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为何有底气把阿里交给别人?

9月10日马云宣布卸任阿里巴巴主席,以后不再管淘宝了,要“退休”去当老师了。从马云宣布完的那一刻开始,国内外媒体瞬间“炸锅”:一个创造了互联网帝国的男人,现在正是风生水起的时候,但要在54岁时从阿里巴巴“退休”,去当一名老师。这真的难以想象,放眼全世界,这样的人不多。

马云为何有底气把阿里交给别人?

与马云同时代的创业者,如马化腾、李彦宏、丁磊、张朝阳等依然具有神圣不可替代的作用。李彦宏有聘请陆奇的资本,但百度没有容下陆奇的制度,这是所有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基本国情”:创始人是创始人,职业经理人是职业经理人,两者之间是真空地带。

2014年,马云带着阿里“合伙人制度”准备奔赴香江时,被告知以违反“同股同权”为由不能在港上市;四年之后,阿里成为中概股市值最高的公司,港交所也终于接受“同股不同权”的机制设计。港交所的烦恼,华尔街没有。

古今中外,一家公司的传承问题无非两种:家族延续或者创始人转移。前者主要适用于单一股份型公司,后者主要适用于存在几个联合创始人的公司;前者风行上千年,后者流行于新经济崛起之后。李泽楷接班李嘉诚、徐小平王强把新东方留给俞敏洪,是上述两种传承模式的集中体现。

马云为何有底气把阿里交给别人?

美国历史比中国薄,但美国商业公司的接班人制度要比中国公司成熟得多。很多人以为美国主要是靠悠久而庞大的职业经理人群体解决接班人问题的,但殊不知,空降CEO已经不是硅谷科技公司的主流。

乔布斯在离开之前就已经选定了库克、鲍尔默不行盖茨还可以选纳德拉、施密特老了谷歌还有皮查伊……这三位接班人有一个共同点:都在公司有超过10年以上的工作年限。你说他们属于创始人还是职业经理人?

合伙人制度本质上是在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之外,找到了一条道路,而不是一群人。当年喊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 CFO 做 CEO”的马云,怎么也不会想到如今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的两大CEO都是CFO出身。

不是马云变了,而是张勇、井贤栋们变了:阿里高度统一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合伙人制度,把他们从过客变成了东家。这个制度既是组织保障,也是路线保障。

战略规划能力一直被认为是阿里的核心优势。马云说,阿里是一家愿景、使命驱动的公司,因为相信,所以看见。这意味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至关重要。而一旦把旗帜问题、道路问题搞清楚了,考验的就是执行力,这恰恰又是最显著的阿里企业文化。合伙人制度,上接战略,下衔文化,融二为一,就是绷紧履带的压路机。

合伙人制度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把一家公司无形的东西具象化、实操化,这是典型的顶层设计。而不用再摸着石头过河。

马云为何有底气把阿里交给别人?

与其说是马云选择了张勇,不如说是制度选择了张勇。在合伙人体系内,你首先要证明自己,其次要持续证明自己,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张勇接班马云、井贤栋接班彭蕾,是合伙人制度开花结果的明证。

单从外貌上看,很难想象张勇只比刘强东大两岁,同属70后。这一方面说明了阿里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也意味着马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目前阿里36位合伙人中,已经出现两位80后,分别是天猫技术负责人吴泽明和蚂蚁金服副CTO胡喜。

中国互联网巨头,大多胜在成事,弱在建制。二十年来,马云也是一路经历损兵折将,但收获了一套合伙人制度。这套制度比起阿里市值有多高、利润有多少,更具示范性、普世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