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青岛的“靖国神社”

1914年,日本打败德国后占就开始大兴土木,建起了青岛神社。

青岛神社的布局同日本国内的神社一样。设在若鹤二丁目(今辽宁路)的山门是一个“开”字形的大型石牌坊。中间有一块竖匾,上书“青岛神社”四个字。

民国时期青岛的“靖国神社”

按照日本神社的建筑格局,庙堂分为三个殿,全部是木建筑。前殿为拜殿,殿前立有一杆日本国旗,侧面有一个蓄满清水的石槽和一把长柄木勺,香客须洗手漱口“净身后”方能入内。拜殿坐落在有4级台阶和低矮护栏的台基上,它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也是最热闹的所在,一般都在这里参拜。整个拜殿造型奇特,四面没有墙壁,显得十分空阔,而山墙也有屋檐,周边覆盖严密。它的正面有象征王室的16瓣菊花徽记,通常垂挂帷幔,殿前还设有香客投放钱币的“奉纳所”(香资箱)。日本人的参拜礼是“二拜、二拍手、一拜”,即先作两个揖,再拍两次手,意为提醒神明听取参拜者的祷告,最后再作一个大揖(深鞠躬)。

民国时期青岛的“靖国神社”

除了三座大殿之外,东侧还建有两座配殿。同时,山名被改为“若鹤山”,又划出一个“若鹤公园”,豢养着一些珍禽异兽,山上广栽樱树和松柏,专供日人玩乐,实际上把整座山变成了一个大神社。山上长年有和服木屐者穿梭来往,俨然是日本领土,青岛的中国老百姓则蔑称为“日本大庙”。

神社是日本神道教的产物,神道教是日本的第一大教。与佛教不同,神道教认为大和民族来自天国,因此崇拜太阳女神(即天照大神)。传说日本的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嗣,历代天皇都是她的后人,因而忠于天皇就是忠于天照大神,其实质是统治者利用“政教合一”来控制人民。虽然史学界早有怀疑,但日本右翼势力却一贯推崇和散布这一传说,借以宣扬效忠天皇的武士道精神,从而达到其对内压迫,对外侵略扩张的目的。二战后,臭名昭著的日本东京千代田区九段坂的靖国神社之所以供奉战犯亡灵,陈列侵略军遗物,并不是偶然的。

民国时期青岛的“靖国神社”

这一套设施的规模、性质和作用,无论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或放在当前,与东京靖国神社为侵略者招魂的主题如出一辙,军国主义氛围毫无二致,在中国的土地上也是绝无仅有,故而可统称为青岛的“靖国神社”。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不以为耻,竟将青岛神社改为“忠烈祠”,忠魂碑改为“忠烈碑”,借以纪念抗日阵亡将士。此举受到青岛人民的非议,才不得不同意拆毁。神社的殿堂内一段时间曾住着许多附近各县解放前夕来青的流亡学生,鸟居则被愤怒的群众用大绳拉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