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借我五万应急 儿子:我媳妇不肯

老子:借我五万应急 儿子:我媳妇不肯

但愿

天下父母

被温柔以待

下班途中,路遇娘家邻居大哥,因为时间宽裕随便聊开了。

大哥裁缝出身,刚开始夫妻俩做裁缝,卖布匹。但随着服装店越来越多,裁缝店难以为继便转行卖床上用品,从一开始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开始,逐渐积累人脉,慢慢做大做强。

儿子大学毕业,在一家互联网公司供职,月薪七千左右。去年夫妻俩耗尽毕生积蓄为儿子在城区买了一套130平方的大房子,并且为儿子成家结婚。今年春天孙女出生。

其实这样的家庭是太多中国家庭的一个缩影。全家安分守己,过着平民人家的朴实日子。

我跟他开玩笑,现在应该是尘埃落定,儿子儿媳自食其力,自己不要再这么拼命了,夫妇俩趁着旅游淡季可以出去放松放松,做生意也不要太辛苦了。

农村人家,儿子结婚,孙子落地。人生大部分的负担和责任已经完成,现在应该是为自己而活的时候了。

不提儿子儿媳还罢,一提大哥倒激动了。

又拉着我絮叨开了。他说因为做床上用品多年,客源相对稳定,6月份的时候有一家知名品牌店邀请他们夫妇加盟,开出的条件比较优惠。夫妇俩很是心动,但因为买房、结婚、生孙女几乎用光了积蓄。扩大经营是要先期投入资金的,找信得过的亲戚朋友凑了一些,还有五万缺口,想着去年儿子结婚时,媳妇有几万块钱的见面礼礼金。当然不是无条件索要,而是让儿子帮着应急。

先跟儿子说,儿子说要和媳妇商量,第二天传话过来,儿媳妇说那几万块钱存着给孙女的,不能动用。

大哥说着说着,先是激动,然后沮丧,最后哀怨。他跟我说:“妹子呀,你不知道,当儿子对我说那一句话的时候,我是有多心寒,整个人的斗志都没了,我们俩省吃俭用想着扩大规模,将来不还是全部给儿子给孙女?”

又想起朋友姚大姐,丈夫是个不善言辞的瓦工,姚大姐平时伺弄一亩三分地,闲下来便跟着丈夫出去,打杂做做小工。

竭尽全力给大学毕业的儿子在城里买房安家。儿子儿媳都有着不算太高但相对稳定的收入。姚大姐夫妇念小夫妻俩在城里开销大,年龄小,没有多少积蓄,而且不忍心让孩子们太多的经济压力,主动承担了装修的大部分费用。

上次新房装修结束,儿子儿媳高高兴兴去苏州木渎镇买家具。很开心的一件事。孰料晚上儿媳妇在微信上问姚大姐,白天去苏州的运费谁出?

姚大姐看到微信时可以说是万念俱灰,一盆冷水浇得她透心凉。当然不是几百块钱的运费的事,是现在的年轻人的极致的自私自利和利己主义。

要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家教才能教育出这样一个到处算计并且毫不留情算计到亲人身上的儿媳妇来?

一家人之间可要谈钱?当然要谈。

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有钱时可以买房买车,可以山珍海味。没钱时却更能检验人性,看透人心。

钱能决定话语权,钱能决定上层建筑。但是如果在本是至亲至爱的亲人之间只剩下冷冰冰的金钱关系的时候,是否寒了太多人的心?尤其是殚精竭虑从不考虑回报的父母心?

犹记得06年三月婆婆查出恶疾,在市人民医院手术不成功,7月份再次赴上海手术。

临去上海前一晚,我和先生一致决定让8岁的丫头送了五千元给公公婆婆,让他们带着。

其实在这之前大家庭的开支全部是公公婆婆,他们俩一个公务员退休,一个是企业退休。经济上虽不说宽裕,但从不要我们操心。

五千块对于即将赴上海就医的公公婆婆来说,不说是杯水车薪,但至少是肯定不够的。

这事本来也就算了。一个月后,广州二婶打电话询问病情。唠家常过程中我无意中听见病中的婆婆用鲜有的爽朗的声音告诉二婶,钱不紧张啊,儿子媳妇给呢。

不知道当时婆婆是安慰二婶,还是要面子,但听得出她是真开心。而且我真的是无意中听到的。一辈子要强的婆婆,五千块钱就让她开心成这样!

说实话,当时我本来准备下楼的,半道发现病中的婆婆这么开心,又悄悄上了楼,让她再和二婶开心嘚瑟一会,不要打扰她片刻的开心,她开心的时候应该感觉不到疼痛了吧。

其实从我们结婚到丫头出生、上学、偶尔生病打岔,日常家用,全部是他们在无怨无悔付出,我们偶尔良心发现反哺给他们区区五千元就让她高兴成这样,这是一个严重不对等的爱的不等式,付出的一直在无怨无悔付出,一旦收到一点回报,便觉得是莫大的恩赐一般。

絮叨这么多,再回到邻居大哥找儿子借钱这档子事,不要说当事人,我这个旁观者听了都义愤填膺。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尽管残忍,却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如果邻居大哥夫妇俩有谁生病了,指着这五万块钱救命,他的儿子儿媳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人间不值得,大哥不值得。

大哥心寒啊,但儿子仍然是他的儿子,儿媳妇仍然是他的儿媳妇,孙子仍然是他的孙子。

他仍然是凡人一个,他努力打拼一生,毕生的心血仍然是留给儿子。

但是,他心里真的没有膈应?对儿子多少没有失望?和儿媳妇之间真的没有芥蒂?面对可人的孙女时是不是偶尔也会心生一丝凉意?

钱是试金石,也是照妖镜,有钱的时候很多问题都掩盖了,一旦钱紧张了,很多的问题与不堪全暴露出来了。

养儿防老天经地义,但现在有几个父辈等着儿子养老的,终其一生忙碌,儿子成家了还要帮忙带孙子。

如果父辈确实不顾家业吃喝嫖赌做儿子的是不应该愚孝,这钱是不应该给。可是,邻居大哥为了扩大经营暂时周转一下找自己的亲儿子亲儿媳妇应急都不能做到。

当事者固然心寒,但是我们旁观者难免不兔死狐悲,而且这种现象真的不是个案,年轻一代人的极致的利己主义真的令人不寒而栗。

再者,没有不孝顺的儿媳妇,只有不孝顺的儿子。

如果儿子真的明事理,顾大局,自己的枕边人,只要真的开诚布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想只要想走下去的夫妻,都是应该能达成共识的。

况且对父母的投资是最最划算的投资,第一,父母会因为儿子儿媳的懂事明理而心情舒畅;第二,他会觉得自己一辈子最大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置了多少房产,而是培养了一个知感恩念亲恩的儿子;第三,羔羊跪乳,乌鸦反哺,人间至孝,父母需要的时候你推三阻四,那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忠孝礼仪的教育是不是都是书面文章?

说到底,不是三万五万块钱的问题,是做人的底线与操守,是处世的准则与境界。

更何况,一代一代,生生不息,人在做,天在看,苍天何曾饶过谁?

愿天下父母,辛劳一生,最终能被温柔以待,多好。

老子:借我五万应急 儿子:我媳妇不肯

END /

作者:二丫,公众号:二丫陪你来唠嗑(erya6165)。专职英语老师,闲时喜欢装文青。若干豆腐块散见于网络、报刊、杂志。心若快乐,日子就不辛苦,随时记录生活中的小惊喜,小点滴,小温馨,小确幸,然后默默地心生欢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