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專補肺腎、益精血

蛤蚧屬壁虎科。蛤蚧是一種專補肺腎、益精血的珍貴中藥。主產於廣西,數量稀少,又有傳說蛤蚧最珍惜自己的尾巴,見人捕捉,自斷尾巴使藥力俱散,因此蛤蚧捕捉不易,物以稀為貴。蛤蚧功在尾之說仍為現今中醫臨床所習用,有些地方僅以尾入藥,可見蛤蚧貴在其尾。

蛤蚧——專補肺腎、益精血

關於蛤蚧的毒副作用,古代對蛤蚧的毒性有不同的意見。《日華子諸家本草》載無毒;《本草綱目》載有小毒,並引雷斆記載“毒在眼”;清代《玉楸藥解》記載:“其毒在頭足,其力在尾”。所以有些本草書上蛤蚧只用尾,去頭足。

蛤蚧——專補肺腎、益精血

有人對蛤蚧各部位的化學成分和毒性進行了研究,結果6個部位的成分無顯著差異,其所含氨基酸含量比較接近,在元素方面尾部含鋅、鐵最多,身體部位含鎂最多,頭含鈣最多;各部位藥理作用相近;頭眼部與尾部均未見毒性反應,證實了使用蛤蚧全體的臨床實踐是正確的。臨床觀察發現蛤蚧頭、眼和全身都沒有毒,全部可用,但其效果以尾部最好。蛤蚧臨床使用在常規劑量內沒有副作用,長期服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但兒童哮喘宜少量短期使用,否則可能會出現性早熟和提前發育。

蛤蚧——專補肺腎、益精血

明代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蛤蚧被稱為“仙蟾”,廣東人則叫它為蚧蛇、合蛇等。李時珍對蛤蚧十分推崇,說蛤蚧功同人參。《本草綱目》“昔人言補可去弱,人參、羊肉之屬。蛤蚧補肺氣,定喘止渴,功同人參;益陰血,助精扶羸,功同羊肉”。古今諸多醫家認為蛤蚧常與人參配合運用,可增強益氣補虛之效。又因蛤蚧屬血肉有情之物,其補精滋髓的功效十分明顯。現代中醫學者嘗用於陽痿早洩、尿頻遺精、虛寒羸瘦等腎虛病症,因而素與鹿茸齊名媲美。《太平聖惠方》中的“蛤蚧丸”,治虛勞咳,肺壅上氣,“蛤蚧散”治肺癆咳嗽,《聖濟總錄》中的“獨聖餅”,治肺嗽面浮四肢浮,均是以蛤蚧為主藥配伍的。

蛤蚧——專補肺腎、益精血

止咳定喘治療“腎不納氣,肺氣上逆之咳喘”。蛤蚧定喘丸是古代醫家治療此類疾病的傳統名方,歷經數百年臨床實踐,療效卓著。延至今日,中醫用於治療老慢支咳喘病的藥方依然有采用蛤蚧做主藥。現代研究發現,蛤蚧內的有效成分有性激素的作用,平喘作用,免疫增強作用,抗炎作用及其他作用。

四十年代初,北京名醫施今墨先生山城重慶應診。有一天,先生乘滑竿出診,見那轎工抬著人爬山越嶺,竟不見氣喘,使他驚訝不已。就問其原因,那轎工從口中吐出一樣東西來,先生一看,正是蛤蚧之尾,《本草綱目》上講,此藥能補肺定喘,並說此品"口含少許,奔走不喘息者,始為真也"。先生受此事啟發,有意用此藥治腎虛之喘,頗有效驗。

蛤蚧——專補肺腎、益精血

對於肺癌、肺轉移癌及放化療導致的放射性肺炎,臨床常與烏賊骨、人參等配伍使用。曾治療一位肺癌晚期,反覆化療的患者,西醫確診為小細胞肺癌晚期,由於患者年齡較大,臨床予以小劑量化療配合中藥治療。來診時,患者咳喘,胸悶、痰多,不能平臥,頭面部浮腫,考慮肺癌晚期,反覆化療後肺腎氣虧虛,所以,採用人參蛤蚧散為主方,患者服用1周後,症狀明顯改善,能平臥,咳嗽減輕。病初,一般認為該患者的生存期最長半年,經中醫治療後,患者存活了兩年半。

蛤蚧——專補肺腎、益精血

很高興能普及中藥知識,具體用量和方法還請諮詢醫師根據病症下藥,想要了解更多養生知識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或點贊轉發,祝大家都有一個棒棒的身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