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你每天帶著幾個「炸彈」在開車,想安全你得這麼幹

安全氣囊

,經常能看到車主吐槽,說車都快撞報廢了,氣囊也沒彈出來,真是坑人;更有日本高田生產的“割喉”安全氣囊(詳戳:1.你家汽車裝的是不是“殺人氣囊”?趕緊上網查查!2.突發!486萬輛“割喉氣囊”大眾車終召回,大眾在華終於低頭服軟),在2017年或許創下了人類有車以來最大規模的汽車召回案,這就更讓人無語了。

其實你每天帶著幾個“炸彈”在開車,想安全你得這麼幹

麼,安全氣囊到底怎麼回事,它到底能不能給我們帶來安全?

安全氣囊是這麼幹活的……

車安全氣囊屬於一種被動的安全裝置,它只有在車輛受到猛烈撞擊時才會被啟動!

其實你每天帶著幾個“炸彈”在開車,想安全你得這麼幹

全氣囊是通過氣囊系統的壓力傳感器和約束系統ECU中的加速度傳感器來判斷是否該彈出的,安全氣囊是否能正常彈出,與碰撞角度及速度有直接關係。

首先,當通過感應器,檢測到車體受到的衝擊力大於汽車出廠時的某個設定值時,汽車電腦就會啟動充氣元件中的電爆管,點燃火藥粉和氣體發生劑;

然後,它們將在0.03秒內給氣囊充氣,使氣囊瞬間變成一個“大氣球”;

最後,“大氣球”暴力地衝破方向盤或中控臺上的面板,迅速填滿駕駛員和乘員前方的空間,以起到緩衝作用。

一切,都在電光火石之間、一個冷顫之下,就迅疾完成。

衝擊力到底需要多大,到底超過怎樣的設定值時,才會“引爆”氣囊?很遺憾,

目前我們國內還沒有發佈有關汽車安全氣囊的標準,各車企只能根據各自的車型,自己設置安全氣囊彈出標準。

對大部分國內車型來看,一般滿足以下3個條件時,氣囊會打開:

1.滿足設定車速。比如車速>50km/h

2.汽車撞擊的點必須在傳感器附近。一般是車輛正前方左右60°之間。

3.撞擊物必須是剛性固定的物品。如石頭、牆壁等硬物。

:有部分車型設置了不繫安全帶,則安全氣囊不彈出的功能,所以一些抱怨安全氣囊不工作的車主,也有可能是自己沒有系安全帶。

樣的設計也是出於保護車上人員考慮:當你不繫安全帶的時候,遇到事故,身體會大力向前移動,這時如果彈出安全氣囊,勢必帶來更大的傷害。

安全氣囊衝擊力巨大

個比方的話,安全氣囊就相當於在碰撞發生時,有人及時在你面前塞了一個枕頭,而這個“枕頭”卻是被“炸”出來的。

其實你每天帶著幾個“炸彈”在開車,想安全你得這麼幹

“炸”的力量是有多大呢?根據有關機構的測算,汽車安全氣囊彈出的速度大致是320公里/小時,這個速度下產生的撞擊力大約有180公斤——相當於兩個胖子跳起來踩在你臉上。如果安全氣囊彈出的角度又剛好碰擊頸部等脆弱的部位,就可能給司機帶來生命危險。

以,其實我們開車時,確實就是帶著幾個“炸彈”在開,安全與危險,只在毫釐之間。只不過,正常情況下,只要傳感器工作正常,這個“炸彈”是不會自己爆炸的。

外,正常情況下,安全氣囊爆發的音量在130分貝以內,氣囊中的氮氣也不含毒素,不會傷害人體。

坐姿正確氣囊才能保你

面說過了,汽車的安全氣囊系統,其實真的不只是這幾個“氣球”而已。所以,它在設計之初,就是跟預張緊安全帶和安全座椅這些裝備是整體考慮的。

就是說,你只有以正確的姿勢坐在座椅上,並正確使用安全帶固定好自己的身體,安全氣囊才能起到正常的保護作用。

其實你每天帶著幾個“炸彈”在開車,想安全你得這麼幹

以,如果你開車不繫安全帶的話,那就等於時刻要面臨被安全氣囊“打臉”的風險;還有些車友,以開車背就挺得直直的,臉湊在方向盤面,恨不得能把頭放到中控臺上去開車——這就反而是要把安全氣囊變“炸藥包”的節奏。

松身體,把座椅調到最舒服的位置,把背牢牢地靠在座椅靠背上,半舒展手和腳,並且繫好安全帶,這樣你買的那些安全氣囊+側氣簾之類的牛逼配置,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假如是兒童乘車……

外必須要提的一點就是兒童。在你買到新車時,一般都會看到副駕駛座的遮陽板上會貼有廠家的警告標誌——“請不要將兒童座椅放在這裡,氣囊彈出將會造成嚴重損傷。”現在許多家長都知道要為小朋友購買專用的兒童安全座椅了,但或許多少都會有人忽視這條警告信息。

其實你每天帶著幾個“炸彈”在開車,想安全你得這麼幹

全氣囊的巨大沖擊力,對大多數成人來說,只要是正常坐姿並繫好了安全帶,拍到臉上可能只是痛而已,但對小朋友來說,卻往往能造成致命傷害。最好的方法是把安全座椅安放到後排的中央,如果不得不安放在側邊座位,你必須考慮這裡是不是有側氣囊會彈出。(相關延伸閱讀可戳:家轎上哪個座位最安全?大多數人會選B,但答案卻是D!)

以,你看,我們要進入下一個問題……

安全氣囊越多越好?

們在買車時,當然應該關注安全氣囊這一問題。但安全氣囊越多越好嗎?

其實你每天帶著幾個“炸彈”在開車,想安全你得這麼幹

實上,氣囊位置設置得是否合理,以及相應系統是否能有效工作,才是關鍵。另外,過去數年的事實也告訴我們,安全氣囊本身的質量是否可靠,也非常重要,遇上高田那樣的“碎片割喉型氣囊”這樣的殺手,那就完全等於沒事找事。

其實你每天帶著幾個“炸彈”在開車,想安全你得這麼幹

其實你每天帶著幾個“炸彈”在開車,想安全你得這麼幹

邊我們也說到過,對於駕駛員和乘客來說,安全氣囊具有兩面性,完全可以看作一個個隨時會爆炸的“炸彈”,沒事兒的時候,請儘量遠離它;有事的時候,它也必須在其他安全設施和安全動作的配合下,恰到好處地提供幫助,才能收穫那一份安全。

後鐵蛋君想簡單強調一句話,與安全氣囊相比,上車系好安全帶,才是保證安全的重中之重、根本中之根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