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政研智庫報告|建築業正在減速慢行?企業該如何生存?


中建政研智庫報告|建築業正在減速慢行?企業該如何生存?

日前,中國建築業協會發布了《上半年建築業發展統計分析》一文引起業內極大反響。文中呈現了2018年上半年各地區建築業增加值,建築業從業人數,合同額,房屋施工面積,特、一級資質企業等各項指標數據對比。我們應該如何理性看待這份大數據? 為此,小編特誠意邀請中建政研致力於經濟數據研究、具有多年企業管理諮詢經驗的趙靜宇老師來做解讀。

以下為趙靜宇老師解讀內容

中建協發佈了《上半年建築業發展統計分析》文章,詳盡敘述全國建築企業的經營狀況。從公佈的數據中,2018年上半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418961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6.80%。上半年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5169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4.50%,增速低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速2.3個百分點。

這是受到全社會投資增速減慢而產生的結果,說明該行業處於減速慢行狀態。

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61個國家完成營業額389.5億美元,同比增長17.8%,“走出去戰略”轉換為實際的生產力,會隨著戰略實施的不斷深入,“一帶一路”項目體現國家意志。

比如我們建設的漢班託塔港開闢中歐海上航線,皎漂港讓石油運輸不受馬六甲的限制,吉布提港成為我軍唯一海外保障基地,瓜達爾港是“一帶一路”旗艦項目,建在坦桑尼亞的巴加莫約港是非洲最大的港口。別看它現在的數額不大,但它的前景是美好的。

中建政研智庫報告|建築業正在減速慢行?企業該如何生存?

9個省份(浙江、江蘇、北京、湖北、廣東、四川、山東、福建和河南)的總產值超過4000億元,佔全國建築業總產值的63.4%,這些省份也是目前經濟最活躍的地區。我們集中優勢兵力深耕細作這片沃土,必會收穫豐碩成果。

2016年和2017年的應收工程款佔營業收入之比分別為51.5%和46%,縮小了5.5個百分點,雖有好轉,仍需墊資建設。這些數據說明建築企業需要大量的融資來建設項目,也說明建築行業不僅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且是資金密集型產業。

融資能力強的企業才能生 存下來,其它企業要熬到工程款收回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修煉。

縱觀上半年的建築行業並不豔麗的成績單,建築企業亟待轉型升級,練好內功,爭取高難度的建設項目,實現健康發展,進而讓建築業煥發活力。

附:2018年上半年全國建築業基本情況

2018年上半年,全國建築業企業(指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不含勞務分包建築業企業,下同)完成建築業總產值

94790.39億元,同比增長10.39%;完成竣工產值40167.55億元,同比增長2.49%;簽訂合同總額335377.82億元,同比增長16.18%。

其中新籤合同額117401.92億元,同比增長9.64%;完成房屋施工面積104.66億平方米,同比增長7.93%;完成房屋竣工面積14.91億平方米,同比減少0.09%。

截至2018年6月底,全國有施工活動的建築業企業85993個,同比增長6.68%;從業人數4419.24 萬人,同比增長1.85%;按建築業總產值計算的勞動生產率為203868元/人,同比增長6.46%。

中建政研智庫報告|建築業正在減速慢行?企業該如何生存?

溫馨提示:

趙靜宇老師是資深經濟財務數據分析專家,精研財務管理20年;企業管理諮詢25年。並針對“企業綜合經濟效益”編寫了《建築業上市公司2008-2017發展趨勢研究報告》一書,可使企業實現“提高效益、增進效率、打造核心能力”的目標。

企業信息系統裡和文件夾裡鋪天蓋地的數據給你什麼感覺?企業運營效果、經濟效益和運作效率,企業的弱點是什麼?


中建政研智庫報告|建築業正在減速慢行?企業該如何生存?

此書對95家建築企業的10年財務報表數據,進行詳細有效的經濟效益分析,展現出各個行業和每家企業的經營實力。利用這份為企業家提供的商業情報,能讓企業及早發現問題,確定努力方向,設定合理目標,增強經濟效益。需要的朋友可關注並私信小編購買閱讀,相信一定會為您帶來不一樣的啟發。

中建政研智庫

中建政研依託中央國家機關所屬事業單位成立,在促進行業發展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嘗試和積極探索。以諮詢為基礎、建設新型智庫、推動城鎮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參與發起多個國家級社團組織和研究機構,是國家發改委培訓中心PPP系列項目定點實施單位之一,參與《民法典》、《建築法》、《地下管線條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條例》等多部法律法規的研究和討論,承擔了住房城鄉建設部“PPP模式在城市綜合管廊工程中的應用研究”、國家能源局“民間資本投資電力領域的課題研究”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研究;定期發佈眾多行業發展報告;出版系列叢書;在國家級學術期刊、門戶網站及新媒體發表原創文章百餘篇;多次舉辦大型行業論壇和沙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