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水上110」:救援就是與時間賽跑 最不願提「打撈」兩個字

鄭州“水上110”:救援就是與時間賽跑 最不願提“打撈”兩個字

搜救隊員將溺水者運送上岸

水上義務救援13年 挽回90餘人生命

黃河岸邊,又傳來失子後撕心裂肺的哭聲。23歲的安陽小夥在中牟縣雁鳴湖鎮南岸的河中游泳時陷入漩渦。

56歲的牛振西來回踱步,表情凝重,身上的T恤衫浸溼一片。

幾天前的中午,38℃高溫。“2點8分接到119求助,可是溺水救援的‘黃金時間’只有4分鐘。等我們趕到時,人已被撈上岸了,太惋惜了。”牛振西及隊員們黯然神傷。

成立13年,這支來自民間的“鄭州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一共打撈了375個溺亡者。

“有困難找‘水上110’!”這句話早已聞名鄭州。然而,年年救人卻年年溺亡事件頻發,令他們疲憊不堪。同時他們還面臨著不少尷尬。那麼,水上救援公益組織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幫著幫著,就成了‘水上110’”

“牛隊長,中牟縣黃河段有個男孩下水游泳溺水,請速來救援。”7月24日中午,38℃高溫,正在家中休息的牛振西突然接到119電話,迅速從沙發上站了起來,一邊向外走,一邊向微信群裡發出通知:“中牟縣雁鳴湖丁村,有人溺水,迅速集結!”

“收到,馬上走!”一兩分鐘裡,10多名隊員響應。作為鄭州市紅十字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56歲的牛振西說話乾脆利索,對他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容不得半點遲疑。

其實,去年7月24日中午,牛振西也是在黃河岸邊度過的。當時在惠濟區的黃河灘上,一名17歲女孩落水。他和隊友們冒著酷暑尋找,始終未找到女孩。

他知道,這次尋找沒有希望了。因為他跟黃河打交道的次數太多了,知道黃河的“脾氣”:“黃河河道暗流多、複雜多變,水渾濁,漩渦大,流速快,河中還有很多廢棄漁網等雜物,一旦掉到黃河裡,生還的希望很渺茫。”

牛振西說,在其他水域救援的成功率可達70%,在黃河裡只有20%。

牛振西生於1962年,是鄭州市城市照明燈飾管理處的職工,愛好游泳。2005年,他聯合多名志趣相投的泳友組建了“水上義務救援隊”。13年間,他已記不清接到過多少個求助電話,參與過多少次救援了。“附近有落水的都給我打電話,甚至110都找我們。”

鄭州“水上110”:救援就是與時間賽跑 最不願提“打撈”兩個字

牛振西站在河邊憂心忡忡

“不願提‘打撈’ 也不願稱失敗”

在鄭州的公益圈裡,牛振西是名人。馬不停蹄的救援生活,已經成了他的常態。

“生命只有一次,溺水只差一念。”這是牛振西常說的一句話。7月23日10時55分,他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濟源的一個家長帶著10歲的孩子到野外戲水,孩子戴好救生圈後衝下大壩先下水了,家長去車裡換泳衣,結果10分鐘不到,孩子就出事了。”

“每個溺亡者背後,都留下一個悲傷的家庭。”每次出現場,牛振西的表情都很凝重,略帶一絲悲傷。“人心都是肉長的,每次看到溺水者掙扎求助的表情和眼神、溺水者家人撕心裂肺的痛哭和呼喊,咋能笑得出來?那是一條活蹦亂跳的生命啊,咋能不痛惜?”

1974年生的劉會章是個體戶。他說,在救援隊的詞典裡沒有“打撈”這個詞,大家願意說自己是“搜救”,也不願稱失敗,想給家屬以希望。

2014年,救援隊在鄭州市民政局正式註冊,成為正規的民間公益組織。救援隊還與110、119指揮中心建立了聯動機制。遇到水上救援等緊急情況,指揮中心都會立刻通知救援隊。目前,救援隊已有登記隊員160多人,骨幹隊員80多人,年齡最大的72歲。

“很多隊員接受了專業培訓,擁有救護員或應急救護師資證書。”牛振西說,13年來,據不完全統計,救援隊共義務打撈溺亡者375人,成功挽救90餘人生命,被授予“鄭州市優秀志願服務組織”“河南省紅十字志願服務工作優秀團隊”等榮譽稱號。

善心和誤解同在 義務救援艱難前行

相比社會上的民間打撈隊動輒上萬的費用,這支水上救援隊的特點是“義務救援不收錢物,出現意外後果自負”。這是建隊之初,牛振西就立下的嚴格規定。多年來,他帶領水上救援隊始終堅守,無論行程多遠,不管付出多少精力,未收過遇難者家屬一分錢。

“義務救援,冒著危險,分文不取,你們圖什麼?”救援隊隊員一直面對這樣的質疑。牛振西常常回答:“看到別人有困難,去幫他們一把,很正常的事兒!”不過,作為民間公益組織,這支救援隊自成立以來一直面臨著因經費不足、裝備欠缺等問題運行困難。

牛振西說,以前急缺的聲吶探測儀已有了,但專業潛水設備、大馬力的橡皮艇、浮力馬甲等設備及拉運車輛,價格昂貴,隊員們就算自掏腰包湊錢也難以全部補齊。

據瞭解,隊員們均自費參與救援,把私家車當救援車。有隊員手腳被劃傷,冒著危險下水把人救上來,也是自己承擔。“一旦救援,不知道多久,時間很難保證,大家就自備水和乾糧,餓了吃幾口饅頭或火燒。”

隊員大多有固定職業,很多人都曾遇到過放下手中工作就投入救援的情況。不過,令他們尷尬的是家屬的冷漠。“孩子溺水,當把人救出來後,家屬們只顧孩子,有的連句謝謝都不說。”“有時候還會遭到一連串責問,‘怎麼這麼晚才到?’”

牛振西說,有時候付出很多,甚至冒著危險,聽到這些話心裡不是滋味。不過,“我們圖的就是問心無愧”。

鄭州“水上110”:救援就是與時間賽跑 最不願提“打撈”兩個字

牛振西既希望幫助每一個溺水者,又不希望見到下一位溺水者。

重心已轉移 變事後搜救為事前預防

有人落水,如何施救?

“手拉手救人最危險。”牛振西說,落水者處於極度恐懼狀態,會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不放,包括施救者,不懂得救援方法自己也會出事。

牛振西說,有一次他在河岸上歇息,突然聽到有人喊救命,原來是一箇中年男子體力不支,奄奄一息。他立即跳進水中,靠近落水者時安慰他保持冷靜,並抓住了他的頭髮將他救上岸。

“救援了這麼多年,每年還是有很多溺亡事件,搜救不過來。”牛振西說,因此從2012年起,救援隊改變了思路,變事後搜救為事前預防。救援隊根據自身救援經驗及真實案例,編寫了“中小學生水上安全教育”課件,利用空閒到大型自然水域周邊的小學、中學、大學、社區等進行水上安全知識普及教育講座,目前已有數萬人受益。

“前幾天,我們回訪曾做過講座的學校,令人欣喜的是,尚未發生一起溺亡事件。”牛振西說,這堅定了他們的信心。目前,各單位的邀約越來越多,他說將堅持做下去,“救多少人不是目標,我們的最大願望是把更多的悲劇扼殺在搖籃裡,讓我們無事可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