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味中成藥,解決肝鬱、血虛、脾虛三大難題!

小小一味中成藥,解決肝鬱、血虛、脾虛三大難題!

本文作者:羅大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北京中醫藥大學診斷學博士;著名中醫學者,《百家講壇》主講專家。


逍遙丸是千古名方,在今天的社會,這個方子實在是太需要我們瞭解了。

這個方子,原來叫逍遙散,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在宋代的時候,藥物還是比較緊缺的,所以,人們更喜歡用煮散的方式服藥,就是把藥磨成粗粉,然後放到水裡煮,這樣更節省藥材,所以當時是叫逍遙散。

小小一味中成藥,解決肝鬱、血虛、脾虛三大難題!


今天,我們已經把這個方子做成了藥丸,就更加方便我們服用了。

那麼,這個方子是調理我們身體的哪方面問題的呢?

過去,古人說此方:“治肝家血虛火旺,頭痛目眩煩赤,口苦倦怠煩渴,抑鬱不樂,兩脅作痛,寒熱,小腹重墜,婦人經水不調,脈弦大而虛。”

下面,我們分析一下這個方子的主治和適應症吧!

首先,我們要明確,這個方子調理的是肝氣不舒的情況,這樣的患者,基本上都是情緒不佳,鬱悶,不開心,有肝火

大家來看,這個情緒不佳,就是一切的開端,我們從這個導火索,來看看這個方子吧!

小小一味中成藥,解決肝鬱、血虛、脾虛三大難題!


一個人,情緒不好,不開心就會有肝火,肝火會灼傷肝陰,所以,這個時候人的肝陰開始不足,肝陰不足之人,就會導致肝火更加嚴重,此時肝火上行,導致人出現頭暈,耳鳴,眼睛紅赤等各種問題。

這種頭暈,是一陣陣的,經常感覺自己忽悠一下,暈幾秒鐘,當然,也有更嚴重的;而這種耳鳴,是突然的爆鳴,會導致心煩,有人形容這種耳鳴是轟鳴,同時,感覺眼睛像冒火一樣。

這種肝火導致的另外一個上焦的症狀,就是口苦口乾。這個口苦,基本上一出現,我們就可以作為肝氣不舒,有肝火的一個定性的徵兆。

那麼,這種肝陰不足,該怎麼辦呢?這個逍遙丸裡面,用了白芍和當歸兩味藥,來解決這個問題。

小小一味中成藥,解決肝鬱、血虛、脾虛三大難題!


正如《刪補名醫方論》裡分析的:“當歸芍藥者,益榮血以養肝也”,白芍柔肝斂肝陰,配合當歸養血,實在是精到得當。所以,甚至有的專家認為,此方白芍為君藥,這種認識與傳統的柴胡是君藥的就不同。

另外,因為情緒不佳,肝氣瘀滯不舒,則導致氣機鬱悶不暢,這是所有肝氣不舒之人的特點,這種瘀滯,會導致胸滿脅痛,就是總是覺得胸中悶悶地,需要長出氣,嘆氣,然後兩脅覺得有脹痛的地方,女性在月經前會特別明顯。

此時,肝氣瘀滯,就像樹木您不讓它往上生長,而是壓制它一樣,它就會向橫著的方向生長,這就是肝氣橫逆,此時,它最容易欺負到的臟器,就是脾胃了,中醫裡面,這叫肝木橫逆克脾土

小小一味中成藥,解決肝鬱、血虛、脾虛三大難題!


所以,肝氣不舒之人,一般脾胃都不大好,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各種膨悶脹飽,噯氣,還有就是返酸水。其實,這都是肝氣橫逆,導致胃氣不能下行而上逆引起的。

然後,後果會越來越嚴重,當脾胃持續受傷,則會引起脾虛,出現人四肢無力倦怠的症狀,而脾虛,土氣不固,則更容易導致肝木的施虐。

所以,此時調理的思路,要在疏肝的同時,儘快補脾,這就是張仲景的“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必先實脾”的思路。此時,逍遙丸這個方子兵分兩路,一路用柴胡疏肝,一路用白朮、茯苓、甘草補脾。

各位看看,名方就是考慮周全啊,很簡單的幾味藥,基本上各個方面,都照顧到了。

小小一味中成藥,解決肝鬱、血虛、脾虛三大難題!


一個長期情緒不佳之人,必定肝氣不舒,然後導致血虛,又引起脾虛,而這三個問題,又互為因果,互相影響,脾虛會加重肝氣不舒,血虛會加重肝火上炎,這是一個“鐵三角”,三個因素惡性循環,導致人體更加失衡。

逍遙丸並非女性專利,男人也是可以服用的。只要有肝鬱、血虛、脾虛的問題的人都可以服用。男人常常在工作上面臨更大的壓力,疏洩的渠道也比較少,有心理問題的人不在少數。

羅博士提醒:如果平時常見以下症狀,那就說明肝氣不舒了:

  • 頭暈,耳鳴,眼睛紅;
  • 口苦,口乾;
  • 胸悶,兩肋脹痛;
  • 脾胃脹飽,噯氣,返酸水;
  • 長期情緒不好,特別容易鬱悶;
  • 總覺得不舒服不開心。

肝氣不舒可以引起各種方面的問題,可以說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會跟肝氣不舒有關。小到頭暈耳鳴容易上火胃不舒服,大到現代社會非常高發的甲狀腺結節,乳腺方面的疾病等等都跟長期的肝氣不舒有關。

小小一味中成藥,解決肝鬱、血虛、脾虛三大難題!


我總是說,這麼一個名方,各地的藥店裡面都有中成藥,可是,我們身邊卻有太多的人,因為肝氣不舒飽受折磨。如果我們瞭解了其中的道理,用它來調節自己身體,那該有多麼的好啊!

秋天了,受氣機斂降的影響,人會很容易感到寂寥或者情緒低落,可是此時的天空更高遠,空氣更清澈,風景也更豐富,走出門去,感受“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豪邁吧!

文章內容選自“羅大倫博士”,有部分刪節


點擊下面的標題,閱讀更多養生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