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青枯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番茄青枯病是一种自上而下叶部萎蔫的的病害,对番茄茎和叶片造成很大的损害,严重的还导致死棵,并且传染性比较强。

发病规律:

番茄青枯病多在开花结果期发病,并且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病害更容易发生,所以南方常年发生。

发病条件:

温度适宜,土壤含水量超过25%时,田间即会出现发病高峰,植株生长不良,久雨或大雨后转晴发病重;幼苗生长较弱,多年连作,低洼积水,土壤缺钾,或氮肥过多,后期中耕伤根,可促进发病。一般连阴雨或降大雨后暴晴,土温随气温急剧回升引致病害流行。

发病表现:

番茄白天萎蔫,傍晚恢复,病叶浅绿色。枯萎后病株保持青绿色,茎基部变色,发病后若土壤干燥,气温偏高,2~3天全株凋萎,如气温偏低,连续阴雨或土壤含水量较高,病株可持续5~7天后枯死。病茎可见初为水浸状后变褐色斑块。

如何防治?

发现病害立即使用青枯立克150-25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 ml+有机硅兑水30斤进行喷雾,每天1次,连用2-3次,配合灌根一次,其中病情控制后,再使用青枯立克100ml+沃丰素25ml兑水30斤进行喷雾或灌根预防。

注意:

番茄青枯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

青枯病萎蔫一天的在具备良好防治条件下能够解除病患,萎蔫2天的可能解除病患,萎蔫3天,建议拔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