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未信我廬別有春。

——于謙《觀書》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唐末許多讀書人模彷彿教禪林講經制度創立書院,形成了中國特有的教育組織形式,至今仍發揮著貫通血脈的作用。而都江堰作為千年歷史文化名城,歷來就是文人墨客薈萃的地方,書院這樣的文化名片更是少不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靈巖書院

西蜀名山靈巖,承天彭之餘脈,侔青城之蒼鬱,濱都江之清流,臨千里之沃野。在這個充滿靈氣的山裡,有著一座百年靈巖書院。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創始人 · 李源澄先生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李源澄先生

師從廖平、章太炎、歐陽竟無、蒙文通等先生,出版著作《諸子概論》、《經學通論》、《秦漢史》等。

李源澄先生愛學生就如自己的孩子一樣,為了讓學生上學,甘願自掏腰包幫助學生上學堂。在學習上,先生還主張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提倡遊學的觀念。

院名“靈巖書院”是著名學者、大書法家謝無量先生受李源澄之邀所題寫,每個字大小兩尺見方。橫匾由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電影《讓子彈飛》的原著者馬識途先生題寫。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曾經的書院門匾

“自由讀書、自由講學、和諧包容”是靈巖書院的院訓,涵蓋了李源澄先生的畢生教育追求,也將靈巖書院的風氣精神囊括在內。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師生 · 大師雲集

薪火相傳、師承有自,為了讓學生們能夠更廣泛的學習到更加豐富的知識,李源澄先生邀請了很多名家大師上山來講學,其中就有著名學者朱自清與錢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朱自清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錢穆

靈巖書院不僅有優秀的大師來上課,還教育出了一批優秀的學生。1942年夏,國學大師南懷瑾旅川,到靈巖山隱居修行,就是在靈巖書院學佛釋道。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南懷瑾先生在靈巖山隱居修行時,結識一代禪門宗匠袁煥仙,成為“維摩精舍”首座弟子。1947年離川,寓居四川達10年之久。南懷瑾先生晚年追憶在靈巖寺的經歷,說:“我很想念都江堰,想念靈巖寺。”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當時,靈巖書院的入學要求是繳納一石米(合300市斤)作為學費,生活費自理。在這裡的學生唯有潛心學習,才不枉費這一石米的學費和平時的生活費。這些讀書人中後來成名成家的有多人,靈巖書院可謂為西南地區培養了一批人才。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如今 · 文脈傳承

如今的靈巖書院仍然圍繞著書進行著文化積累、研究創造、傳播文化。書院有定期的活動與課程,談佛論道,研討學術,傳習思想追尋真理都讓這座百年書院愈久彌新,不斷的散發著文化的芬芳。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書院內,影壁上鐫刻著謝無量先生的題詩:“遠遊何必上青城,一到靈巖便有情,未進山門先一笑,滿山紅葉讀書聲。”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從天竺高僧阿耆多尊者在山上建起靈巖寺,至民國年間,袁煥仙、南懷瑾、馮友蘭、錢賓四、潘重規、蒙文通、唐君毅、牟宗三、朱自清、錢穆等大家雲集靈巖山,談佛論道,研討學術,再到如今靈巖書院的朗朗讀書聲,文脈的跳動貫通了古今,這一份文化的傳承在這座深山書院經久不息。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靈巖書院

遊 覽 須 知

靈巖書院免費對公眾開放

不定期舉辦各類文化活動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奎光書院

在車馬喧囂的老城區裡,

有座書院靜落鬧市,

亭苑錯落,絲竹隱隱,

一牆之內,別有洞天。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奎光書院

奎光書院座落於奎光塔公園的周公祠內。周公祠是一座三合院,是紀念主持重修奎光塔的縣令周因培的專祠。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2015年2月,一群關注支持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心人士發起並捐資成立奎光書院,免費向公眾開放。走進奎光書院,一種寧靜幽雅之感撲面而來。不大的院落,方正明瞭的格局。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正中祠堂壁上掛著周因培畫像,上懸著名詩人流沙河題寫的“興文濟世”匾,畫像兩旁掛著周因培的自撰對聯 :“自靜其心延生命,無求於物長精神。”寥寥數字,其中境界值得深思。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透過閱讀室古樸的木門,可見高大的書架上滿滿的藏書,老式的桌椅擺設,幾名讀者憑案閱讀,此情此景,讓來者不忍打擾,又不覺停下腳步加入他們,信手選上幾本書,坐下來細細品讀。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在奎光書院的閒適氛圍裡,一畫一草,一人一物都被靜謐籠罩,牆外鬧市的喧囂被隔絕在了外面,只有四溢的書香與悠揚的絲竹。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奎光公園

奎光書院坐落的奎光公園內一座高塔聳立,亭臺苑閣鳥語花香。都江堰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傳說是因為這裡有一紅一白兩座關乎文運昌盛的塔子,紅塔子就是魁星閣,而白塔子就是奎光塔。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奎光塔是中國現存層數最多的磚體建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於明代,重修於清代,塔高52.67米。在古代,“奎”與“魁”音義相通,指的是奎星,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顆,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主宰一地文章與文運之神。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奎光塔公園因塔得名,公園面積不是很大,卻有著一種山水園林的雅緻之美。園內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皆保持著古典風貌。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奎光書院

遊 覽 須 知

奎光書院免費對公眾開放,

書院長期開展讀書沙龍、

主題演講、公益培訓、

藝術展演、文化交流等文化活動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青峰書院

青峰書院 北接幽幽青城,南臨森森古剎,東瞰千里平原,西望萬古雪嶺。書院坐西向東,佔地十畝,建於青峰山麓之高臺山坪。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書院三面環山,層巒疊翠,森林合抱,古木簇擁,為四合兩樓一底,仿明清建築。由當代中國知名女作家,儒釋道文化資深學者何潔女士創辦,大家都親切的稱她“何媽媽”。2004年春,何潔獨資構建青峰書院,倡導“自然·生命·智慧”的精神環保。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青城天下幽,青峰天下靜。青峰三靜:恭敬、清靜、乾淨 ~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放慢你的腳步,忘記往日匆匆忙忙的自己,靜下來,開始用心體會這裡~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青峰書院便是“何媽媽”耗資800多萬修築起來的。那蜿蜒曲折的小路,那183級幽雅溼潤的階梯,那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她帶領工人一點一滴修築起來的。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青峰書院 被包圍在一綠意蔥蘢的植被之間,真正走到裡面才會被內庭的絕境驚喜到。一方圍牆圍著,一個老人家安靜地守候著時光。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巫娜的《靜水流深》輕輕地鑽入耳朵,是的,很輕,如果不用心,你可能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一顆樹齡達1200年的銀杏樹,樹下有個亭子,移步換景非蘇杭,青峰四時皆文章。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一個龜狀土堆以保風水,銀杏重現婀娜風姿。它是“何媽媽”引覺得傲的 鎮院之寶,人站在樹下神渾氣爽、倦怠頓消。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正前方的照壁上,雕刻著“何媽媽”的散文名作《我與青山共白頭》。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來這裡就像打開了一種生活方式你會發現,讀書,是為了遇見一個更好的自己。裡院是住宿 與 膳食 的地方,院子裡都是青石水缸,有魚,可以靜養,讀書,喝茶,發呆,房間都靠山,清秀簡潔,然而舒適現代。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在這樣簡潔又清爽的環境裡,不緊不慢的發現著自己感興趣的圖書,不自覺的便有一種舒心感浮上心頭~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這兒的書散落在書院的各個角落:書吧裡、走廊裡、壁櫃裡,甚至在亭子裡,到處都安放著每一本書的青春。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一個地方吸引人,從來都不是環境,而是這主人的魅力。在青峰書院,著名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先生,中國道醫第一人王慶餘老先生,八十多歲的老畫家譚昌鎔老師…都是“何媽媽”的好朋友。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何媽媽”是那種見一眼便不會忘記,再見就會喜歡的人。她拉著你的手、拍著你的肩,就像交往已久的朋友。輕描淡寫的講述著自己的過往,著重說著其他,社會、民生,簡直是大愛~

都江堰人的“三味書屋”原來是這樣的!從深山到鬧市,古往今來大咖雲集~

青峰書院

遊 覽 須 知

青峰書院需要預約

目前只接待團體

千年古堰的厚重歷史成就了這裡文脈的興盛不衰,也促成了書院的應運而生。他們或絕遠塵境隱逸山林,或靜立鬧市別有洞天,都用脈脈書香傳承著這方山水的歷史與文化,等待著你的踏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