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絕活|一刀裁出精美旗袍

這家老旗袍店位於倉山區馬廠街29號,潘愛儀師傅的“一刀剪”絕活,聞名十里八鄉及海內外

N海都記者 陳晉/文 馬俊傑/圖

海都訊 有人說服裝是一種記憶,也是一種語言。說起旗袍,總會讓人想起電影《花樣年華》中張曼玉飾演的蘇麗珍,泛黃的光影裡,一身錦繡搖曳生姿。

昨日,記者來到福州倉山區馬廠街29號,這裡是潘愛儀的家,也是旗袍作坊,貨架上陳列著各類京式旗袍,這些成品都是顧客定做的。為上門定做旗袍的顧客量完尺寸,潘愛儀麻利地在布料上畫線剪裁——學做旗袍至今已有42年,每道工序他都已爛熟於心。

小店絕活|一刀裁出精美旗袍

潘愛儀認真觀察旗袍是否合身

從小愛玩縫紉機 做衣服靠天賦

潘愛儀說,裁縫這手藝並不是他家祖傳的,他的父親曾是閩侯一名木匠,按福州話說,他父親在當時很“走時”,家裡有自行車、手錶,最關鍵的是,還有縫紉機,這在當時那個年代,算得上是時尚又富有的家庭。

潘愛儀從小就對縫紉機感興趣,他將一塊布料做成衣服後,便欲罷不能,也由此踏上了“裁縫”生涯。

在三百六十行中,雖然大家都算是“匠”,但相比其他行業,裁縫這行,算是比較舒適的,不僅不用風餐露宿,且收入相對穩定,也很受人羨慕。

不過,潘愛儀並不是因為這些才入行,他完全是出於一種興趣。1976年,18歲的潘愛儀第一次嘗試做衣服,因為縫紉機玩得溜,讓人覺得他做起衣服來,完全是一種天賦。也不知從何時起,他的手藝越來越嫻熟,找他的人也越來越多。從普通衣服,到唐裝、漢裝、中山裝、旗袍,只要是跟那個年代的時尚對得上號,潘愛儀就能信手拈來。

小店絕活|一刀裁出精美旗袍

老潘師傅正在幫客人將旗袍整理妥帖

因為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潘愛儀的主業基本放在旗袍上,他手工縫製的旗袍也成為了他的名片,不僅十里八鄉的人來找他定做,甚至海峽對岸的臺灣同胞和遠在千里之外的華人都慕名而來。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當時從臺灣來的太太們,她們的頭髮各個都是大波浪卷,來店裡都是要求定做八件、十件的。”潘愛儀回憶時笑道,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穿旗袍是一種時尚,現在卻是一種傳承。

“一刀剪”的由來

旗袍之美,在於它將中國女人的身材顯現得淋漓盡致。潘愛儀覺得一塊合適的布料,構思、裁剪、縫合、裝飾、修改、試穿、定型是一個流暢的過程。他開始做旗袍前,必須先讓自己安靜下來,回想顧客的樣貌、性格,以及穿上旗袍後的樣子。有了這些,他才能信心滿滿地一刀裁出最完美的旗袍。

小店絕活|一刀裁出精美旗袍

兒子小潘夫妻倆同樣是優秀的裁縫,不論什麼工序都得心應手

潘愛儀說,他的旗袍屬於京派旗袍,與海派旗袍不同之處在於,京派旗袍在製作時,是通過平面裁剪法,穿上之後又能凸顯出女人的身材。“有些部位需要歸攏,有的地方又要歸拔。”潘愛儀認為,海派旗袍給人一種緊繃感,猶如將人裹在衣服裡,但京派旗袍具有垂性,能夠隨著人的動作變化而變化,看上去內斂卻又如此華貴。

如今,每天都有很多顧客上門定做旗袍,潘愛儀都會花時間和對方溝通,從而做出最符合顧客身材的旗袍。“很多人對旗袍有一個誤解,就是希望旗袍能夠緊些,以此突出她們的身體線條,但我覺得這樣的旗袍也會暴露她們的‘缺點’。”潘愛儀對記者表示,他做的旗袍,要保持其整體性、垂延性。通過“一刀剪”手法,將一塊布料剪成一件旗袍,沒有拼接,肩膀沒有縫線,胸襟和腰身沒有收褶。這種裁縫方式難度大,一旦失手,整塊布料將作廢,但這種方法,卻又能最大程度展現旗袍的特點。

潘愛儀告訴記者,“一刀剪”是一種傳承,早期的旗袍都是這麼做的。不過,像他這樣能夠做出“一刀剪”旗袍的人並不多,雖然他也帶出30多個徒弟,但沒有一個還在做裁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