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开分外红|会东热水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掠影

点击蓝字

格桑花开分外红|会东热水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掠影

关注我们

后山奇峰耸立,前面一马平川。初秋的会东县热水塘村,玉米金黄,稻谷飘香,到处弥漫着一股成熟的味道。会东县热水塘村贵鸿温泉酒店就坐落在这山清水秀、桑榆遍地的城郊村里。

格桑花开分外红|会东热水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掠影

“盘活资源”、“创新思路”、“能人带动”……会东县热水塘村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因地制宜盘活集体资金,破解了村两委“无钱办事”、基层村级党组织“有心无力”的瓶颈,成为地方实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标杆。

格桑花开分外红|会东热水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掠影

盘活资源 凝聚乡村动力

从会东县城出发,沿着平坦笔直的乌东德专用通道往南行走约2公里,一座占地近10亩的温泉酒店矗立在山环水抱的热水塘村境内。

这是会东县的一个城郊村,全村3个农业合作社,346户1486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境内物产丰富、风景秀丽,并因有多眼温泉而得名。

走进热水塘村豪华气派的贵鸿温泉酒店大门,偌大的温泉酒店被一幢白墙飞檐、颇具传统韵味的建筑隔离成温泉洗浴和食宿休闲两个区域。时值初秋,天气转凉,但热水塘村贵鸿温泉休闲会所内却热气腾腾、暖意融融。

格桑花开分外红|会东热水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掠影

“不能再让资源白白流淌,要让它为乡亲们造福。”精明能干、有胆有识的热水塘村支部书记王永贵掷地有声。

“发挥温泉资源优势,突破传统烟、蔬菜产业瓶颈,把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作为振兴乡村的突破口。”王永贵的这一思路得到村两委和群众的响应和支持。于是,热水塘村贵鸿旅游产业合作社挂牌成立;由村两委主导,村民入股,投资商投资经营的集住宿、洗浴、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贵鸿温泉酒店拔地而起。

格桑花开分外红|会东热水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掠影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这座投资近900万元的温泉酒店于2017年10月开工建设2018年8月竣工试营业,是会东县第一座温泉酒店。会所温泉区设有可同时容纳200余人的冲浪池一个、可同时容纳130余人的水疗澡堂8间、可同时容纳100余人的儿童水上乐园一座;同时,还设有可同时容纳500余人就餐的餐厅、占地160多平方米的会议室、客房23间、床位50个。试营业期间,每日接待游客200余人,每日旅游收入近10000元。

创新思路 撬动项目落地

格桑花开分外红|会东热水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掠影

“既要催生内力,更要施以外力”,这样才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让群众真正拓宽致富渠道,找准增收路子,鼓起村级“钱袋子”。

思路决定出路。村两委一帮人走村入户讲解合作社操作模式和宗旨,召集老党员、老干部、村里的致富能人征求意见、召开群众大会。通过一系列无微不至的工作,“村集体+村民+投资商”的资本股权模式初步形成。截止2018年8月竣工开业,热水塘村村级企业贵鸿温泉酒店总投资近900万元,其中投资商投资700余万元,村集体资金12万元,国家扶持补助资金100万元,村民入股78万元。

格桑花开分外红|会东热水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掠影

“热水塘村村级集体经济模式的发展和壮大与地方政府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工作的大环境分不开。”说起村级集体经济,当地村民异口同声。

据悉,长期以来,为扎实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工作,会东县委、县政府按照“一村一策”制定相应方案,同时以落实领导责任、强化组织引领,持续推进村级集体经济更快更好发展。2018年,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县委、县政府把热水塘村列入国家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给予扶持资金100万元。

“国家扶持资金股份所得的利润40%提为村集体资金,60%分给本村村民。”热水塘村支部书记王永贵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介绍说,“仅村级企业贵鸿温泉酒店,预计年收入可达100万元。除了由村集体、合作社和农户按股权收益、按股份进行分红外,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10万元。”

格桑花开分外红|会东热水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掠影

创新思路,撬动了项目落地,热水塘村“村集体+村民+投资商”的资本股权模式,建立起了利益联结机制,破解了村两委“无钱办事”、基层村级党组织“有心无力”的瓶颈,实现了农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资产的目标,有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能人带动” 激发“雁阵效应”

热水塘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和王永贵这个名字分不开。

高中毕业后的王永贵先后到广西南宁、云南普洱等地打工,搬过砖,修过电站,做过技术工。走南闯北的经历开阔了他的心胸,也为他积累了干事创业的第一桶金。

在热水塘村村活动室村委班子成员一栏里,记者看到了这样的简历:王永贵,42岁,中共党员,2006年任热水塘村副主任,2009年任热水塘村村主任,2012年起任热水塘村党支部书记。

格桑花开分外红|会东热水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掠影

被群众委以重任的王永贵不但思想觉悟高,而且还是村里有名的致富带头人。任村干部以来,王永贵和村两委一帮人发动村民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增加收入。截止2017年,热水塘村建了规模达40余亩的烟草育苗基地,建温室大棚685个;种植季节蔬菜800亩;户出栏商品猪2头以上;培育黑山羊养殖户13户。仅此几项,全村群众总收入达1700万元,解决季节性劳动力就业40人。同时,争取项目资金新建样板民居40户、亮化房屋326户;硬化通社路3条5公里,入户路6公里。2017年,热水塘村获凉山州“四好村”称号。

“见多识广,敢想敢做,肯为群众办实事。”这是当地村民对他的评价。

格桑花开分外红|会东热水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掠影

“能人带动”,激发了“雁阵效应”。如今的热水塘村,外出创业人才和乡土能人都积极参与到村级企业实体中来,以“自富带共富,共富促自富”的方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走在热水塘村道上,一幅“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现眼前。

“我们对村庄民居进行升级打造的同时,将规模化种植特色水果园和特色蔬菜园,围绕花季观光、果期采摘体验做大田园观光旅游业。同时,通过村级企业、土地流转,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到2023年,农业合作社人均纯收入预计将增加5000元。”谈到今后的规划,热水塘村领头人王永贵信心满满。

采访后记:记者随着热水塘村两委一帮人绕村道随意行走,沿途格桑花盛开。同行的村干部说,这是一种吉祥的花,她不但美丽,生命力也极强,只要种下一株,它结出的种子就会随着春风四处传播,用不了多少年,漫山遍野都开满了象征着美好和幸福的花朵。

我想,热水塘村欣欣向荣的村级集体经济,不就是一株绚烂夺目的格桑花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