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姜昆的相声?

地暗天昏谢广坤


文艺作品是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的。脱离具体时代评析文艺作品,就不会准确把握作品内涵和价值。

经过十年禁锢,当年可以说是文艺的春天。那时候的传播途径是剧场和广播。能进剧场听相声的是少数。

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是相声的黄金时期。相声从广播走向电视。但是相声确实不适合电视。相声节奏慢,表演动作少,电视观看的效果差。而且电视的时间要求特别高,把大段的时间给相声是不可能的。小品的兴起,主要原因就是剧情化的表演,故事性强。而这是相声的先天不足。

相声和小品都适合晚会类型节目。但是相声的表演手段少,主要靠说,要想调动观众情绪比较难。小品有动作,有声光效果,加热速度快。对相声表演的要求上,难度很大。很多演员的创作和表演达不到这个水平,当时热衷于举办各种相声大赛,在相声大赛上,难免鱼龙混杂,矬子里拔大个,粗制滥造降低了观众对相声的好感。

相声的衰落,主要原因是创作无力。姜昆担任领导后,基本上很少能安心创作了。马季在担任领导后,创作的作品也很少。还有社会兼职。

虎口遐想就已经依靠非专业团体的人员了。更重要的是年轻一代相声演员创作力差。姜昆他们这一代的下一代,基本上就是依仗师门闯江湖。整体衰落,有一个断档,即使即使有个别新秀也难挽回。

姜昆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八十年代影响力没有人超过他。马季是文革时期主要的、代表性相声演员,从文革前到改革开放,活跃时间最长。侯宝林是解放后相声的代表和领军人物。

姜昆的相声比传统相声更具有戏剧性。姜昆在相声里很多时候是以后进青年形象出现,有缺点的形象居多。这样的人物才具有喜剧效果。周星驰也是这个模式。他的电影角色都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或者是有明显缺点的普通人。

解放后的所谓主流相声,受现代喜剧理论影响很大。把传统相声的经验主义理论化,艺术化处理。更适合当代社会价值观。相声的创造是作为艺术作品来努力的。就像一个作家,努力去写作文艺小说,而不是去创作黄色小说,或者打擦边球,去写所谓流行小说。国家养着这些人,初衷就是你们别为生计发愁,安心写作。但是改革大潮中,一切向钱看,加上体制改革,一些进不了体制内的人就不能遵循艺术创作的原则了。这是历史必然。刻意美化或丑化都是不客观的。

曲协作为官方管理机构,有义务净化社会文艺氛围。就像警察要维护社会治安,兴利除弊一样。也是姜的职责所在。


天明遥遥山海关


我非常的喜欢听相声,但是,直言不讳的讲,我对姜昆没有偏见,但是我不喜欢听他的相声。


姜昆的相声和传统相声完全的不一样,我个人认为,姜昆的表演只是通过相声的形式表演出来,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相声。


虽然姜昆的相声也是以说学逗唱(从来没有听过他唱过太平歌词)为主,也是在抖包袱,但是在感受上觉得是把一堆东西生搬硬套到相声的格式中,然后再灵活的表现出来,虽然姜昆的表演在尽力的掩饰这一点,但是还是感觉不自然。

没有任何立场的说,我觉得姜昆不适合说相声,他的相声只是在相声很红火和文化娱乐形式匮乏的时候脱颖而出,而如今在各种表演形式争奇斗艳的情况下,姜昆的相声的苍白空洞就显得毕露无遗。


也许是我不懂那个时代,不懂当时人们的思想状态和需求,可是当下,我不喜欢听姜昆的相声,感觉姜昆做主持还是比较有特点的。


我是焱垚


看姜昆的相声要分两个阶段看,它的分界线就是作家梁左去世。

姜昆在《如此照相》之后基本上江郎才尽,就找到了梁左的作家母亲谌容,因此与梁左结缘。梁左自诩是要拿诺贝尔文学奖的,但是耳根子软,禁不起姜昆的奉承,就拿出了《虎口遐想》给姜昆。正如姜昆所说,1987年《虎口遐想》一炮而红,梁左成了家喻户晓的作家

《虎口遐想》也成为了姜昆艺术的巅峰,以至于后来时隔三十年的春晚上,还炒冷饭弄出来一个《新虎口遐想》,至于说的是什么估计没有人记得,只是因为这个名字,小小的有点印象而已。

后来,梁左又和姜昆合作了《电梯奇遇》、《特大新闻》等作品,虽然没有《虎口遐想》一样给人深刻印象,但也讽刺了一些不好的现象,也算是经典吧!

2001年,梁左去世,姜昆的相声也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了,尤其是换了搭档戴自成,更是说的一塌糊涂,简直就是对口的尬聊。

当然这个时期,姜昆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相声演员,他的主要作用是歌颂,因此走上仕途,也算求仁得仁吧! 虽然不了解他在曲协做了什么有意义的工作

,但就凭他反三俗,打压郭德纲这一点看,他还是有点能量的。

希望姜昆早日悬崖勒马,走上有利于曲艺发展的阳光大道。


大家好,我是乐乐掌门人,一个关注相声娱乐的头条号。欢迎大家转发,评论我的回答。更加期待你的关注。


乐乐掌门人


公平公正,不吹不黑的说,姜昆的相声功底是十分欠缺的,说学逗唱四门功课基本全不行。但是据姜昆自己说,他师爷侯宝林倡导新相声,师父马季开创歌颂型相声,一些传统的东西,比如太平歌词,小曲小调之类的东西被视为糟粕摒弃了,而一些传统相声段子,一些传统的活他们没教他(这个问题无法考证,小编不能下定论)。

那么,我们先说说姜昆相声的说,岁数稍大的观众应该了解,姜昆的相声基本全靠说,但是即使全靠说,相声基本的活——贯口,在姜昆的相声段子里也是基本没有,身为曲艺家协会的主席,在天津被观众逼着说了一段《八扇屏》,结果勉勉强强说下来了,可是汗流了一地。另外,姜昆也说过传统相声《大相面》,如果通过对比少马爷等人的《大相面》,你会发现,姜主席说的真是一般般。


然后说说姜昆相声的学。在学这方面不客气的说,姜昆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不用说京剧评剧之类的戏曲,就是大鼓,三弦什么的都统统拿不出手。在姜昆的相声作品里,我们顶多能听到他学流行歌曲。这对于总把传承放在嘴边的曲艺家协会主席来说,实在是打脸。


再说说姜昆相声的逗。其实姜昆的相声与其说是逗,不如说是演。姜昆善于把握相声段子中的人物形象,能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演绎出来,从而达到逗观众一笑的效果。姜昆初出道时与李文华老先生合作,作品堪称惊艳。姜昆年轻人的激情澎湃,与李文华老先生的稳重,以及老先生满脸的皱纹,却带着孩子般天真烂漫的笑,形成强烈的反差,二人的合作可以说是珠联璧合。但是随着李文华老先生因病离开舞台,姜昆的搭档换成了唐杰忠老先生,这段期间,随着晚会相声的崛起,姜昆的艺术生涯达到了顶峰。但是之后与戴志成合作就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这是因为上了年纪的姜昆再像之前那么操着尖细的嗓音那么演,已经无法逗乐观众了。

最后说说姜昆相声的唱。现在钢丝们都认可郭德纲所说的相声的唱是唱太平歌词,其实不完全是,相声的唱还包括唱小曲儿,小调。这些东西老相声艺人基本都会。但是解放后,这些东西被以侯宝林大师为首的相声艺人给摒弃了。重要的原因就是,小曲儿小调是旧社会妓女唱给客人听的,其中很多内容相当露骨,这就是张云雷唱《探清水河》不唱四更内容的原因!还有现在我们听到的太平歌词,是经过郭德纲重新编排的,如果朋友感兴趣,可以听听老相声艺人的太平歌词,说实话,很难听。所以说到唱,姜昆不行情有可原。

如何评价姜昆的相声,总体来说可以三句话概括,初出茅庐堪称惊艳,步入仕途成熟稳健,年近古稀赠票也少有人看。


靖逸轩主


就个人来看,姜昆相声的基本功非常薄弱,但是在那个年代基本功早已不是相声演员生存的根本,相声在当时被赋予的更多使命,而姜昆很好的抓住机遇以一段讽刺四人帮的相声《如此照相》成为相声界的代表人物,从而得到青睐。除《如此照相》之外,《打针》《虎口遐想》《琢磨》《电梯风波》等作品也都给观众带来过无数欢笑,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声被赋予的政治使命逐渐被解除,再加上专业的相声写手逐渐凋零,姜昆的相声也就走到了尽头。

平心而论,姜昆的相声是时代的产物,即使没有姜昆也会有张昆、冯昆之类的演员走到这个位置上,作为新派相声的代表人物,姜昆在相声发展史上理应得到肯定,毕竟当年新派相声还是很受观众欢迎的。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像梁左那样的高水平相声写手越来越少,相声开始走向衰败,姜昆等新派相声人士虽然想过办法重振相声但收效甚微,反倒是德云社凭借传统相声重振了这个行业。作为行业领军人物,姜昆不仅没有给予相应的帮助,反而以“反三俗”等形式进行打压,这就使其站在了时代的对立面上。

当年姜昆成名、入仕均是把握住了时代形式,但是到了新时代,他那一套已经不再适用,希望姜主席要么认清形势有自知之明少管点儿闲事儿,要么干脆主动让贤吧,现在观众喜欢的相声已经不是他那江郎才尽的一套了。

(LS)


捕鱼小分队


姜昆的相声不好,首先不会耍贫嘴,相声里没有屎尿屁,不好听,不会东一句西一句瞎扯,为什么不能像郭大师那样加入些屎尿屁,或者是伦理梗,或者是一些黄段子,那样不就更好听了吗,黄段子或许你没有经验,你自己不会偷偷学习学习,你看人郭德纲黄段子怎么就信手粘来,那是人家下功夫了,自己私底下不下功夫,怪不的别人的得得得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的





龟先人搏击


那些年,相声的繁荣是许多相声老艺人的支撑,他们有深厚的功底,适时的相声随手拈来!姜昆按说是赶上了好时侯,周围学习环璄,条件得天独门厚,可他只学皮毛,深谋远虑,从在仕途上下功夫,如同知青为脱离繁重的体力劳动进入宣传队一样,走捷径。从姜昆现在的创作,说相声的水平足以看出他并没有真心的热爱本行业,当上领导把曲艺弄的一团糟,更能说明他时代的宠儿而己!他的相声,以一开始不爱听,没语言的幽默,风趣,内涵。加上肢体语言,离不开宣传队的影子!


家和万事兴0718


在那个时代,确实对相声有些贡献,也就是凭着这点贡献,登上行业领导之位。种地的人都知道,粮食得年年种,要不会饿肚子!这位好,缸底都啃漏了还不撒口。大缸周围都是他的地盘,谁靠近咬谁,整整一地杂毛。


风尘旧客


并不是有多不好,在娱乐匮乏的年代他的相声有吸引力,作为不是科班出身的人,他有他的努力,也有他的成功,现在信息爆炸阶段他就跟不上了,一个是年纪大了跟不上形式,再有就是变成了行政人员,为了巩固位置必须和对手明争暗斗,一个时代养一种人,如果不认清形式,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巧遇梧桐


姜昆先生是国内相声行业的标志性人物,他对相声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姜昆老师是中国相声代系传承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中国相声在新中国建立后,由于相声本身的出身,所以在很多大师级别的老先生的改革下,相声得以进入国家认可的民族艺术行列。在他们以后,马季先生扛起来相声大旗,承接了老师们优秀的文艺创作,进入到新时代相声阶段,这个时间差不多有三十年。

2,在马季先生高举相声大旗积极推进相声发展期间,培养出了姜昆,师胜杰,冯巩等一批中青年相声演员,这里以姜昆为代表,一方面创作演出,一方面整理相声这门艺术,从理论的角度,把相声作为民间艺术固化下来。这个工作功不可没,否定这个工作就是否定中国相声的代系发展模式。姜昆活跃在中国相声舞台上三十多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在这期间,姜昆对相声的继承专研变革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3,在逐渐退出舞台后,他不断改进曲协工作方针,放开了社会曲艺团体进入曲协的大门,吸收了很多优秀的相声演员,包括支持郭德纲的相声演出,吸收青曲社很多优秀演员进入曲协,让曲协相声队伍年轻化,都做了很多工作。

4,作为相声代表参加文艺座谈会,让相声成为全国曲艺海洋里最为耀眼的一个项目,直接接受国家文艺方针对曲艺行业的指导

所以姜昆是相声行业重要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