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是时候审视我们引以为傲的互联网创新了。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前两年,还风光无限好的共享单车,没想到这么快就凉了。

20多家共享单车倒闭,创始人跑路,押金难退……共享单车一地鸡毛背后,还有更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01

最近,摄影师吴国勇拍摄的短片《无处安放》(文末有视频),记录了全国20多个城市的“共享单车坟场”。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随着这几年共享单车疯狂扩张,市场日趋饱和,大量没有人使用、管理的共享单车已经成为累赘,被清理到了郊区。在厦门同安一个工业园区,共享单车“坟场”里,单车一层一层摞起来,已有10米左右高。这些花花绿绿的单车,从天空中看起来,甚至不乏美感。

但背后的真相却很残酷。

2015年上半年,全国第一辆无桩共享单车ofo在北京出现。2016年4月,摩拜单车在上海上线。

在资本加持和舆论热捧之下,共享单车迅即成为了最大风口。到2016年年末,全国各地已经出现至少25家共享单车品牌。单车的颜色从红色、橙色到绿色、蓝色……有人说,共享单车把颜色都快用完了。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根据交通部信息,到今年2月,全国已经有77个共享单车企业,已经投入了2300万辆共享单车,也就是说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平均每50多个国人就有一辆共享单车。

一时间,共享单车广受赞誉,国人引以为傲,甚至已成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有“中国自行车第一镇”之称的天津王庆坨镇,原本生意萧条,但从2016年底开始接到大量共享单车订单,络绎不绝的大货车每天将成千上万辆单车发往全国各地。有媒体说:王庆坨镇“一夜复活,满地是钱”。

02

尽管共享单车站在了最强劲的风口,但问题却接踵而来。

共享单车直接带来的问题就是,肆意挤占城市公共道路。不少城市人行道原本拥挤不堪,现在大量共享单车随意乱停乱放。

今年6月,“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微博投诉“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完全被共享单车霸道,严重影响交通,使得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参与者被迫走机动车道,增大出行风险。”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但其实,乱挤占公共道路还有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在侵占公共资源谋利。我们知道,在公共道路上哪怕树一个广告牌都要依法申请,并缴纳相关费用,而共享单车却大摇大摆占用公共道路,共享单车公司也不用掏一分半文。

比如,在上海,在2017年8月中旬,共享单车实际投放量高达178万辆,是饱和量的3倍之多。上海市相关方面不得不得紧急叫停。

还是2017年,清明假期10万辆共享单车彻底瘫痪西湖景区。

共享单车商家不能配备足够线下管理人员,只能由城管等公共部门替它们“打工”。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当风口过后,时至今日,至少有20家共享单车企业已死掉,2017年年中曾在50天内,接连倒闭3家共享单车。

而今,连行业巨头也接连传出负面消息:ofo裁员降薪,高管离职,资金链断裂,欠款达15亿元,挪用用户押金;摩拜尽管采取取消免费月卡、提升每单实际收入等增收举措,但每月运营支出还是超过4亿元……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共享单车的问题,却并没有随着共享单车企业死去而消失,

甚至可以说,随着它们的死去,更严重的问题才暴露出来。

因为前面那些城市管理问题,可能普通人并无切身感受,或者觉得影响不大,但是随着共享单车倒闭,涉及到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押金。

由于共享单车是重资本,所以,“挪用押金已经是行业公开的秘密。”比如,每个用户押金200元,1000万用户光押金就是20个亿,这可是完全的现金。这也是巨头们至今在在免押金这个问题上扭扭捏捏的重要原因。

而共享单车厂家一旦倒闭,普通消费者就可能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拿不回押金。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已经进入破产程序的小鸣单车,据广州市中院通报,有效申报的债权共计近12万笔,而小鸣单车管理人仅接管到35万余元,资不抵债。另外,小鸣单车还负债约6700万元。

除了散落各大城市的单车,小鸣单车已经没有其他资产,而最新消息是,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愿意按对小鸣单车的每辆车以12元的价格进行回收。

可见,小鸣单车的用户、供货商,包括员工除去一封公开信,要讨回自己的钱,还有很多未知数。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03

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雷布斯这句语录,几乎被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封为圭臬。

在共享的名头下,各类共享就上了天。

比如,共享充电宝。王思聪就曾公开开怼,目前来看,王思聪也许没看走眼。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还有共享雨伞,大部分有去无回。但不少人发现,这竟然是史上最牛逼的营销:9.9元一把的伞卖19元,几天时间就卖了3万把,最主要的这还是无人销售!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共享“女友”(充气娃娃)。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共享篮球。难道目前的主要矛盾是缺少篮球吗?明明是,广场舞大妈占据了篮球场!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还有共享卫生巾……不知女性同胞们能否接受。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但这一切只是披着“共享经济”的外衣,内心却打着赚大钱、快钱的算盘。

目前,所谓的共享经济,其实本质都是租赁,乃至销售,只是换了一个好听的名头。

但其实,背后更深层的根源在于:中国互联网创业环境的浮躁。

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的成功,跻身富豪榜,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去创业。

被包装的成功故事,也在撩动着每个人年轻人。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中国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的比例已经达到3%,但3年后仍然存活的比例不到一半。“我有个绝妙的idea就差一个程序员来实现了”,是不少创业者面临的最大问题,其实,他们只有天马行空的想法和满腔赚钱热情。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其实,中国互联网公司成功的首要原因是:中国人多。不论是腾讯、百度、淘宝,还是京东、拼多多,概莫能外。

依赖这些年来政府部门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上的大力投入,这些互联网公司,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了商品、服务的可及性,可以把产品、服务卖给更多人。

除此之外,它们几乎没做多少创新性的工作。

而关键是,它们穿着创新的外衣,吸纳了原本进入其他领域的人才,抢夺了大量财政扶持资金,浮躁了社会心态……

但它们死去,却留下一地鸡毛。

只是赶风口、摊大饼的中国互联网创业者,远没有我们想象的伟大、强大,恐怕也担当不起创新大任。

本文授权转载自:正解局(ID:zhengjieclub)。正解局是由海内外资深媒体人和财经从业者共同打造的财经自媒体。局长专注原创,正说时势,解码财经,洞悉全局,为你提供最新鲜的资讯解读和最权威的投资建议。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定期推送关于私人财富优质内容...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瑞银私人财富俱乐部

分享财富世界的点滴

共享单车,死不足惜

400-6893-80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