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喜欢处处做主

也许是爸爸小时候过惯了苦日子,很多观念根深蒂固。比如:做一桌子菜才是好生活的标志, 于是自打爸爸退休之后,喜欢烹饪的他,每天总要做一桌子饭菜,我们一家三口都不怎么能吃,爸爸自己虽然吃不下,总喜欢安排大家吃:“这个你负责吃完,那个你妈负责吃完。”面对这样安排的吃饭,我和妈妈很起烦恼。

为什么我们喜欢处处做主

看着如此情景,爸爸就恼了:“做给你们都不吃,剩下的还是明天我吃掉,天天都是让我吃剩饭。”

“那你明天能不能少做一点。”我嘟嘟道。

“已经很少了,再少都不知道怎么做了。”爸爸囔囔着。

就是这样,即便这顿剩下了,下一顿还是要重新再做一桌子菜,而老人家旧观念,食物不能浪费,因此每顿都要吃剩菜剩饭,而每顿都要剩下饭菜。就为这个,全家人的争执没少过。

为什么我们喜欢处处做主

妈妈的习惯是收拾房间,房间必须收拾的一层不染。我的工作文件放在卧室里,我都不停的叮嘱我妈,我的房间不用她收拾,我自己来。可是出门回到家,就发现房间妈妈又动手整理过了。

我每次去外婆家,外婆也是一样的习惯,一刻不停地想给我做东西吃,我才坐在那里没与她说几句话,她又起身了,一会儿回来,手上就多了牛奶、面包什么的。

身边的长辈对我们是操不完的心,总是喜欢帮我们做主,停不下的手。《维摩诘所说经》中:“是身无主为如地”。这句经文,我看一位善知识开示是这样讲:我们的色身是谁在做主呢?是你的意识觉知心、意根在做主。如果你离开了,或者消失了,色身就没有主人的,它是不会自己做主的。所以它无主。无主的原因就在于无思,它不会自己做主的;在《阿含》里面叫做六思身,眼能见,所以眼识起思,想要见;耳能闻,所以耳识起思,想要闻。

为什么我们喜欢处处做主

思就是决定、思量,思量就是作决定:“我决定要继续听。“乃至意识想要了知诸法、了知六尘,意识起思,意识有思,所以就具足六种思的功能:眼耳鼻舌身意的思量,就是原始佛法的初转法轮阿含期讲的六思身。

这六识自己都是不肯灭的,什么时候才肯灭呢?累得不得了,觉得太累了,应该睡觉、休息了,才肯灭。可是如果有个人他不懂得什么是睡眠,而你告诉他说:“睡着了,你就永远消失了,不会再醒过来了。”你看他要不要睡?保证他不睡。今天晚上肯睡觉断灭,是因为知道明天还可以醒来,所以他才肯睡;如果他知道这一睡着,明天醒不过来了,他就不肯睡了。前六识有这一种作意,这叫做六思。六思可以让我们现前领受得到,现前证实它确实是这样的,可以证实这种功能存在,所以叫做身——以六种思为身。

从这里来看,真正在做主的,其实是心,不管真心、妄心,反正就是心在做主。爸爸、妈妈、外婆这些长辈她们都习惯了爱我、照顾我,在这个生活的过程中,日常的那些,就养成了处处爱做主的习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