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美軍的「三三制」戰術動作,究竟有多厲害?

銅仁那些事


對於三三制,不用說的特別神奇,其實各國在二戰中後期的步兵戰術都是採取了類似的手段,在美軍中就是把一個班分做2個火力小組,海軍陸戰隊的一個班是三個火力小組,那個火力小組一般是4個人,而中國的三三制是每個戰鬥小組3到4個人。

不過美軍的火力小組有的說法是從中國的三三製得到的啟示,當時美軍一個叫做卡爾遜的軍官到延安參觀,見到了八路軍在使用三三制進行戰術訓練,覺得不錯,回國參加太平洋戰爭後,在海軍陸戰隊第二近戰營中推廣使用三三制,後來在美軍全軍推廣使用。

三三制其實是在班裡邊多加一個指揮層次,把一個班再分為三個戰鬥小組,有一個說法是一個人最多指揮5個人,再多就指揮不了,三個人最合適,這樣班長只用指揮兩個戰鬥小組,每個小組長指揮三個三個士兵,這樣指揮的靈活性和便利性就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同時也有利於控制士兵的運動。傳統的西方班戰術,都是班長直接指揮全班的動作,由於當時已經是採取了疏開戰鬥隊形,單兵之間都會拉開6-7米的距離,整個班的橫隊可以寬達七八十米,這樣對於班長指揮控制全班的運動十分困難,在開闊地還好,如果到了複雜地形,班長很難對於全班進行統一指揮,而分為三個小組以後,每個戰鬥小組的展開正面大大縮短,有利於班的指揮。

由於指揮靈活性增加,每個班的戰術組合大大增加,在進攻防禦時都會有很多的戰術變化,而且三個小組相互掩護有利於,增加了戰鬥中的靈活性,這就是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中的戰術部分。

三三制在對日軍的作戰中就已經開始使用,當時的日軍拼刺水平很高,一對一的拼刺中八路軍十分吃虧,三三制就是用一個戰鬥小組對付一個日軍,三個人圍一個人絕對可以幹掉他,而防禦的時候,三個人背靠背,日軍也不容易近身,而且每個人負責120度的扇面,基本上沒有死角,能夠自保,當然碰上開槍的就沒戲了,不過拼刺刀時喜歡開槍的好像是八路。

到了抗美援朝戰爭中,三三制戰術已經比較成熟,各部隊已經運用自如。美軍對於這種相互掩護的進攻方式一開始並不適應,不過對於三三制也用不著太過神化。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的戰術最大限度的做到了敵變我變,一開始時,志願軍利用近戰夜戰把美軍打回了三八線,美軍改變戰術,使用磁性戰術,而志願軍也開始利用坑道工事進行陣地防禦,雙方的戰術都是隨著戰場形勢的變化而改變,並不是一塵不變,亮劍電視劇裡邊,孔捷那段對於抗美援朝美軍的描述是非常準確的。

其實,到了抗美援朝後期陣地戰階段,志願軍的戰術和第五次反圍剿時的陣地防禦短促突擊的打法是一致的,當時的謬論此時卻變成了真理,所以說根據戰場變化而變化的戰術才是好戰術。任何戰術都有其適用的範圍,不是一成不變的。


有痰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三三制談不上有多厲害,卻讓美軍吃過大虧。記得看過一部講述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片尾講述了志願軍為了攻克美軍陣地發動了瘋狂的人海衝鋒。這樣的做法顯然不符合事實,在火力強大的美軍面前,進行人海衝鋒無異於送死。如果要想攻克陣地,就需要付出重大的犧牲。事實上志願軍衝鋒的時候,使用的便是三三制戰術。

三三制戰術,指的三個人為一個戰鬥小組,三個戰鬥小組為一個戰鬥班,三個戰鬥班為一個戰鬥排。在戰鬥小組中往往是一名老兵加兩名新兵的組合,在戰鬥班中通常會有一名神射手,在戰鬥排中有火力支援。

在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在拼刺刀方面佔有優勢,我軍很難與日軍一對一地進行拼刺刀。這時候,戰神林彪總結出了著名的三三制戰術。當我軍進行衝鋒作戰時候,一旦陷入白刃戰中,一個戰鬥小組便可以與一名日軍進行拼刺刀,三人背靠背防禦也佔據優勢。

三三制戰術真正大放異彩的還是抗美援朝戰爭。當時聯軍的火力異常強大,而我軍又缺乏進攻壓制性火力。這個時候三三制戰術作用就顯現出來。三個戰鬥小組以三角隊形展開進攻,形成進攻,支援,掩護三個層次。進攻的時候,一個戰鬥小組分散開來,距離為數米。戰鬥小組與小組之間又間隔了數米。這樣進攻的時候,一個戰鬥班常常可以展開數百米的距離。

戰鬥小組之間可以相互掩護支援,戰鬥班之間也可以,戰鬥排也可以交替掩護。當敵軍的重火力壓制一個戰鬥小組的時候,另外兩個戰鬥小組可以從側翼壓上去,同樣的道理戰鬥班,戰鬥排也是如此進攻。美軍常常看到我軍排山倒海的衝鋒,一旦交火,卻發現進攻的很有章法。在防禦中無論使用重火力壓制任何一方的進攻力量,其它地方又會冒出來,防不勝防。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經典攻擊戰術,美軍卻將其稱為人海衝鋒。


兵說


三三制戰術是我軍步兵訓練大綱中的一種步兵班組突擊戰術,最早起源於抗日戰爭期間,成熟於解放戰爭,大量運用於抗美援朝戰爭。其特點是以班為單位分成三個戰鬥小組,每個戰鬥小組三人,為便於相互接應,一般排成三個梯隊。三人戰鬥小組呈三角進攻隊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確,進攻-掩護-支援。班長、副班長、組長,各帶一個戰鬥小組行動。戰鬥小組進攻時,兩名士兵在前,組長在後, 呈三角陣型,三個戰鬥小組組成一個戰鬥班,三個戰鬥班組成一個戰鬥群,進攻時呈散兵線隊形展開。其中人與人之間、組與組之間的距離根據敵人的火力和地形決定,但一般以六到八步為準,並保持在班長口令指揮範圍之內。

這種戰術的優點包括:1、可以發揚自己的火力,擴大己方的正面打擊範圍。三三制組織下一個戰鬥群正面寬度最高能展開到八百米左右,而且每一個人都有較大的射擊空間。同時因為前後左右有我方掩護、相互照應,在短兵相接的時候,避免了單獨陷入敵軍包圍的境地。也可以像一張網那樣撒向對方合圍敵人,彌補了個體戰鬥素質的不足。一旦進入白刃戰,三人小組也能迅速形成相互支援。2、各小組之間可以交替前進,互相掩護,擾亂敵軍視線和判斷,並能從多方向多角度形成攻擊力量,分散防禦者的注意力和火力。3、避免遭遇炮火覆蓋時損失過大的問題。據戰場傷亡總結,按照三三制戰術的隊形,一發迫擊炮彈落入攻擊隊形只能造成1人傷亡,一發105毫米榴彈炮彈最多也只能打掉2個小組,就算遇到機槍側射形成的交叉火力,也不會傷亡兩個小隊,而如果採用多道散兵線的隊形或者密集隊形,在相同情況下傷亡則達到數十人之多。4、方便班長和組長指揮,使攻擊力量最大化。在激烈的戰鬥中,組長只需要管好3個人左右的戰鬥小組,保證互相配合;班長可以總攬全局,隨時調整攻擊方向和方式,只需要向3名左右的組長髮號施令,整個班攻擊的組織和指揮可以圍繞著班長的意圖迅速展開和調整。

其實,類似的分組配合推進的戰術在各國軍隊中都存在,只不過其他國家往往有比較強大的支援火力和武器,步兵戰術的表現相對並不突出。而我軍在很長時間裡缺乏重武器,必須把步兵戰術用好用透,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步兵手中武器的效果,戰勝火力上佔據優勢的敵人。


聯合防務





我軍的三三制班組進攻戰術的形成,正是如毛主席所教導的那樣——在戰爭中學習戰爭!自南昌起義始,我軍就拿起了槍桿子開始奪取政權的慢慢征程。從土地革命到抗美援朝,我軍很大部分時間內處於火力劣勢且純步兵的狀態,在極端時,很多部隊根本就沒有重火力。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將傷亡減到最小又能奪取勝利的課題,就很現實地擺在了我軍各級指戰員的面前。經過長時間的實踐,我軍逐步琢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步兵進攻戰術——三三制。即在作戰時,將步兵班分成三到四個由三或四人組成的戰鬥小組,一般由經驗豐富的老兵擔任組長,各組之間保持50-80米的戰鬥間隙,班長一般居整個戰鬥散兵線之中指揮,相互配合、相互策應、相互掩護,利用自然地貌地物的掩護,實施跳躍式進攻。




三三制戰術最早起源於抗日戰爭期間,成熟於國共內戰,大量運用於抗美援朝戰爭。在抗日戰爭中,通過觀察和調研,分析利弊,林彪結合自身各項條件,逐步摸索出三三制戰術。相傳抗日戰爭時期,隨美軍觀察團到延安參觀的美海軍陸戰隊就研究過這個戰術,用於太平洋的海島爭奪戰。

三三制戰術,說白了是被具有優勢火力的敵軍逼出來的,行之有效的步兵班組戰術。都說林彪的東野厲害主要是獲得了大量日軍遺棄的武器,這種看法過於表面。殊不知林彪是我軍當之無愧的戰略家,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戰術家!東野的看家本領就是——“一點、兩面、三三制”加“短促突擊”戰術!運用這些看家戰術作戰,那真是屢試不爽!

如果說我軍用的是“人海戰術”,那麼這種人不是無知就是無恥!試想如果我軍真用人海戰術,人還不夠喂子彈的,還會取得革命的勝利嗎?!反觀我們的對手倒是一直在使用人海戰術和敢死隊這種愚蠢的戰術!


弄伐裡奇


三三制戰術出現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國共內戰時期成熟,真正的“發揚光大”是在與美軍對戰,但是被“聯合國軍”認為這是人海戰術。


該戰術最早由林彪提出,因為抗日戰爭時期,我們武器裝備落後。為了拔掉一個點,通常需要密集戰術衝上去,傷亡慘重。

三三制戰術是以班為單位,每個班三個小組,分別有班長、副班長、組長帶領。進攻時組成三角形,成員分擔進攻—掩護—支援三部分。

三個小組是一個班,三個班是一個戰鬥群,作戰時成“散兵線”進攻。根據組長或者班長的指揮,一般一個戰鬥群可以覆蓋800米戰線。

Δ三三制

美軍不同於我們戰術,他們採用的是火力組。他們一個班可以組成兩個火力組,一個火力組有四人,外加一個班長,共計是九人。

之所以叫火力組,是他們的火力配備。他們一個火力組包括投彈手、自動步槍手、步槍手、組長各一名。不同於我們的散兵線,他們的是雙三角模式。

因為我們武器落後,所以基本都是步槍,根本沒有辦法組建美軍的火力組。而三三制戰術好在哪裡?在武器裝備落後的情況下,可以很有效的照顧800米範圍的戰線。

Δ火力組

可以保證四面八方都有隊友,避免了孤軍深入被包圍的情況。以網狀形式蔓延過去,彌補了武器裝備落後的差距。小組之間交叉掩護,不僅擾亂敵人視線,還可以多角度進攻。

三三制戰術還有效的避免炮彈的影響,最大程度減少炮彈造成的傷亡。但三三制只是適合連以下戰術,適合連級規模作戰。

而之所以會有人海的假象,因為我軍雖然是“分散”進攻,但是實際是有作戰單位。在敵方看來,我軍是源源不斷攻打過來。以連級為單位,始終保持兵力上壓制。


在與美軍的作戰當中,我們根據人數的優勢。利用三三制戰術,彌補了武器裝備的差距。雖然很大程度減少傷亡,但是長期作戰,造成損傷必不可免。

我們的和平正是先輩們,靠著自己的血肉一點點搭建起來。和平來之不易,希望我們可以珍惜。


史之策


“三三制”,包含於六大軍事原則,其歷史並不久遠,大致形成於二戰末期,成熟於解放戰爭初期。



“三三制”,最初只是一個戰術思想,是針對當時八路軍在缺乏重火力掩護的情況下,經常以密集隊形衝擊對方堅固陣地造成嚴重傷亡提出的。林總的原意,是強調在中高級指揮官戰略上注重集中優勢兵力即著名的“一點兩面”原則上,低級指揮官要注意適當分散兵力密度,避免敵方密集火力的殺傷,強調以密切的協同,層層推進,交替掩護進攻。


提到“三三制”,除了更高層面需要與”一點兩面”原則合理搭配,還需要回顧更加基本的原則,單兵和班組層面的“突擊”戰術。



中國較早提出“突擊”戰術,雖然這個原始的“突擊”與古德里安閃電戰的空地一體化突擊不能相提並論,但是它們具有一致的內涵,即以最快速度傾盡全力擊潰對方,不留任何空隙。


“突擊”戰術,源自井岡山時代。當時紅軍裝備很差,但是國軍火力密度也不高,特別是紅軍的戰鬥意志遠強於國軍。於是他提出揚長避短,命令紅軍進行密集的短促衝鋒,在儘可能密集的火力齊射後,儘快突入國軍戰線,以肉搏擊潰敵人,以近身防止對方發揚火力。


這個戰術對付國軍屢屢見效,甚至當時國軍的德國顧問也深感驚訝。畢竟一戰的馬克辛機槍已經證明了法軍英勇的隊列衝鋒是自殺了。這些中國內戰的新聞在西方引起很大關注。古德里安的閃電戰大突擊理論也許參考了中國內戰的種種經驗。二戰法軍,確如國軍那樣,在裝備優勢的情況下被快速突擊分割包圍。


八路軍對日軍的第一戰,教科書式經典伏擊戰,平型關大捷,佔盡天時地利的八路全軍精銳,竟然與日軍陷入重圍的後勤運輸部隊險些形成膠著,傷亡比接近一比一,還居然沒有抓到一個戰俘。對付這樣意志頑強而且訓練有素的敵人,八路軍傳統的突擊戰術不再完全管用。突擊,很大程度基於紅軍的勇敢和戰術素養難以短時間提升,是一種典型的土辦法。


後面的關家堖戰鬥,彭德懷正面突擊日軍,結果未能攻克日軍一個大隊守衛的陣地,就是突擊戰術失敗的典型。日本陸軍也許真是一支還處於一戰早期的落後軍隊,但是它的火力密度,單兵和班組素養,戰鬥意志,已經把還處於半游擊隊狀態的八路軍比下去了。

鑑於當時八路軍一窩蜂的班組自由衝鋒經常被敵人優勢火力壓制,他提出了更高層次的“三三制”。面對火力密度很高,戰鬥意志和素養都很強的敵人,不能再進行簡單的“一打一衝”(突擊精髓),而要注意疏散密度,減少傷亡。部隊主要是戰術單位,比如班排連,不能繼續擠做一團,即使基本單位,也要明確分工,衝鋒,掩護,支援,從一開始就有區分。衝擊密度要結合對方的火力,不能總是人海衝鋒(事實上,突擊戰術也可以理解為人海戰術),一個戰鬥單位要按照分工交替掩護,層層推進。



“三三制”對中國軍隊影響最大的是,中國軍隊甚至一個班十幾個人,也會劃出三個戰鬥小組。班長,副班長,還有一個小組長,各帶一部分人行動。這種精密的劃分,將戰術指揮權下放到了幾乎全體士兵。


後來,我軍在教育中級指揮官時講述的“三三制”,被放大提升,進一步完善,形成今天的六大軍事原則之一。


在血腥的解放戰爭四打四平戰役後,又針對中高級指揮官由於將戰術與戰役混為一談,不敢傾盡全力和深入穿插迂迴,提出“一點兩面”,即一定要有重點的全力攻擊點,而包圍一定要果斷和至少兩個方向進行。這與戰術級別的“三三制”形成了層次區分。



有人提出,六大原則,似乎在蘇軍理論都有提及。也許,只是運用當時中國士兵能夠理解的語言,結合實戰告訴了他們更加簡單易懂的說法。


“三三制”,影響了中國軍隊每一個步兵班組的結構。


老兵正傳


最近正好在看這方面的歷史資料,把學習成果根大家分享一下。

“三三制戰術”和“一點兩面戰術”是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逐步總結形成。在抗美援朝、對印自衛作戰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甚至到現在仍然沿用。

“三三制戰術”脫離了戰術範疇,可以說是一種編制、是一種組織形式。

一、三三制戰術的提出

主要是在大規模地面作戰的背景下,為了加強班的作戰效能,充分發揮班長的指揮能力,提高機動性和靈活性,避免因隊形擁擠而增大傷亡而提出的。三三制是根據十年內戰、八年抗戰的經驗總結出的,易於記憶和戰士理解。

二、三三制戰術的組織形式

是在一個班內,按三人至四人劃分3至4個小組,正副班長為小組長,另在班內選擇出1至2名素質過硬的擔任組長,各小組平時、戰時,均以班長為核心,在班長的指揮下,進行日常生活管理教育、公差勤務等。班長對組長是直接指揮關係,組長對戰士是直接指揮關係。

三、三三制戰術的好處

一是加強班長指揮,在攻堅、白刃戰、爆炸、投彈、破壞、偵察等任務中,派遣迅速,以免臨時抽組;

二是班長口令範圍內,各組相互掩護,相對獨立,避免擁擠在一起。

三是在肉搏時,可以一組對敵1至2人,增強配合度。

四是在夜戰中,組長指揮2至3人,班長指揮2至3個組長,指揮靈活,增強夜間戰鬥力,抗美援朝時夜戰基本靠喊。

四、三三制戰術的隊形

有三角隊形、一字隊形、一路隊形、梯形隊形等。


旋河之成長


三三制明顯就是連以下建制部隊在進攻端的具體戰術,三個人互相側應,然後三個人組成一組又與同樣的組合相互側應,然後這樣的組合形成大的組合再相互策應。這樣既有進攻力,又因為拉開互相之間的距離,可以有效躲避敵人的火力。而進攻一個具體陣地或者火力點基本上也就是以連規模為最大了。放到整個大的戰場上,全軍都撒開了,進攻各個敵人陣地,自然從高空看整個戰場上全人,像人海了。即使到了局部,因為後備兵員充足,對於重要節點,以連為單位,始終投入兵力保持進攻壓制,在敵人看來,進攻方就像是潮水一樣,一波接一波,沒有停止,那麼對他來說進攻方就是人海。而這個到了朝鮮戰爭中,美軍認為的人海,就是這樣,志願軍在爭奪重點陣地時,有人數優勢,在火力劣勢的情況下,依靠三三制的進攻戰術,始終保持進攻壓力,讓聯合國軍承受不住。這才是他們說志願軍是人海的真正意思。

說實話,三三制這種進攻戰術不是什麼機密,任何一個受過正規訓練的軍隊在進攻時都有自己獨特的小規模相互策應的進攻戰術。經過一戰機槍絞肉機似屠殺過的歐美軍隊沒那麼傻,在那種火力下還用人海戰術。班排連的進攻戰術是每個正規軍隊最基本不過的訓練。二戰時日軍在正規訓練後的三角進攻也是自己獨特的小隊進攻戰術。

而噴子們說的人海戰術是憑著一腔熱血,沒有戰術,挺著槍往前衝,依靠犧牲人命,抵消敵人火力優勢的戰術。這戰術只有在進攻方火力近乎無的情況下才會有的戰術。那是一戰前的戰術,再有了機槍這種屠殺性的持續火力後,任何一個不腦殘的軍事指揮官在己方有一定火力的情況下都不會選擇。日俄戰爭時,日本的決死衝鋒就是真正的人海戰術,那時候機槍火力還不強大,俄軍火力也不行,日軍的那個指揮官也是個精神病,日軍也沒有真正的軍事訓練,就那樣俄軍雖然輸了,卻也讓日軍差不多死絕了。太平洋守島戰時,日軍的決死衝鋒那是在沒有食物彈藥後,絕望了的最後的瘋狂罷了。而中國抗日戰爭的時候,初期共軍部隊裡槍都不全,子彈也都沒幾顆,沒辦法,只能靠人海衝鋒,到近距離肉搏戰。在一點火力都沒有的情況下人海戰術是唯一的選擇,而國軍一開始也是火力遠低於日軍,大部分國軍也沒有正規訓練,只能用人海抵消日軍的火力優勢。而國軍到了後期,得到軍援有了一定的火力,有了戰場上生存下來的老兵,有了一定訓練,也不再用傳統意義上人海戰術了,有自己小範圍相互策應的進攻戰術,而國軍裡的精銳,從一開始進攻也不是單純的人海進攻戰術。共軍最早從東北開始有三三制也可以理解,共軍是在東北接收了大量的關東軍武器後,才有了足夠的火力,自然有條件可以完善進攻戰術,而不是用之前沒有火力時的人海戰術了。

如果有人看到朝鮮戰爭上,聯合國軍說志願軍是“人海戰術”,就想當然想成是之前的那種“人海戰術”,那隻能說這人實在是不願意動腦子,也就不用跟他解釋三三制是啥戰術,因為他根本理解不了,浪費你的時間。


Sunnykaka


[機智]美國就是個無賴的國家,到處搗亂謊言不斷,我們國家已經有5000年的歷史,美國只有200年。所以美國不擇手段的榨取掠奪別國的財富來過日子,不是正真的文明國家[發怒]全世界愛好和平國家應該覺醒了![贊]


胡師傅專業研氣門中心


三三制的提法是林彪提出來的,這個說法原來是講部隊編制的。三三制其實就是散兵隊形的形象說法。散兵隊形是早就有了:自從拿破崙大力提升炮兵在作戰中的作用,方陣衝鋒就退出歷史舞臺。散兵隊形應運而生。各國有各國的叫法。這個演變恩格斯早就論述過了。近現代《步兵操典》、《戰鬥條令》都有相關內容。

所以說,三三制又厲害又不厲害:它是在近現代戰爭中步兵戰鬥前進的基本陣型,不成規矩就要加大傷亡,不能遂行戰鬥目的,它能有效保持戰鬥力,所以厲害;這個打法大家都懂、都照辦,所以也不是什麼獨門絕活。“三三制”是林彪在東野練兵時總結出來的,東野戰士個個會講“一點兩面三三制、四組一隊”,也不是說其他各“野”都只會一擁而上的打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