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建房間距多少不會影響鄰居採光?

年初回老家,村裡遠親叔叔在蓋房子。房子做北朝南,本來計劃蓋的三層,鋼筋及磚等主材已經備好料,但是剛蓋完一層的時候他家後面鄰居過來阻撓,說不允許建三層,最多可建兩層。叔叔氣得不行,和我抱怨:本來自家地方,我想弄多高就多高。幹他什麼事情?!想大動干戈,被我止住。我說:你蓋三層,3米一層,加上老臺基0.5米,將近10米高。你房子正對著人家院子,院子9米寬,冬天窗戶見不到陽光,他家還有老人年事已高,讓你父母或者孩子住在一個冬天陰冷陽光很少的房子,是你你願意麼??下面來說說建築設計很重要的一個指標:日照標準。

自建房間距多少不會影響鄰居採光?

房屋距離多少合適?

日照標準是指為保證室內環境的衛生條件,根據建築物所處的氣候區、城市大小和建築物的使用性質確定的,在規定的日照標準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時間範圍內,建築外窗獲得滿窗日照的時間。日照時間是以該房間在規定的某一日內受到的日照時數為計算標準。

自建房間距多少不會影響鄰居採光?

冬至

我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GB50352一2005第五章第5.1.3條規定建築日照標準應符合下列要求:

第3條 託兒所、幼兒園的主要生活用房,應能獲得冬至日不小3h的日照標準;

第4條 老年人住宅、殘疾人住宅的臥室、起居室,醫院、療養院半數以上的病房和療養室,中小學半數以上的教室應能獲得冬至日不小於2h的日照標準。

上面這些規範足以證明日照標準的重要性,如果拋棄2小時3小時滿窗採光不講,我們就要全天滿窗採光。 現在我們計算一下下兩房子間距需要多大:有些常識的人都知道,冬至太陽最低,保證冬至日的建築採光,一年之內其他時間也就沒有問題。以北京為例(看下圖),北京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大家可以網上學習下“太陽高度角”)為a=26°34′ ,A和B房子在同一水平面,A樓高H,AB樓間距為D,窗臺至地面高度H1(約為1米計算),可以得出樓間距D=(H-H1)/tan26°34′=(H-1)/0.51

自建房間距多少不會影響鄰居採光?

日照分析計算模型

接開頭,叔叔鄰居院子D=9*0.51+1=5.6米,也就是說,如果叔叔蓋房子高5.6米(約兩層稍低),基本對後院全年的採光沒影響,也就是說後院第一層房子可以全年滿窗採光!如果叔叔蓋三層呢,後院第一層正午滿窗採光肯定沒戲。。。。。。。所以人家阻攔不是沒有理由的!當然如果按照上面提到的幼兒園和老人臥室滿足冬至日不少於3小時和2小時的日照標準,D的數值可能還要小一些,需要用建築軟件進行精密的分析計算。

當然農村造房子一般講究敞亮,誰家都希望採光越多越好,尤其冬天。筆者觀察許多古建屋面起脊坡度,和冬至太陽高度角驚人的類似!大家都知道,古建坡屋面越陡峭,排水越順暢;但是屋面越陡,建築高度也越大,肯定影響後面建築採光。也許古人就依此來確定了屋面坡度,來控制屋面排水與建築遮陽採光的平衡,保證屋面排水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給與屋後建築空間,這也許就是“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之一吧。

自建房間距多少不會影響鄰居採光?

古建屋面坡度

好像上面說的都太複雜了,總結一句話:自建房兩房最小距離為D=0.51*H+1.這種距離能使後院建築基本全年都達到滿窗日照。反之可以反算前房的最大設計高度。

好了,筆者說這麼多,難免有不足之處,如果您沒明白或者覺得文章哪裡不妥可以留言或者粉我,記著自建房的時候設計一個合理的高度和一個合適的屋面坡度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