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处幽美的清凉世界中藏着座千年古刹

杭州这处幽美的清凉世界中藏着座千年古刹

杭州这处幽美的清凉世界中藏着座千年古刹

釜托寺位于杭州余杭区百丈镇半山村釜托山中,寺以山名。寺前有十余株参天古树,大柳杉、金钱松、银杏树高耸入云。千年古刹在翠绿的竹林和古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庄严肃静。

杭州这处幽美的清凉世界中藏着座千年古刹

釜托寺始建于五代后梁乾化二年(912),寺僧觉海和尚修建殿宇,初名宝岩院。至宋平治二年(1065),改名宝隆寺。元末毁于兵乱。明洪武元年(1368)重建,更名釜托寺。清顺治十二年(1655)重修。咸丰末年,寺院因兵灾成为一片废墟。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建三殿四堂、钟楼、鼓楼以及佛堂、膳房等,香火又趋兴盛。

杭州这处幽美的清凉世界中藏着座千年古刹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年久失修,寺宇破败不堪,有的已倒塌。文革后,仅存一幢空荡荡的大雄宝殿、一个流泉洞穴(俗称仙人洞)、十余株参天古树。部分遗址成了耕地。从2000年起陆续新建部分殿宇,包括天王殿、大悲殿及百余尊佛像。

杭州这处幽美的清凉世界中藏着座千年古刹

釜托寺不仅是一个佛教圣地,也是一处幽美的清凉世界。寺内外有半月形等各种形状的池塘六口,水清见底,竹影黄墙映入池中,充满诗情画意。寺后有一天然洞穴(俗称仙人洞),石隙中的流泉清冽透澈,食之微有甜味,遇大旱也清流不绝。寺旁有一条小溪,流向附近的独松关,此关隘两侧山峦起伏,峭壁断崖,地势险要,是古代要道上的一座险关,至今仍在。

千余年来,釜托寺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慕名而来。北宋宰相、文学家王安石到寺游览,曾题诗一首:“寥寥古寺半遗基,游客经年断履屐。犹是齐梁旧殿堂,尘昏金像雨昏碑。”明代江南才子唐寅游览后,画了一幅山水画赠予古寺方丈。清代郑板桥亦有竹画相赠。可惜这些诗画在“文革”中遗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