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一章

感悟中华文化之《道德经》第一章

第 一 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译文:道是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统称,所以不是某一个常用规律可以概括。名是名称,每一种规律都可以用不同的名称来代表称呼,但却不能以某一个称呼来概括全部。

原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

译文:天地诞生之时,一片混沌,道已有却无法命名;天地间孕育出万物生灵后,各种不同的规律就可以区别有名了。

原文: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译文:无,是指无形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事物的变化研究其规律。有,是指有形的万物。我们可以通过万物的区别研究其不同特点。

原文: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译文:无形的规律,有形的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出,我们把它们统一称为玄。

原文: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规律化规律,一物生一物,这就是我们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大门钥匙。

现在我们强调“科学发展观”,那么什么是科学?

科学,指的就是分科而学,后指将各种知识通过细化分类(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它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总称。

而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道”,其实就是古人对观察研究具体事物变化运行总结出的规律的统称。与现在“科学”的概念只是表述不同,根本却是一致的。

如果要说区别在哪里,其实就是思考的逻辑顺序有所区别。现代科学的逻辑顺序是发散型,研究事物的差异区别,利用个性特征改造技术。而“道”的逻辑顺序是归纳型,研究事物的共性,进而归纳整体规律。

大道归一,无论是源于西方的科学,还是东方的道家思想,并没有谁对谁错的区别。因为这世界的道理是一致的,无论以哪种方式表述,其根本上没有区别。无非就是叫猫还是叫咪的表述差异。

抛开意识形态之争,融合道家思想与科学思想,将两种不同逻辑思维的思想体系融合贯通,更有助于人们完整的认识这个世界。

《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儒家思想中学习体悟“道”的过程。从对基本事物观察了解的“格物”,到对事物的认识和规律总结的“致知”,然后上升到对自己意识提升的“诚意”,最终落实在“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不同层次运用上。

这与我们今天学习科学知识并利用科学知识的过程是一样的。创造了辉煌文明的中华先贤们,留给我们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继承中华文化,并且让中华文化在新的时代同样散发出人类智慧的光芒。

我会持续更新《道德经》后面的80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