时代距离等等,也都对读者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有着一定的影响,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要说明的一点是,小学、初中、高中考试题中要求学生背的文学作品主题正确答案不在此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