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秋风起兮掇明月,

又是一年中秋时。

你是怎样度过这个中秋节呢?

是回家和父辈坐下来品茗谈心?

还是陪爱人看一场温情的电影?

是带孩子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还是跟久未联系的朋友不醉不归?

他,是这样过的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他叫刘俊文

30年来的每一个中秋

他基本都是这样过的

高墙、电网、钢枪

还有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

从青葱到白头

30年如一日的坚守

他用自己特有的方式

去注解阳光

“救赎”着一颗颗迷失的灵魂

指引着在押人员不断悔过、向善

这30年

他温柔了时光

也惊艳了岁月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人物介绍

刘俊文,男,1962年出生,1979年参加公安工作,荣立“三等功”一次,全县目标管理考评先进个人,多次受县局和上级公安机关嘉奖,现为德安县看守所民警。

也曾经青春年少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这是他一直珍藏的照片,这些照片记载着他初入公安队伍的意气风发,记载着从警以来工作岗位的调整,工作基地的转变、制服颜色的更迭以及“不劳而获”的岁月。从警近四十载,他用九年将自己打造成户籍管理工作的能手、执法办案的标兵,以青春作基奠,丰富了自己的履历,成全了往后三十年对监所工作的“长情”。

却独爱现时光阴

看守所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每天面对的有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和步入“歧途”的社会各阶层的失足群体。他的工作就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虽然已届退休的年龄,可是他从没放弃过对工作的深情。做一行,像一行;做一行,爱一行。年龄不能成为他学习的阻力,他始终潜行着维护监所安全,以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与不可摧毁的信念坚定。他的“严”让在押人员循规蹈矩,“柔”又让在押人员心悦诚服。

他有铮铮铁骨

不管是监室管理,还是徒步巡逻和视频巡查,对于工作,他始终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在押人员张某说:“你随便去问,在押人员里都流传一句话:你不好好守规,就把你调到刘管教管理的监室”。老刘管理的监室,在全所是有名的“严格”监室,可见这个铁骨铁面管教的威慑力。张某同时又有些自豪地说:“只要说出自己是刘俊文管教监室的,他人都会流露出赞叹钦佩的目光”。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亦有暖暖柔情

对在押人员老刘始终坚持采取尊重为主,用情感人、以德育人,对他们进行文明教育管理。在看守所里,老刘经常找在押人员谈话,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犯罪根源。服刑人员的脾气秉性、生活境遇各不相同,对于老刘来说,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道难解的题目,而他要做的,就是通过千百次的心灵演算,找到正确答案。“很多在押人员,在每个诉论阶段变化的时候,思想波动都比较大,需要一遍一遍的去给他做工作,让他们把压力释放出来。”

2015年,他接管“3.22”命案嫌疑人李某。李某自知罪孽深重,再难逃法网,家属也对他不管不顾,放任自流,他的情绪变得异常乖张难聊,于是老刘自掏腰包,购置衣物、定制蛋糕,论人理、讲法制,只要李某情绪稍有异状,不会开车、居住位置离所较远的老刘随叫随到。两年事无巨细的监管工作他卸下了李某心底的防备,唤醒了李某内心的良知,柔和了李某濒死之前的疯狂,安于法治。死刑执行前不善言辞的李某提出特别要求,想最后见见老刘,说声谢谢,鞠个躬,圆满了他最后的愿望,老刘的一个拥抱让他安然赴刑场。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他每天总要不停的喝水,因为说了太多的话,导致喉咙干涩难咽。每天“三进”监室是惯例,谈话谈心是常态。三个监室的共管,39名在押人员情况的掌握,除了系统内简短的案情阐述,谈心谈话是主要来源,他坚信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他有太多的对象要守护,以至于让有限的时间被无限的占有。每个在押人员的身体状况是每日必问的话题,稍有异状,嘘寒问暖,求医问药是常常上演的情景剧。就因为这样他错过了患癌父亲的床前尽孝,终留遗憾。

江西德安县看守所民警刘俊文是这样过中秋的,三十年如一日!

教育感化是他从不曾落下的步伐,他极尽所能的希望加重扭转劣性的砝码,整齐划一的开展法律的宣传、灌输法治的内涵,让他们明是非而知不可为。

从事监管工作三十年来,他没有大起大落的职场赘言,没有长篇累复的履历书写,始终温和如昔的浸润着一颗颗偏离轨道的心,在保障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的过程中,践行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守原则,固执底线。老刘不仅是年长的敬称,更是长期服务监管场所的代言,纵使几十年的中秋之夜都陪同在押人员安全共建,可是他说:“上天不曾亏欠,高墙内的月亮也无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