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停的吃吃吃,因爲你討厭自己的身體

原文 | Jennifer Kromberg PsyD

翻譯 | 鄒顏夢

人們總以為情緒化飲食是缺乏自控力造成的。然而大量進食障礙的案例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如果情緒進食僅僅是自我約束的問題,我們就不必花錢購買特別食譜,或者無止盡地沉溺於追問自己在什麼時候吃了什麼了。

總的來說,最常見的導致情緒化進食的原因有以下五點。


你不停的吃吃吃,因為你討厭自己的身體


1. 你並沒有覺察到自己是因為情緒問題而進食

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吃東西和自己為什麼吃是情緒化進食最直接的原因。有人在結束用餐後仍然繼續為自己的餐盤添加食物,並且慢慢地將本來打算剩下的食物吃光。

治療師將這種行為稱為無意識進食。有時只是一些花生或者餅乾,你吃掉它們的唯一原因,僅僅是因為它們就在你的面前。

針對這一點的解決辦法是,提高進食的自我覺察。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你只能慢慢地開始,循序漸進,並且避免在嘗試過程中消極的自我批判。

2. 食物是你唯一的快樂來源

當被問到如果不過度進食會是什麼感覺時,許多人的回答是:“我會感覺沒有什麼可以指望了。“在結束了漫長而繁忙的一天後,一碗冰淇凌對於一個身心俱疲的人來說,可能是最迅速有效的自我安慰劑。

為什麼呢?許多資料表明, 糖和脂肪可以釋放大腦中的類鴉片活性肽,它是可卡因、海洛因等許多毒品中的主要成分。因此,你在吃冰淇凌和薯片時感受到的平靜和放鬆是真實存在的,而要去打破這種習慣就如同戒除毒癮一樣困難。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找到另一種對身體沒有傷害的獎勵和安慰自己的方式來替代。但是,新的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而絕不會比進食更有效。真正想要解決情緒化進食,首先還是需要你處理好自己內心的感受。

你不停的吃吃吃,因為你討厭自己的身體


3. 你無法處理好內心糟糕的感受

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從小就學會避免痛苦的感受。不幸的是,儘管我們知道如何將自己從負面情緒中轉移,我們卻常常不願意那麼做。無法處理好內心的消極感受使你成為情緒化進食的易感體。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必須練習讓自己去感受那些情緒。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憤怒、悲傷、逃避和無聊本來就不是你本意。這種練習固然無法改變你憤怒的原因,但是卻可以避免你通過持續做你本來想停止的行為來麻痺自己——比如吃東西。

4. 你無法停止進食,因為你本來就不喜歡自己的身體

對自己身體的厭惡是情緒化進食的最重要原因——這也許有悖於常理,但卻是真的。消極、羞恥感和憎惡很少能刺激人們做出長期而巨大的改變,尤其是與自己的身體和自我存在感有關時。

許多人都說他們只有在達到自己的目標體重之後才會停止對自己的厭惡。然而,事實是他們只有先停止對自己身體的厭惡,才能打破情緒化進食的怪圈。

不幸的是,這是一個多層次的、複雜而獨特的問題,要想有實質性的突破並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說得清的。


你不停的吃吃吃,因為你討厭自己的身體


5.生理機能出現問題

讓自己處於極度飢餓或極度疲憊的狀態是最容易使人做出情緒化進食行為的。當你的身體飢餓或疲憊時,它不僅向你的大腦發送了強烈的進食訊號,更是嚴重地削弱了你對戰勝飢餓的渴望和戰鬥力。

你也許已經猜到解決方法了: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少時多餐。你也許會說你沒有時間,但是,你必須明確,你真正的目標是停止情緒化進食——你必須有所選擇。

面對生活的重重挑戰,情緒化進食也許是人們能找到的最強有力的安慰劑——即使效果是短暫的,它的普遍性已經證明了它的有效性。

為了停止這種惡性循環,你必須付出努力,去發掘出自己內心深處的勇氣和力量。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