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于谦《观书》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唐末许多读书人模仿佛教禅林讲经制度创立书院,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至今仍发挥着贯通血脉的作用。而都江堰作为千年历史文化名城,历来就是文人墨客荟萃的地方,书院这样的文化名片更是少不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灵岩书院

西蜀名山灵岩,承天彭之余脉,侔青城之苍郁,滨都江之清流,临千里之沃野。在这个充满灵气的山里,有着一座百年灵岩书院。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创始人 · 李源澄先生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李源澄先生

师从廖平、章太炎、欧阳竟无、蒙文通等先生,出版著作《诸子概论》、《经学通论》、《秦汉史》等。

李源澄先生爱学生就如自己的孩子一样,为了让学生上学,甘愿自掏腰包帮助学生上学堂。在学习上,先生还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提倡游学的观念。

院名“灵岩书院”是著名学者、大书法家谢无量先生受李源澄之邀所题写,每个字大小两尺见方。横匾由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电影《让子弹飞》的原著者马识途先生题写。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曾经的书院门匾

“自由读书、自由讲学、和谐包容”是灵岩书院的院训,涵盖了李源澄先生的毕生教育追求,也将灵岩书院的风气精神囊括在内。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师生 · 大师云集

薪火相传、师承有自,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广泛的学习到更加丰富的知识,李源澄先生邀请了很多名家大师上山来讲学,其中就有著名学者朱自清与钱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朱自清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钱穆

灵岩书院不仅有优秀的大师来上课,还教育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1942年夏,国学大师南怀瑾旅川,到灵岩山隐居修行,就是在灵岩书院学佛释道。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南怀瑾先生在灵岩山隐居修行时,结识一代禅门宗匠袁焕仙,成为“维摩精舍”首座弟子。1947年离川,寓居四川达10年之久。南怀瑾先生晚年追忆在灵岩寺的经历,说:“我很想念都江堰,想念灵岩寺。”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当时,灵岩书院的入学要求是缴纳一石米(合300市斤)作为学费,生活费自理。在这里的学生唯有潜心学习,才不枉费这一石米的学费和平时的生活费。这些读书人中后来成名成家的有多人,灵岩书院可谓为西南地区培养了一批人才。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如今 · 文脉传承

如今的灵岩书院仍然围绕着书进行着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传播文化。书院有定期的活动与课程,谈佛论道,研讨学术,传习思想追寻真理都让这座百年书院愈久弥新,不断的散发着文化的芬芳。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书院内,影壁上镌刻着谢无量先生的题诗:“远游何必上青城,一到灵岩便有情,未进山门先一笑,满山红叶读书声。”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从天竺高僧阿耆多尊者在山上建起灵岩寺,至民国年间,袁焕仙、南怀瑾、冯友兰、钱宾四、潘重规、蒙文通、唐君毅、牟宗三、朱自清、钱穆等大家云集灵岩山,谈佛论道,研讨学术,再到如今灵岩书院的朗朗读书声,文脉的跳动贯通了古今,这一份文化的传承在这座深山书院经久不息。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灵岩书院

游 览 须 知

灵岩书院免费对公众开放

不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奎光书院

在车马喧嚣的老城区里,

有座书院静落闹市,

亭苑错落,丝竹隐隐,

一墙之内,别有洞天。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奎光书院

奎光书院座落于奎光塔公园的周公祠内。周公祠是一座三合院,是纪念主持重修奎光塔的县令周因培的专祠。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2015年2月,一群关注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心人士发起并捐资成立奎光书院,免费向公众开放。走进奎光书院,一种宁静幽雅之感扑面而来。不大的院落,方正明了的格局。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正中祠堂壁上挂着周因培画像,上悬著名诗人流沙河题写的“兴文济世”匾,画像两旁挂着周因培的自撰对联 :“自静其心延生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寥寥数字,其中境界值得深思。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透过阅读室古朴的木门,可见高大的书架上满满的藏书,老式的桌椅摆设,几名读者凭案阅读,此情此景,让来者不忍打扰,又不觉停下脚步加入他们,信手选上几本书,坐下来细细品读。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在奎光书院的闲适氛围里,一画一草,一人一物都被静谧笼罩,墙外闹市的喧嚣被隔绝在了外面,只有四溢的书香与悠扬的丝竹。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奎光公园

奎光书院坐落的奎光公园内一座高塔耸立,亭台苑阁鸟语花香。都江堰人杰地灵,英才辈出,传说是因为这里有一红一白两座关乎文运昌盛的塔子,红塔子就是魁星阁,而白塔子就是奎光塔。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奎光塔是中国现存层数最多的砖体建筑、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塔高52.67米。在古代,“奎”与“魁”音义相通,指的是奎星,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主宰一地文章与文运之神。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奎光塔公园因塔得名,公园面积不是很大,却有着一种山水园林的雅致之美。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皆保持着古典风貌。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奎光书院

游 览 须 知

奎光书院免费对公众开放,

书院长期开展读书沙龙、

主题演讲、公益培训、

艺术展演、文化交流等文化活动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青峰书院

青峰书院 北接幽幽青城,南临森森古刹,东瞰千里平原,西望万古雪岭。书院坐西向东,占地十亩,建于青峰山麓之高台山坪。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书院三面环山,层峦叠翠,森林合抱,古木簇拥,为四合两楼一底,仿明清建筑。由当代中国知名女作家,儒释道文化资深学者何洁女士创办,大家都亲切的称她“何妈妈”。2004年春,何洁独资构建青峰书院,倡导“自然·生命·智慧”的精神环保。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青城天下幽,青峰天下静。青峰三静:恭敬、清静、干净 ~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放慢你的脚步,忘记往日匆匆忙忙的自己,静下来,开始用心体会这里~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青峰书院便是“何妈妈”耗资800多万修筑起来的。那蜿蜒曲折的小路,那183级幽雅湿润的阶梯,那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她带领工人一点一滴修筑起来的。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青峰书院 被包围在一绿意葱茏的植被之间,真正走到里面才会被内庭的绝境惊喜到。一方围墙围着,一个老人家安静地守候着时光。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巫娜的《静水流深》轻轻地钻入耳朵,是的,很轻,如果不用心,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一颗树龄达1200年的银杏树,树下有个亭子,移步换景非苏杭,青峰四时皆文章。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一个龟状土堆以保风水,银杏重现婀娜风姿。它是“何妈妈”引觉得傲的 镇院之宝,人站在树下神浑气爽、倦怠顿消。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正前方的照壁上,雕刻着“何妈妈”的散文名作《我与青山共白头》。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来这里就像打开了一种生活方式你会发现,读书,是为了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里院是住宿 与 膳食 的地方,院子里都是青石水缸,有鱼,可以静养,读书,喝茶,发呆,房间都靠山,清秀简洁,然而舒适现代。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在这样简洁又清爽的环境里,不紧不慢的发现着自己感兴趣的图书,不自觉的便有一种舒心感浮上心头~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这儿的书散落在书院的各个角落:书吧里、走廊里、壁柜里,甚至在亭子里,到处都安放着每一本书的青春。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一个地方吸引人,从来都不是环境,而是这主人的魅力。在青峰书院,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先生,中国道医第一人王庆余老先生,八十多岁的老画家谭昌镕老师…都是“何妈妈”的好朋友。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何妈妈”是那种见一眼便不会忘记,再见就会喜欢的人。她拉着你的手、拍着你的肩,就像交往已久的朋友。轻描淡写的讲述着自己的过往,着重说着其他,社会、民生,简直是大爱~

都江堰人的“三味书屋”原来是这样的!从深山到闹市,古往今来大咖云集~

青峰书院

游 览 须 知

青峰书院需要预约

目前只接待团体

千年古堰的厚重历史成就了这里文脉的兴盛不衰,也促成了书院的应运而生。他们或绝远尘境隐逸山林,或静立闹市别有洞天,都用脉脉书香传承着这方山水的历史与文化,等待着你的踏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