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又出奸杀案: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安全出行?

滴滴又出奸杀案: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安全出行?

1

这两天在外地,但看到滴滴顺风车奸杀案,哪怕忙到熬夜也想写一篇文章。不为别的,就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够在哀伤和愤怒之余,多一点认识和方法,避免再被卷入类似悲剧。

虽然很不忍心,还是先简单回顾一下事件。8月24日,浙江乐清的赵姓女生在乘坐滴滴顺风车时被奸杀。

仅仅3个多月前,21岁的李姓空姐也在用滴滴乘车时被杀害。

如果说上一回,滴滴只是平台方,并没有办法为个别司机突发的行凶负责。那这一次,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赵小姐下午1点30分左右上车,当时有两条线路可以选择,走较快的G15高速,耗时约40分钟。相对较远的104国道,全程大概2小时。嫌疑人选择了104国道,并在途中开上了山路。

滴滴又出奸杀案: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安全出行?

因为这个选择,赵小姐乘车期间曾给好友发微信,提到司机“开的山路,一辆车都没有”,又给另一个好友发微信说“救命,抢救”。

滴滴又出奸杀案: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安全出行?

赵小姐的朋友给滴滴打了电话。滴滴的回复,是标准的客服做派:态度异常和善,诉求推三阻四。

滴滴又出奸杀案: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安全出行?

赵小姐的朋友继续追问,得到了回应仍然是:请耐心等待,会优先处理。

滴滴又出奸杀案: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安全出行?

又不是随时可以的消费投诉,这关系到一条人命啊!

你也无法苛责具体的客服人员,他们没有权限越级汇报,天塌下来了,都只好“照章办事”。可是“照章办事”的滴滴,是冷血的。

之后,滴滴回电称,已和当事司机联系,司机表示“该女孩没有上车。”又是一个没有脑子的机械回应:哪个嫌疑人会因为一通电话就认罪自首?但客服的态度却很清楚:我跟进了,请你知晓最新进展。至于事情本身,我不卷入。

一家和成千上万人有关的企业,一个和民众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休戚相关的行业,面对一条鲜活的生命面临的危险,竟然可以这样置身事外,承受再多的批评和指责,也是活该。

事实上,滴滴顺风车不是第一次遭遇投诉。赵小姐的事件发生后,很多网友都讲述了自己乘坐顺风车遇险的经历。其中同在乐清的林女士,甚至还坐了本次案件嫌疑人的车,并向滴滴发起过投诉。

滴滴又出奸杀案: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安全出行?

然而,这个被投诉的司机,并未受到滴滴核实后的处罚,反而在继续接单。

面对投诉的用户,滴滴的反应始终很一致:耐心接待倾听,拖到不了了之。或者,给几张代金券,算是抚慰。

你和它说命,它和你谈钱。你希望它改进,它希望你平静。对这样的反馈,除了呵呵,我想不出其他方式。

直到闹出人命了,滴滴出来道歉恳求原谅,说的话仍然是:“未来平台上发生的所有刑事案件,滴滴都将参照法律规定的人身伤害赔偿标准给予3倍的补偿”。3倍补偿能换回一条人命吗?请问,凭什么原谅?

2

滴滴有苦衷吗?当然有。

那么多的乘客,那么多的司机,全是信息,公开了是泄露隐私,藏深了是姑息养奸。把乘客信息给司机看,保不准就有两次顺风车案的嫌疑人这种恶人。反过来,公开司机的信息,也难保没有乘客会起歹意。

而在这种左右为难背后,有着明确的生意逻辑。

媒体报道了一个细节:滴滴顺风车在5月份空姐遇害事件风头过去之后,重新悄悄将乘客个人信息,从默认隐藏改成了默认公开,此次命案的嫌疑人也有可能是通过重新公开的个人信息来挑选“下手对象”。

为什么要改来改去?也不难理解。顺风车司机,不是专职,也怕陌生乘客带来的潜在风险,想看看乘客的情况再接单,无可厚非。一旦不让看乘客信息,司机的接单量自然下降,而这是作为平台的滴滴不愿看到的。

这件事让我想到朋友分享的一则微博。

滴滴又出奸杀案: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安全出行?

我没法说出具体数字,显然滴滴的生意考量是合逻辑的的。但不管怎么说,人命面前,生意都应该果断让位。

相比政策严控门槛较高的网约车,也就是所谓专车和快车,顺风车几乎有车即可为,也不在网约车针对之列。这就意味着,平台也好,司机也罢,都可以通过一定程度上钻顺风车的空子,实现更多的收入。而乘客搭顺风车,的确也通过“拼单”而获得了利好。

在这个围绕利益运转的灰色地带,监管无法深入,安全保障缺失,应急机制迟缓,每一次出行,都可能是拿命省钱。

所以,滴滴宣布在全国范围下线顺风车。不知道这次调整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为之。对于这个决定,我认为非常合理,必须如此。

除此之外,作为平台的滴滴还需要考虑一些方向:如何建立更完备的司机审核机制,以保障乘客的安全?如何配合警方建立更迅捷的报警机制,让乘客或亲友的投诉不再延误在最基层的客服沟通上?如何在行车过程中通过一些合法的手段进行安全升级,给有行凶意图的人以更多威慑?

3

当然,我也知道,指望平台革新,道阻且长。而出行又是每天的必须。

因此,比起呼吁监管,更现实的或许是掌握一套在现有条件下安全乘车的方法。我尽可能想得全面一些,按点列出来:

1: 打车尽可能避免选择冷僻时段,譬如深夜和凌晨。

2: 少去人少偏远的地方,实在要去,请要求走人相对多照明相对好的路段。

3: 如果可以的话,选择双人或多人出行的方式。

4: 上车前截取车辆信息,譬如车牌号、车型、上下车地点等,以备万一。

5: 上车后请尽量坐后排,不要坐副驾驶位。

6: 上车后用语音的方式,将行程告知亲近的人,对司机造成一定程度的威慑。

7: 可能的话,可以和亲近的人电话或视频,保证有第三人“在场”。

8: 如果对路况不够熟悉,不定时查看导航,以防司机绕路或故意开错方向。

9: 不和陌生人拼车,不乘坐揽客的黑车。

10: 熟悉报警流程,万一遇险,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求救和报警。

11: 尽可能和善冷静地面对潜在的危险,不要采用过激的方式。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在今天,和你坐在同一辆车里的陌生人,究竟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普通百姓,还是一个铤而走险的亡命之徒。

但愿类似的悲剧不要再重演,但愿你我永远不要面对这样的危险。万一,真的有突发状况,但愿你是那个能够自救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