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故事

村中有个不学无术,可偏又胆大妄为的闲汉,在日暮时不顾父母劝告非要前往山外好友家饮酒作乐。可待闲汉与那好友酒足饭饱时,却已近二更。

那好友见状,便称夜深风大,不若留宿至天明。可那闲汉不以为然,直言风大能有我大?说罢扯上褂袍,大手一挥,夺门而出。

好友大急,追出喊道,莫拿此门!莫拿此门!

闲汉出门急慌,却忘记与那好友请一盏明灯,待到想起早已走到山坳,不便回头,便索性瞪大双目,扶着树干蹒跚前行。

正值草木丛生,树影摇曳之时,忽闻不远处似有女子呜咽,闲汉寒毛乍立,但仗着腹中几两浊酒,还是直奔声音晃悠过去。

只见那树下一小娘子身着白衣,掩面而泣。闲汉头脑麻木不觉有异,开口招呼道,小娘子所为何故深郊夜半?

那小娘子听闻人声,呜咽更甚。我与我家官人同行此山,却半途失散,夜深至此却伤了足,当下不知何往。

闲汉听闻,心中却是黯然失落,如此貌美却已为人妇,伤心之余转身便走。

小娘子见此大惊,官人何故抽身?可否与奴家一程方便?

闲汉本就不是古道热肠之人,可心中不悦但也不便言语,只得招手,蹲下以背而面。

刹时,一双冰寒至极的玉手环住闲汉颈处,闲汉却权当寒气解酒,双手往后一揽,负重而起。

初时,闲汉只觉这古怪小娘子着实不轻,背在身上宛如扛鼎,便不由得回头打量,却见小娘子笑靥如花,眉目中满是风情。

闲汉见状心中来气,心念道,老子累死累活,你却笑的快活。想到气处,步伐也不由得加大。

可这山路却如同染了墨般,几百步过后丝毫不见光亮。闲汉也不知是喝了酒还是如何,只觉背上小娘子沉重异常,不禁回头再次打量。

只见背上小娘子竟保持最初表情,但此时此刻却显得有些僵硬、诡异。

正当闲汉诧异,那小娘子突然开口,声音却瓮声瓮气不似常人,官人可累?可要歇息?

闲汉听闻心中更气,只觉这妇人素日好吃懒做才使体态肥重至此,便开口杠道,那你来背老子?

小娘子听闻默不作声,而闲汉心中已然开始骂娘。

山路依旧似无尽头,背上那小娘子已好似一座大山,闲汉额上汗珠已如豆大,双腿也似筛糠。虽然酒早已醒了一半,大致明白当下是何境况,但闲汉那倔牛脾气却也跟着上来了,忍无可忍之时,便对着林间黑暗处开始骂娘。

这骂好似旱地惊雷。闲汉素日狐朋狗友比比皆是,因此那脏话也是层出不穷。从家人到氏族,从氏族到物种起源,当真是百花齐放,连绵不绝。

骂的正欢时,闲汉突然瞧见远处似有灯火,顿时不顾劳累,也不再想背上小娘子那僵硬古怪的脸,拔腿直奔灯火而去。

那远处灯火竟是闲汉家门口挂的灯笼,而一家二老正在家门口翘首以盼。

二老见自家孩儿脸色涨红,身后隐隐约约不知背了何物,顿时失色问道,孩啊,天色至此方归?背后所为何物?

闲汉见灯笼下的二老大喜,忙叫道,呼哈呼哈,看我背回来个宝贝,快且支上家中巨锅滚上沸水,我有妙用。

二老不解但依旧听儿行事,说来也怪,闲汉背上那小娘子此刻竟一言不发。闲汉站在原地,咬牙坚持。

待门外大锅支好沸水烧开,闲汉大骂一声,一把将背后小娘子掀入锅中。沸水滚腾不断,竟有惨叫声不绝于耳,闲汉一抹额上汗珠定睛一看,锅中哪还有什么妙龄小娘子,竟是一口不大不小的棺材。

闲汉霎时瘫坐在地,但口中大笑不绝,草泥马的大棺材,让你爷爷我背了你一路,爷爷这就给你煮了。说罢便催促二老去睡,自己独自守锅。

说来也怪,待至天明,锅内沸水早已烧干,却也不见那口棺材,锅内只剩下一块巴掌大的小肉。

闲汉劳累一晚,好友家中的酒足饭饱早已消耗殆尽,于是伸手便将小肉捞起吞下,大嚼特嚼。

此后,闲汉逢人便称自己食过鬼,而那些魑魅魍魉从此也不敢近身。

俗话说鬼怕恶人,但若是心胸坦、沉着冷静之人,也未必不能与那鬼怪斗上一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