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型診所報告及2018診所發展避坑策略

導語:在剛剛結束的《中國診所界年會》上,《診鎖界》創始人高哲與我們分享了關於《2017年新型診所報告及2018診所發展避坑策略》的精彩演講,根據2017年及既往對新型診所的研究學習,此次年會探討了關於新型醫療的各個方面,很有學習參考價值,現特把部分演講內容分享給大家。

2017年新型診所報告及2018診所發展避坑策略

一、新型醫療的定義

新型診所:是指以新的醫學模式為核心,能更大體現醫生的服務價值和醫療人文關,以患者和醫生為雙重中心,充分與醫療服務關聯新事物相融合,提供優質、便捷、有效醫療保健服務的一種診所。

以國內第一家上市的連鎖診所新寧醫療為例:醫療服務收入與藥器械收入比為 3:1,這也是衡量一個診所是否屬於新型診所的標準之一。

廣義的新型診所:泛指所有的新型醫療機構; 狹義新型診所:投入較小、面積及人數都在國家診所門診標準範圍內新型醫療機構。

體現醫生服務價值,不一定都要高診金,高大上的環境、和大專家!是能夠在控制自己的成本前提下,根據自己的定位群體,提供優質、便捷、有效的醫療服務都可以稱之為泛新型診所。

新型診所目前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新建的:這類當前佔主新型診所主要力量。第二種是傳統診所升級的:這類數量目前不多,但體量龐大。

新型醫療是當前中國醫療三大醫療主體之一,是新生且高速增長的力量!新型醫療也是基於公立醫療和傳統民營醫療都滿足不了,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居民日益增長的醫療多元化的需求的情況下而誕生的。

二、醫療政策

2017年新型診所報告及2018診所發展避坑策略

個人認為這十條政策是可以影響著我們診所建設發展的,今年大家如果想辦診所,把每一個都看三四遍我覺得都不多,雖然說目前還有一些難以落地,但是它非常重要,無論是從機構、醫生、模式上還是從標準上。比如深圳一個診所可以開四個科室,經濟特區的條例,非醫師也可以開診所,這都是全國之先河。一般診所政策是這樣的,深圳開始,整個廣東省也會開始,然後全國其他城市就會模仿,這是必然趨勢。所以說我們不能太關注政策,如果老是關注政策我們事情就幹不成了,它政策太多;但我們也不能不關注政策,因為他影響著我們新型診所的發展。

第三、資本

1、融資的診所數量少 根據過去的醫療資本數據分析,認為這一年來融資的診所其實數量非常少,總共不到五十家,總額不超三十億元

2、融資集中在三大專科 兒科、全科、口腔這三個科室明顯比其他診所類比較容易融資。

3、融資階段主要融的是B輪和C輪 A輪和天使輪很少融到,看診所的資本少;資本看的多,投的少,診所早期融資更多靠自己籌集資金;

另外哪一種診所會是資本青睞的?首先醫療團隊是第一位;其次你的業績要有穩定的增長;資本還是喜歡中高端的,太基層的東西他們覺得一個診所一個月十來萬的收入,一年賺個二三十萬沒意思,要有一定的規模,比如三家五家甚至八十家,一兩三家他們一般也不投,這是我們過去對資本的一個總結,就是愛看不“愛”投。當然也不是資本不投,是時候未到,何為時候未到?目前資本還不完全看懂,包括醫生、醫療機構對自己的認識還不熟,市場上的模式也不成熟,需要時間。

四、八大熱門專科

2017年新型診所報告及2018診所發展避坑策略

以上八個類型的新型診所是我們認為比較火的,從我們這次報名的人員來看,報名最多的依次為第一兒科診所、第二全科診所、第三健康管理、第四連鎖運營。我們研究了它背後的邏輯。兒科診所是居民最願意買單的一個診所,全科診所是入口也是歸處,中醫診所政策勢不可當,老齡化、慢病頻發、市場需求巨大,而市場比較空白的康復診所和皮膚診所,消費需求旺盛,消費能力高;婦科及生殖診所需求旺盛,衍生產品多;還有慢性人口數量巨大;職場醫療是基礎醫療的另一塊空白“戰地”。

在我們研究的診所當中我們認為兒科佔整個中國新型醫療的半邊天,看似中國的兒科品牌不多,但是目前稍微做的好的全科醫療裡面基本上都以兒科為主。還有一種形態叫第三方醫療形態,無論在臺灣、美國還是在新加坡,這個形態非常成熟,這個機會也是很大的,它和診所是相伴隨著的,因為第三方醫療中心是給診所服務的,今年的第三方醫療中心會更加火熱。

五、診所盈利情況

2017年新型診所報告及2018診所發展避坑策略

雖然我們今天談論的是醫療,但它同時也是門生意,根據我們對於診所盈利情況研究,一線診所城市比較難盈利的,時間週期比二三線城市慢一些,專科的盈利是比較好的,全科還是有點兒難做,但是全科在做起規模以後比專科又有優勢的多。還有一個,在供應鏈和商品的收入在部分互聯網基因較強的連鎖診所已得到驗證,對於成熟的醫療品牌,它的品牌管理的收入已經逐漸的超過了它本身醫療服務的收入,還有一種我先贏口碑,只要有了口碑,贏了信任,盈利是自然而然的事。

六、新型診所配套

新型診所是一個新的事物,它有非常多的配套,目前我們覺得新型診所配套都不完善,政策出了這麼多但是它沒有落地,醫生服務理念的轉變、居民是否願意為醫療服務買單的意識、商業健康險覆蓋率不高、相對應的法律體系也不完善、第三方醫療中心服務群還沒有形成,一切都沒有完善,所以我們都是探索者。它小,但是快速在壯大,它悄悄地在改變著整個行業,診所這股力量它雖然小,但是它將自下而上的引領著中國的醫療改革,逐漸使我們中國的民營醫療往2.0版本走,去年我們開年會一百人,今天超過三百人了,明年人數一定更多,這就是正在悄悄發生改變的一個行業,它需要一個社群,需要一個組織。

七、全國辦醫環境

2017年新型診所報告及2018診所發展避坑策略

縱觀全國的政策做了一個總結,社會辦醫最開放創新的城市是這三個:深圳、成都、杭州,最難的是上海,全科診所最活躍的城市是成都,最具互聯網基因的城市是杭州,診所數量最多的城市是重慶,辦醫最尷尬的城市是深圳,辦醫迅速崛起的城市是廣州,兒科診所品牌最多的是北京,中醫館最多的城市是深圳,中醫館盈利最好的城市是杭州。最後送大家一句話,各個城市的辦醫環境大不相同,不要輕易地進行跨區域連鎖。

八、診所盈利模型

今天按照支付模式、誰來買單、賺誰的錢、主要利潤在哪裡這幾點。我把診所的盈利模式分為這幾類:保險型、賺保險公司的錢,保險公司來買單;政府補助型,社康是賺政府的錢,這也是一種模式,賺政府的,包括診所的跟政府合作,政府也給錢;供應鏈,做好了賺供應鏈的錢,華潤就是很有名的供應鏈型;常規“消費”型

,就是賺正常消費者的錢;增值型,這個可以簡單理解為房地產公司和醫藥公司,它跟它的整個產業是配套的;品牌價值型,輸出管理;企業型就是企業買單,職場醫療,賺企業的錢。其實這些都是我們應該討論的重要話題,我們做醫療到底誰來買單,這也就是自己的定位,你到底在賺誰的錢,主要在什麼階段賺很重要。

九、2018避坑政策

2018年是百家爭鳴的初年,各種不同的診所模式會出現,我們到底怎麼樣去避這個坑。

第一對外:,對於醫療,跑馬圈地沒有用,所以開的快開的慢一個樣,所以說:先做一個,做活一個科、做好一個店,做透一片區,這是我們給大家的一個觀點,供大家參考,還有謹慎融資,一旦融資,要麼要加快,要麼就造成管理人員和醫生之間的不合,一鬧矛盾你的企業就不好走,還有

最關鍵切莫“大而全”,剛開始我們都想做多一點,做大一點,做全一點,一旦做大做全你是啥都做不了。

第二對“內”:就是團隊,團隊之間要“家和萬事興”,內一定要合,這個“內”一旦不合就是第一大“壞事”的根源,所以說合夥人之間的理念合不合,合夥人跟醫生之間理念要逐漸磨合,投資人與創始團隊價值觀是否一致;還包括員工,你怎麼樣把你的價值觀,你跟客戶、對員工達成一致,這個非常非常重要。所以說我們是這樣一個避坑策略,不知道對大家有沒有一點啟示。這是避坑策略之一。

還有避坑策略之二,六個字,就是我們今天年會的主題,三個詞:分享、抱團、共贏

相關活動鏈接:

  • 小小診所,大大事業——中國診所界年會成功舉行!

2017年新型診所報告及2018診所發展避坑策略

  • 中國診所界年度盛會,不來你就out了!


新型診所社群會員計劃:

此計劃以“新型醫療機構及流動醫護”為核心服務群體,本著

“運用實戰、垂直社交、體系化學習”的前提,在“分享、互助、共贏”的原則下,主要以 “實地考察交流+落地培訓+精準社交+資源對接”等服務為主,最終建立一個新型診所和品質醫療機構的重度垂直社群組織。

2017年新型診所報告及2018診所發展避坑策略


診鎖界

中國新型診所諮詢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