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悲傷逆流成河》原著小說2006年11月起在《最小說》上連載,2007年5月首度出版。相較於以往作品,《悲傷逆流成河》一改郭敬明原有的寫作風格,被視為其現實主義的轉型之作。

小說以細膩的人物刻畫、深沉冷靜的筆觸,聚焦“校園欺凌事件”,在上市當年就創造了銷量巔峰,出版距今,已有十一年。經過十一年的分離、期待,那年記憶之中的青春人物,初現銀幕,會有如何的表達,又會呈現怎樣的思考?


1、“狗花兒妹妹”:陽光照進來的時候,請試著原諒自己,原諒過去

《悲傷逆流成河》講述了少女易遙在十七歲時愛上了不良少年並且意外懷孕——所有的劇情根據這個悲劇點展開,青梅竹馬的齊銘憐惜她、幫助她,但因為彼此生活在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裡。天壤之別的生活環境造就兩人之間產生了某種介於愛情和友情之間、或者說是凌駕於愛情與友誼之上的微妙情感,卻沒有辦法在一起。

而無意中撞破易遙在簡陋診所想偷偷地做流產手術的同班同學唐小米,因為嫉妒被齊銘關愛的易遙,而開始打壓欺凌後者。 直到顧森湘和顧森西姐弟倆的介入——齊銘捨棄了易遙,選擇了顧森湘;而弟弟顧森西則是對易遙產生了好感。

少男少女之間,愛情、嫉妒、仇恨、偏見、誤解,將四人緊密聯繫在一起,最終因為一個陌生電話引起的事端,導致顧森湘受辱割腕,易遙因為齊銘和顧森西對她的誤會跳樓自殺,絕望的齊銘也在家中開煤氣自殺。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顧森湘的演員真的仙靈靈

目前大部分青春疼痛文學轉話劇都避不開同一個模式,彷彿孩子們的青春就是戀愛、意外懷孕、打胎然後分開。雖然從戲劇效果上來說衝突十足,卻未免太過偏激。這樣的劇情在《悲傷逆流成河》電影的編排上,避開了校園青春劇裡面最常出現的“墮胎”情結,而是改編成了易遙因為母親特殊工作原因而不幸染上病症。

反派一號的唐小米也從暗戀、嫉妒這樣的出發點,變成了因為轉學之前被同學霸凌,不想撞破此情景的易遙撕破她苦苦維繫的甜美形象,這才對易遙施以校園暴力。

惡劣的天氣,過於壓抑的現實題材,以及零表演經驗的新人演員,讓這部原本就有爭議的電影帶來了許多的不確定性。觀看影片的時候,也有一些略微尷尬的臺詞好青澀的表演讓人微微出戏。飾演易遙的青年演員任敏,初看覺得有些嬰兒肥,哭戲的時候也因為太過釋放而顯得臉頰變形。但是,就是能讓原著粉相信,這是那個骨子裡清冷倔強的易遙,就是那個任憑任何欺凌,都不會倒下的女孩兒。

而另一個演員,飾演顧森西的辛雲來,則是承擔了這部暗黑現實題材電影裡面,不可多得的笑點和溫暖。“我是顧森西,西是太陽從西邊出來的西”到“我是顧森西,西是希望的西”,原著摧毀性強的顧森西,這次成為了給了易遙希望的那個人。

而曾經無數次落淚、無數次處在絕望邊緣的我們,也被這樣的大男孩兒無聲溫暖了。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看過導演落落與大家分享的創作初衷,為何最終敲定以“校園欺凌”作為電影的主旨,一方面是因為在國產電影市場中這個題材依舊是幾近空白,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是一個值得引起大眾關注的社會問題,一部電影在實現其商業價值的同時,也應該承擔起一定的社會責任。從內核上,電影是拔高於原著太多的。而在如今,校園暴力越來越值得所有人關注。

青春不只是明媚而燦爛的,校園欺凌的確存在於現實生活中。歐美日韓都有聚焦於此的優秀電影作品,目前國產電影中校園欺凌題材卻鮮有觸及。華語青春電影往往聚焦愛情和理想,電影《悲傷逆流成河》則打破了這個常規,成為破局者,這也是國產校園青春片的一次重大突破。

當被施暴者成為了施暴者,這種傷害便進入了無限循環中。青春期的叛逆讓部分未成年人如同魔鬼,而我們每個人的青春,其實都遭受過或多或少的欺凌。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隨著電影劇情的展開,電影院裡面觀影現場成片的啜泣聲。因為被擊中了心中掩埋的最深層的疼痛,也因為昔日那些不好的回憶被勾起,讓已經成為大人的我們,還是沒有辦法從那些傷痛中走出來。

校園暴力裡,固然有學校老師和家長的不作為原因,更讓人無法想象的是,同樣都是花季少男少女,人心竟然可以那麼冷漠殘忍。這才是我在看這部電影時,最深切的感觸。至暗時刻,那些被劃傷的心靈,在若干年以後,真的可以痊癒嗎?真的已經自救成功了嗎?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淚點自行體會,帶紙巾

《悲傷逆流成河》進行的全國路演校園看片會,每一場觀影,都收穫了滿滿的眼淚。很多學生表示深有共鳴,自發在微博、貓眼、朋友圈裡寫出好評,分享自己的故事。很多人表示,很感激有這樣一部電影,為受到傷害的人發聲,願意把電影推薦給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們,希望他們可以感受到電影的溫度,遠離校園霸凌。

感動於所有人勇敢站起來講述自己的故事,這不再是易遙——一個書中人物的堅強,而是所有心有善良,還依然願意相信這個世界美好的年輕人的選擇。

妄為之惡沒有代價,甚至是零成本的,也許就是曾經一個無意中的眼神,因為八卦之心而妄傳的一句話,已經是在傷害其他人了。傷害別人的人,和被傷害了的人,如今,當陽光照進來的時候,請試著原諒自己,原諒過去。

2、“猴頭蟲”:校園暴力題材下,精彩的人物背後都映出我們成長時的影子

我的印象中,說到校園暴力,第一反應是:日本有好多。

日劇和日本電影中,青春都會或多或少的伴隨著校園欺凌。

而國內,從來沒有。

不對,不是國內沒發生過,而是電影電視很少提及。

國內的青春片大多數都是愛情啊,夢想啊一類五彩繽紛充滿活力的。

就像這個電影裡唯一一個靚麗色調的鏡頭一樣。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是的,大多數人在成長為大人後,回憶自己的青蔥歲月,都會無形中希望蓋上這種美好的色調。

陽光下的教室,青蔥的歲月,默默傾慕中那個人的身姿,一起嬉鬧一起上廁所的夥伴。天很藍,時間很慢。等等

但事實並非如此。

我前幾年追過部英劇叫《完美人類》,裡面有個理念,就是:

人類擁有的一種強大能力是機器無法代替的,就是遺忘。

儘量遺忘掉不好的東西。

這種能力讓人類能達到心理平衡的向前生存。

換句話說,當已經是大人的我們在煩惱客戶難纏,同事討厭,上司無能的具體瑣事時,回憶青春,會本能的儘量忘掉那段時間的不愉快而儲存下各種美好的記憶,這樣才能幫助我們正能量平衡地往下走。

然而真正處在青春歲月,那時的我們真的如此美好嗎?

我記得高中的時候,有個閨蜜,她最能安慰人的話就是:“等我們長大了,強大了,我們就能…………”

這句話每次都很受用。因為中學時期的我,或者說我們都有一種不知所措的無力感。

這種無力感來常常源於你的並非正面的那種“與眾不同”。

比如你臉上的青春痘大爆發;你比別人矮;你的腿比其他人粗;你走路姿勢和別人不一樣;你的汗毛比別人重;或者你家比其他人家裡窮……各種各樣或大或小,無法選擇也不知如何改變的原因,它不是你的錯,但卻會為你帶來可以持續好幾年的外號,以及更多的麻煩。

作為成年人,遇到麻煩時,都會有解決方案,比如錢不夠就少開銷一點再找父母商量,工作不順利就跳槽,失戀了去找閨蜜訴苦,生病了看醫生的同時好好和公司老闆說說詳情也許還能拉到同情分等等。

但中學生的我們,面對各種事情都很無力。家境不好,也沒可能換個爸媽對吧?同學關係處不好,也不可能隨便轉學,很多很多你不願意卻無力改變的情況如同中學的那件不合身且難看的校服一樣包裹著你,你只能悲傷、忍耐並且硬著頭皮在這件糟糕的校服下小心的保護好自己,無奈的扛下去。

在這種無力的青春中,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採取自己的方法對抗著。

雖然那種對抗現在看來,可能是不對的、可笑的,甚至是可悲的、罪惡的。

先看看作為影片裡大惡的施害人唐小米,反倒是特別需要反思的人物。

唐小米本身就是個校園欺凌事件的受害者。在之前的學校備受欺凌才轉學到故事中的和平中學。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句話要實施起來需要非常高深的功力,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做到的。

為什麼呢?

很多美國懸疑破案的劇裡,殺人兇犯都會有悲慘甚至變態的童年。

這個不是影片需要胡亂編造的,很多童年過得很扭曲的人,成人後很難成為快樂正常的人。比如:童年是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小孩,長大後很多會本能一樣毆打自己的配偶和小孩。

因為青春期剛好是世界觀和人生觀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

這個時候經歷過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今後的人格。

就像唐小米一樣。明明自己也是受害者,卻在不知所措中選擇在新的環境裡欺負其他人。雖然是個很可恨的角色,但同樣可悲的是她本人並沒有意識到欺侮他人做是錯的,又或者她其實並不知道還有其他選項。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從某個程度上來說,唐小米處於本能的“自我保護狀態”裡。

看過影片的人會記得唐小米剛剛轉學來的時候,做的一個看似很平常的行為,就是到處努力交新朋友,(拍合影照,請大家唱歌這種),仔細回想我們自己的童年,小學畢業,中學畢業,每次到了新學校,分了新的班以後,努力在陌生人中找到新朋友,然後一票朋友一起玩其實比好好學習、讓老師記住這種事情更來的緊急和迫切。

在陌生環境中迅速找到同類並且融入其中是包括人類在內的群體動物的生物本能。就好像混在魚群裡的小魚沒那麼容易被大魚吃掉一樣,有了朋友以後,就沒那麼容易成為被欺負的目標了。

也就是“隱身”。

而第二條自我保護的措施就是:製造其他目標。

而這個目標自然落到了家境貧寒、且不太合群的女主身上了。

第一幕買不起新校服的女主鶴立雞群的站在同學中的一幕,已經足夠給出了這種負面的“與眾不同”。足夠暗示了她很容易成為其他人欺負的對象。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女主是個讓人看著有點心疼的強代入感角色。不過在說女主以前,想先說說女主身後這群同學。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回到剛剛唐小米使用的那個魚群原理,如果大的魚群主流是“欺負某一個人”,而你不跟著大群走,就會更容易成為被欺負的人,這樣的設定的話,你會怎樣選擇呢?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影片中反覆出現了幾個角色,“貼口香糖的醜女孩”“被水管澆的男生”“貌似內心不甘但怒不敢言,最後自殺一幕後給了同學一耳光的女生”……

有些人是唐小米校園欺凌的“狗腿子”;有些人僅僅是為了找個發洩口出氣;有些人不願意卻不敢站出來。當然更多的人只是起鬨,牆倒眾人推,人云亦云,但不可否認的就是,所有人都是逼迫女主自殺校園欺凌事件的幫兇。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就像影片中,女主拼命擦洗卻無法消除的這些看似隨意的地面塗鴉,大多數健康成長至今的成年人,都會選擇遺忘那些不開心的瑣事。是的,年輕人嘛,摔倒了,拍拍屁股起來再向前走。然而當負面而扭曲經歷變成深刻得無法消失的回憶時,會像這塊無法擦除的地板一樣,時時刻刻壓在你頭上,並且對你今後的人格有重大的影響。

雖然影片中幫兇們看似只是說了一兩句話,或者背後一兩個譏諷的表情,但正如女主最後自殺前的獨白一樣,每個幫兇都有逃避不開的責任,這種罪惡並不是你認為你沒做什麼就不存在的。

齊銘在影片裡出鏡時間長,性格卻並不強。和女主是青梅竹馬的發小,也希望保護完全處於弱者狀態的女主,卻也處處滲透著無力感。

他能做到的僅僅是不站在欺負女主的人群中,並且保證自身不被欺負。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然而,對於家庭背景的迥異,女主的病情,從偷錢到打架,能做的齊銘全都嘗試了,卻無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齊銘身處的‘燕子不喝髒水的’高等家庭和優等生的身份也限制他做出更離譜的反抗行為。

雨中無奈的白馬王子反而有種“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苦澀。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和完美的白馬王子相對比,幾乎一切都不著調的顧森西,這個神經大條的“保護神”角色卻異常出彩。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同樣和父母不太融洽的男孩選擇站在女主一邊,習慣了包括父母老師在內的周圍人負評的少年,練就了強大的心理防線,能把千軍萬馬的敵意四兩撥千斤般的轉為一笑了之。

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可以不受齊銘那樣的條條框框侷限,瀟灑地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三觀,幫助女主反抗。

顧森西幾乎在整個沉悶的氛圍中,是唯一一道陽光。只要他一出場,就帶來一陣歡聲笑語。

且在和他有關的對白中暗藏著無數的話裡有話的希望和暖意。

就好像“顧森西的西”的多次介紹一樣,

第一次的西是“影視歌三棲的棲去掉木字旁”,雖然看似拗口且吹牛皮不臉紅的詞藻,卻代表著少年無限的可能性以及強大的幽默感。

第二次的西是和齊銘對白中的“西遊記的西”,言簡意賅的介紹,卻可以讓所有人聯想到齊天大聖潑皮猴兒的豪放不羈。

第三次的西是女主的理解,“為什麼不是希望的希”呢?

強大的精神壓力下,真真切切在保護女主的顧森西遠比貌似偶相男神般存在的齊銘給了女主更多的希望:

比如對於女主貌似和性病相關的婦科病,少年給出最簡單明瞭的答案“艾滋病小朋友也有得病的,小朋友也沒犯錯啊?”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而第四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太陽打西邊出來的西”,

言下之意:“堅持你自己,有我在,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說到女主易遙,是被害人,

在身體上和心理上都備受極大折磨。

讓人心疼的同時也是全劇終代入感最強的一個人物。

無論少男還是少女,都會經歷過很多次“絕對不能讓大人知道”的狀況。

這種狀況也許是考試不及格,也許是第一次大姨媽來訪,也許是和同學打架……很多不知所措的行為,第一反應卻可悲的是“絕對不能告訴大人”

說是可悲,從某個程度上來說,來自於家長和老師不正確的引導和情緒表達。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比如小孩天黑沒回家,家長心急火燎到處尋找,很多家長在找到孩子後的反應都是把孩子好好教訓一頓,來警告小孩:以後不許再這樣!

而在孩子的角度,記住的卻可能並非“天黑前一定回家”,而是“天黑後回家一定要捱打”。

那麼天黑前沒趕到家的孩子很有可能天黑後反而不敢回家,因為回了家就會有不好的事情發生。

在家長和老師的不正確表達下,很多孩子都是擰巴著長大的。

而小孩原則第一條恐怕就是“不要惹大人不開心”,這句話實施起來卻很困難。

久而久之就變成了“已經發生的事兒有可能會讓大人不開心,千萬不能讓他們知道,不然會有很不好的事情發生”。

女主和媽媽的幾次欲言又止,網上偷偷查詢病情,有病亂投醫,還有醫生說必須通知監護人時的一臉愁苦,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都源自於家長日常生活中的不正確表達。

這裡多插一句,華盛頓砍樹苗的故事,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是要告訴小孩,犯了錯誤要勇於承認的故事。有幾個大人反思過其實這是教育大人,在孩子犯錯後,正確引導的故事呢?

就好像影片中的母女關係一樣,明明母親在卑微的工作中拼命保護女兒,

明明女兒在媽媽心目中是“遙遙”!是心頭肉。卻在和自己最最珍貴的女兒的溝通中化成發洩般的語言暴力。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我想大多數人在成長的經歷中都面臨過父母的不正確對待,而那種“絕對不能讓大人知道”的共鳴,就是在擰巴的成長經歷中慢慢被無法正確傳遞情緒的大人給培訓出來的。

當然也有在成長時期惹了“滔天大禍”,最後家長反而沒打沒罵出來幫忙的時候。畢竟成年人對問題的分析判斷和解決的能力遠遠高於無力的青少年。女兒在病情敗露下的哭訴,夕陽下,母親堅強地抓住女兒的手,說“走,我帶你去治病”這一幕,是極其感人的。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同樣是哭戲,女主的眼淚中的情緒和在逃離醫院邊哭邊跑的無助是完全不同的。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那種表情充斥著“原來我有我媽!有我媽在,我會沒事兒的。”的家庭信任感和釋然感。

在整個壓抑氛圍中,夕陽下的母女一幕也是不多的幾處讓人感到心中一暖的情節。

事實上女主在整個身心受挫的過程中,有幾個不同的階段。

對於身體上的疾病,從羞怯不敢告人到面對巨大壓力偷偷尋找解決辦法,再到在家庭的幫助下得以解決,

對於同學的欺凌從默默接受到積極反抗以及最終升級到以自殺來對抗。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雖然說女主自來水管反抗的這一幕看得人十分解氣,但迎頭而上以惡制惡的方法其實和最初別人對她潑涼水的行為沒有任何區別。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小孩的世界比成年人更加直接和殘酷。

肢體接觸也好,語言暴力也好,在我們每個人的青春歲月中都會伴隨著成長多次出現。當我們成長為大人以後,對比過去,會發現成年人的解決方式原來相對文雅和理智很多。

然而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卻在伴隨著巨大無力感的成長中,無法辨別哪種方式才能更好地解決自己的問題。

僅僅是手足無措地掙扎著,又都在無力中反抗著什麼。

幾乎沒怎麼出現過的老師突然在片尾有了反思,看似有點突兀,但老師呼籲社會對校園欺凌事件的關注確實是本片的心聲。

也許坐在電影院的你我他,很多人已經不在是羞澀的青蔥年華中不知所措的少男少女。

但卻能在這部帶著悲傷的青春片裡,回憶起自己曾經的處境:

也許你正是那個帶著無法忘懷的傷痛努力成長的易遙,

也許你曾經對某些人不經意的造成了心理的傷害,

也許你心有不甘卻不敢冒頭,

也許你無意間成為了某個小團體欺侮他人的幫兇,

也許你曾經努力的反抗……

不管當初在青春中經歷了怎樣的角色,今天的我們都長大了。已經成為了年少的我們所萬般羨慕的“等我們長大了,強大了……”的成年人。

面對欺凌,我們擁有了更加強大的成年人水平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但有一日我們有可能成為父母,或者已經成為父母,我們的下一代仍然會經歷青蔥歲月,慢慢的從殘酷的小孩社會中帶著傷痛蛻變成大人。

沒有哪個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面對校園欺凌事件。在青少年遇到問題的時候,不管是像唐小米一樣轉嫁他人,還是像易遙一樣從反抗到自殺恐怕都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關注校園欺凌事件也許真正和我們相關的,恰好是在片子裡找對自己現在應該扮演的角色。比如正確和子女溝通的父母,或者給悲傷少女帶一絲陽關和快樂的顧森西。而不是高喊著關注某某某事件的看客。

如果當初這部片子裡那些“幫兇”們能夠全部好像顧森西一樣擁有自己獨立和正確的判斷力並且堅持的話,就不會給唐小米一個欺負他人的空氣和養分,讓這樣的擰巴毒苗肆意滋生了。也不會發生易遙的自殺未遂的反抗。

3、“尿褲俠”:給電影打分應不應該考慮主創人員無法定論的個人私德以及過往的抄襲?

李銀河的微博截圖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9月20日 20:43 ,李銀河在微博發表了對電影《悲傷逆流成河》的長評,個人覺得李銀河的評價相當中肯,湊巧今晚本人也去看了這部電影(感謝豆瓣的超前點映活動),引發了一點小小的討論欲,故談談個人觀後感:

先說點題外話。說實話如果不是因為中獎了豆瓣的免費觀影活動,我可能真的不會主動買票去看這部電影。雖然曾經有過買票看《小時代1》這種可恥的行為,可是,我也不想再浪費錢去支持爛片。然後是《爵跡》,看的我雲裡霧裡的,看不太懂到底在講什麼,總之對這電影沒啥好印象,玩過的 PS3 主機遊戲畫面都比爵跡好看。另外,對於郭敬明抄襲莊羽《圈裡圈外》一事,我記得我學生時代還特意翻過莊羽的《圈裡圈外》,確實有很多雷同的地方,後來法院也判抄襲了。再加上去年作家李楓的米兔事件,加上其實不應該成為黑點的身高(其實抨擊抄襲沒問題,但嘲笑人家身高就顯得低級了),所以網絡上現在態度普遍都是抨擊郭敬明的,但凡有稍微讚賞或者維護郭敬明相關的東西,可能都會被打上水軍或者腦殘粉的標籤。

但對於一個有抄襲史的寫作者來說,是不是應該無腦否定他寫的一切呢?當年的抄襲事件,法院已經給了結果,仍然選擇出現在公眾視線中,就不得不去面對早年抄襲事件帶來的被群罵的後果,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他自己都無所謂(至少沒有什麼道歉的表示),看客們一直揪著這個又有什麼用呢,當然看客們也有揪的權力,但凡有郭敬明的電影上線,郭敬明的黑料就會在社交網站的時間線上被重新提起,畢竟公眾人物犯的錯一直被提起是避免不了的。當然,在這裡我根本用不著幫他說話,已經過了那個年紀,懶得跟腦殘黑打鍵盤戰,反正一昧的抵制郭敬明好像也哪裡不對。

比如郭敬明《夏至未至》(劇集是真的沒拍好但書好看,個人觀點,不用強行指正)以及《悲傷逆流成河》,目前好像也沒有什麼抄襲的相關訊息,至少印象中學生時代讀這兩部原著的時候,還是給我帶來了很愉悅的體驗。總感覺目前郭敬明是一個很尷尬的存在,支持者容易被人看不起,無腦黑又讓我覺得有哪裡不對。所以我們現在就談作品本身。

回到《悲傷逆流成河》這部電影,先說觀感,看的時候一度感覺有一種日本青春片的質感,純淨的調色,運鏡的處理,構圖的呈現,反正感覺攝影很厲害;無意中注意到一個小細節就是片頭字幕裡的“聲音指導”有杜篤之,這個名字特別熟悉,經常在具有一定規模的臺灣電影裡看到,我本來覺得像這種小說改編的電影,找一個技術差不多夠用的就行,所以從這兩點加上最終看到的效果來看,我覺得這個片子的電影技術團隊是很紮實的,不過在一個成熟的電影市場,電影作為商品,這是本身就該有的品質,有的電影同樣是拍底層的家庭環境,卻感覺像是在看快手,電影還是應該呈現出一種經攝影師加工過的美感。然後是最容易受大家詬病同時也最重要的劇情,竟然出乎意料的穩,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劇本的完成度都相當高,同樣對比日韓青春片,這也是少見的,並且還相當好看,不乏味,這已經很難得了。

看完電影之後,查了一下演女主角易遙的演員任敏,中戲16 級(現應該是大三),99 年的,但是讓我感覺演技已經爐火純青,特別穩,難怪李銀河稱女主“是一個天才演員的誕生”。順手查了下,飾演齊銘的趙英博,是《2017快樂男聲》的全國十強,飾演顧森西的齊雲來是 94 年的(映後見面會上說過自己沒學過表演),飾演顧森湘的章若楠是 96 年的,飾演唐小米的朱丹妮是 97 年的,上戲 15 級(現應該是大四),這些年輕的新人演員湊在一起搭配出來的效果實在讓人震撼,太會演,難怪李銀河會認為“是一部與其主創人員資歷不符的成熟之作”。

看到片尾字幕出現幾首插曲的演唱者分別是張韶涵、任素汐、房東的貓,出現在片中完全不違和,並沒有搞得像MV。

而導演落落之前也只拍過一部改編自自己作品的電影《剩者為王》,評分 5.7 ,當然還是可以稱之為新人導演,不過這次的完成度確實很高,不管她以後能不能繼續拍出像這次這種質量的電影,但既然這次拍的這麼好,就應該值得誇讚。

這才是商業電影該有的樣子啊,IP並不是萬能的啊,好好開發,各個環節工業水準在線,觀眾肯定會會買賬的。願意給高分可能是因為我本身就非常非常喜歡看青春片,而恰巧這部又很好看,沒覺得有什麼好吝惜的。

回到標題,給電影打分應不應該考慮主創人員無法定論的個人私德以及過往的抄襲?個人覺得當然不應該,作品和人分開有這麼難嗎?

網友評論: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悲傷逆流成河》丨IP改編的劍走偏鋒,郭敬明口碑最佳的一部作品

不知道你對這部電影有什麼樣的評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