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执行亦有攻坚力度 文明执行彰显司法温度︱金昌中院执行小组赴上海执行日志

善意执行亦有攻坚力度 文明执行彰显司法温度︱金昌中院执行小组赴上海执行日志

7月,金昌中院执行法官就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第三次“下江南”,此案历经保全查封—执行—评估—变卖—付款—解封,六个环节,虽然周期有点长,但最终案结事了,实现了办案的最佳效果。

因案件被执行人李某欠款300万元一拖再拖,金昌中院依法查封李某在上海住宅房屋一套,经评估,该房屋价值800万元,如果走拍卖程序的话,李某将损失近400万元,金昌中院执行局为减少李某损失,进行善意执行的方式,同意李某对房屋自行出售,以此偿还执行案款。李某通过房屋中介寻找买家,最终以830万元达成协议。

第一次会面

地点:上海市普陀区的不动产交易中心

时间:8月1日早9点

会面人物:执行法官、李某、链家房屋中介公司

善意执行亦有攻坚力度 文明执行彰显司法温度︱金昌中院执行小组赴上海执行日志

今天的计划是两步完成。首先,买方将300万元通过链家汇入金昌中院账户;其次,金昌中院对李某房屋现场进行解封。

刚开始链家的心里一直是有疑惑的,按链家的话来说,中介机构第一次做查封房屋的买卖,为了能赚取中介费20万元,链家给出的条件是将300万元汇入金昌中院,金昌中院能立即解封房屋,以便李某与买家现场签订合同。

等三方都到达不动产交易中心后,问题突然出现了,工作人员给出答案是,1到5个工作日之内才能完成解封房屋。

善意执行亦有攻坚力度 文明执行彰显司法温度︱金昌中院执行小组赴上海执行日志

当听到这样的答案时,链家认为交易存在风险,不同意把钱汇入金昌中院账户,便开始劝说执行法官,“你们知道上海的房屋行情吗?你们赶快解封了啊,等到合同签订了,300万元马上还你们。”

听到这几句话,执行法官严肃的回了一句,“你防控了风险,法院的责任和风险谁来承担?”

之后的会面,链家一直没有出现。

第二次会面

地点:上海市普陀区法官住所

时间:8月1日下午2点

会面人物:执行法官、李某

8月的上海炽热炎炎,执行法官回想着出发前对申请执行人的允诺、对自己的胸有成竹以及给领导汇报必定收回执行案款300万元,却因自己疏忽了一点,没有考虑到不动产交易中心的办理流程,心中闷热难耐。

如果按链家所说,法院先解封,等房屋出售了,执行案款马上能汇入法院账户......这个流程确实是非常顺畅,但这个办法执行法官何尝没有想到呢?

“万一房屋出售了,李某将金额转移了呢,万一李某还背负债务,其他法院过来把房屋查封了,申请执行人的权益怎么保障。”(对“老赖”的让步,就是对申请执行人权益最大的损害)想到这里,执行法官摇了摇头,断了这个念想。

那只剩下两个选择了,第一进行拍卖,如果拍卖房屋的话,虽说执行案款300万元肯定能拿到,但拍卖周期较长,且李某会损失400余万元。第二再给李某一点时间,让他想办法凑够300万元,但是这个案子拖了很长时间了,之前李某一再躲避法院,现在还敢信任吗?执行法官陷入两难。

下午2点,执行法官与李某会面。

李某:“法官,请您帮我一下,将房屋先解封了,我房子才能出售,我保证把300万元还给王某(申请执行人)。”

执行法官:“除非申请执行人同意,不然我们法院在没有见到汇款之前,房子是不可能解封的。”

李某拨通了申请执行人的电话,事与愿违,两年多时间的消磨,申请执行人已经不愿意相信李某了。

之后,李某向执行法官诉说了自己家庭两年来的坎坷以及生活中的种种遭遇,因为这起案件,就快“家破人亡”了,他彻夜睡不着觉,每天只有喝酒才能入睡,儿子自杀被抢救过来,儿媳妇带着孙子回了外地,妻子患有轻微忧郁症......他是真的想还钱,把案子了结后,重新开始生活,不然他怕这样下去自己和家人熬不住了。能看出来到李某的精神状态十分不好,一个65岁,处于花甲之年的男人,流下了自己的眼泪。

因为这次交谈,执行法官对李某的不信任度降低了一些,甚至有了丝丝同情。执行不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嘛,执行法官思虑再三,决定帮助李某一次。

执行法官在综合分析后,给出了两个对策同时进行。

一、李某尽快筹钱,法院账户有300万元汇入,将立即把解封协执交于不动产交易中心,待1到5个工作日后,李某完成房屋交易,归还筹款300万元;

二、买家、李某、执行法官三方面谈。

第三次会面

地点:上海市普陀区李某家

时间:8月1日晚7点

会面人物:执行法官、李某、买家

新的三方“会谈”开始了,在执行法官说明自己的身份后,买家是比较信任的。执行法官将事情的经过做了简单介绍,如果买家愿意将300万元汇入金昌中院的账户,金昌中院可以通过变价处理,并出具执行裁定书,将房屋以830万元的价格变卖给买家,买家与李某直接签订房屋买卖协议。

在经过一个小时的面谈后,买家说他考虑一下,第二天给回复。

第二天早7点,李某拨通了执行法官的电话,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买家还是有点担心......

第二步行不通,那么只有第一步了。

8月2日,李某:“陈法官,我联系了一家私人贷款公司,贷款300万元,一周时间利息为10万元,如果明后天能放款的话,钱马上能汇入金昌中院的账户”。

“如果可以,我们再等你一天,不能拖太久,我们还有外地的三个案件需要执行”,执行法官回复了李某。

8月3日晚,李某:“陈法官,抱歉,这家私人贷款公司突然增加了三倍利息,而且手续很麻烦,可能得等一段时间,我想再找找其他的贷款公司。”

时间不等人,还有外地的案件需要执行,李某钱能筹到吗?得需要多长时间?时间能等得住吗?外地的案子也很紧急,如何办?执行法官想帮助李某,但是身上的责任与重担一直在提醒着他。法官也有被感情牵绊的一刻。

8月4日,珠海的执行案件已迫在眉睫。

执行法官将两天内的经过报告金昌中院院领导后,院领导对执行法官的处理办法很认可,同时要求当天前往珠海执行案件,并做了吩咐。“你们先去珠海和成都执行其余案件,只要被执行人想办法偿还欠款,可以再等几天,虽说来去付出的时间多,花费的代价大,但是只要案情往好的方向发展,最终能减少李某的损失,这些都是值得做的。”

“李某,我现在马上就得前往珠海,珠海的执行案件不能再等了,你也不用担心,只要你筹到款,我会马上过来。”

8月5日,执行法官赶往珠海。

......

执行法官每日都与李某通话,询问筹款的进展。8月9日,李某:“陈法官,这几天四处打听,联系了多家贷款公司,都不太合适,昨天我们去了普陀区政府管辖的一家贷款公司,利息不贵,放款也快,我们已经沟通好了,对方有一点疑惑,就是担心贷款给我,房屋解封不了,还得请你帮个忙,我们再见个面,你给贷款公司经理讲解一下流程,他们相信法院,才会放贷款。”

“没问题,只要事情能顺利解决。”

8月9日当天,执行法官再次踏上“大上海”。

第四次会面

地点:上海市普陀区不动产交易中心

时间:8月10日早9点

会面人物:执行法官、李某、贷款公司黄经理

善意执行亦有攻坚力度 文明执行彰显司法温度︱金昌中院执行小组赴上海执行日志

三方在同一时间赶到了普陀区不动产交易中心,等到执行法官将解封房屋的法律程序为黄经理讲解完后,黄经理又向不动产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咨询。

“你好,请问只要法院的解封房屋协助执行通知书递交你们,是不是在1到5个工作日内就可以解封房屋。”

“是的。”

黄经理打消了疑虑,给公司回复后过了5分钟,金昌中院账户收款300万元。

执行法官将解封房屋的协助执行通知书递交给了工作人员......

案件圆满终结!

善意执行亦有攻坚力度 文明执行彰显司法温度︱金昌中院执行小组赴上海执行日志

感想1:老赖。

可能每个人一听到“老赖”这个词,心中都是非常厌恶的。对,当“老赖”有钱偿还却规避债务,对待法院执行无动于衷,伤害申请执行人利益和感情时,真的是非常厌恶。

但是有一部分“老赖”,想偿还执行案款却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或者丧失执行能力,导致在执行期限内无法执行。这就是让申请执行人对法院不理解的“执行不能”,需要给法院和被执行人一点时间。(友情提示:要想防范“执行不能”风险,大家应该树立几种意识。一是要有市场风险意识。二要有财产保全意识,从决定启动诉讼程序开始,应积极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三要有继续举证意识,应当积极查找并主动提供被执行人的确切下落和可供执行财产线索。)

感想2:原则。

法院在执行案件的过程中,每个案件所呈现的特点都不一样,当法官面对申请执行人的迫切心理和偶尔的不理解,面对执行案件的复杂性,很多时候就是在和被执行人斗智斗勇,考虑的事情也是方方面面的,但是目的只有一个,把欠款执行到位。

虽说法官对于李某有了同情,帮助了李某,但出于法官的职业特点,对被执行人是不会完全信任的,所以在执行案件的整个过程中,执行法官的原则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钱到账再解封。在不影响原则的情况下,法院帮助李某,最终使得案件圆满终结,使得李某、买家、中介、法院、贷款公司多方满意。

感想3:情法交融。

有一些“老赖”,比如李某,逃避债务两年,如果没有法院的强制措施,会不会偿还债务,还是得打个问号“?”但在“老赖”对自己行为悔悟,愿意偿还欠款的时候呢?法院可以不顾李某的请求,进行依法拍卖,那么申请执行人的欠款能够归还,案件也能终结,法院的标的额和结案率还能上升。

金昌中院选择帮助了李某,最终为申请执行人追回300万元的同时,也避免了被执行人的“雪上加霜”。

感想4:喜悦。

在浦东机场准备离开的时候,李某和妻子在机场等着为执行法官送行,这是上海之行的第五次会面,对方不停地说着感谢、感谢,可能身在其中,才会被此情此景感动吧。这次“温情案”真正体现了情法交融的含义。

喜悦!来自于案件的终结,来自于申请执行人的权益得到保护,但最大的喜悦来自于最后李某的几声感谢!在很多时候,“老赖”都是恨透了法院,这次,是带着感谢的。这是最大的收获成果,也是对法院和法官最大的认可。

感想5:带有艰辛与温暖的远方执行。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工作,又是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的最后藩篱。作为保障司法公正的“最后一公里”,执行工作一直以来都充满艰辛与挑战,其实待细细体会还能发现,原来执行工作也带着温暖和感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