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人为国产电视剧挑刺,刺刺扎眼

1、题材狭隘

著名编剧高满堂认为,当代题材,或者称现实主义电视剧,其魅力在于深刻。但可惜,现在许多国产电视剧正越来越多地在躲避什么。现在许多编剧在创作现实题材作品时,选材狭窄,喜欢躲进家庭伦理的外壳,造成如今的电视剧常常只闻“嘻哈”,不见苦难。

2、闭门造车

当下电视剧创作有两种“隔离”,一南一北互不融合,新与旧互不渗透。这些年,北方的农村剧进不了南方,南方的都市剧无法打动北方观众,这已然成为中国电视剧文化南北隔离的最大忧思。在时代快速更迭的背景下,电视剧从剧本创作直到播出面世,其间有二三年时间差,如果创作者在此期间闭门造车,很可能造成新与旧的格格不入。

这是编剧缺乏人生阅历的表现,写权贵看不到权贵的阴影,写富丽堂皇看不到背后的混沌。

3、素材老旧

让王力扶陷入思考的是,在时代快速更迭的背景下,电视剧从剧本创作直到播出面世,其间有二三年时间差,如果创作者在此期间闭门造车,很可能造成新与旧的格格不入。她以自己的两部剧集《家常菜》与《团圆饭》作反思:“现在来看,这两部戏已经旧了。因为现在的生活已经不是我原来所想象的那样。中国这两年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就像此前人人都在唱《江南Style》,如果当时的剧本把这写进去,今年再播出,显然已经过时。”

4、剧本注水

中国影人为国产电视剧挑刺,刺刺扎眼

《隋唐英雄5》,本来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却叨叨个没完没了:“这里有多少同伙?”“这里是一个人。”“十一个人?”“不是十一个人,而是一个人。”“二十一个人?”“不是二十一个人,其实一个人。”“七十一个人?”“就是一个人?”“九十一个人?”“二百五,是一个人!”“二百五十一个人?”

对于这些注水剧,黄磊说,还是利益在作怪,想要少投入多产出。但让人奇怪的是,有些烂剧雷剧的收视率非常好,一些公认的优质剧有时候却收视平平。黄磊解释说,这也正常,因为收视率不是唯一标准,“首先对收视率就得画个问号,因为收视率只是很小一部分人群的调查,并不能代表全部。比如,一些烂剧没人看却也高收视率,这也说明收视率不是唯一的标准”。黄磊则认为,电视剧最终靠的还是美誉度、口碑,“有些可能有收视率,但是美誉度很低,大家会觉得这个导演和品牌靠不住,观众也会慢慢流失”。当然,黄磊也认为,现在的雷剧还有生存空间,“作为个人,我没法阻止,但是我可以从自己做起”。此次,黄磊在《嗨,老头!》中担任制片人就对电视剧质量方面进行了把控,“最重要 的是 先选 好 题材,题材好剧本好你才能做出好剧。”

5、类型混淆

在一个犬儒和虚无盛行的年代,《潜伏》们展示的“信仰之美”,包括这个信仰在年轻人中间的接受度,在我看来,是我们这个国家青春气质的源头。毛尖是电视剧爱好者,准确说是主旋律电视剧爱好者。写过电影评论集《慢慢微笑》的毛尖,现在谈电视剧、研究电视剧远多过电影

主旋律和偶像剧、时尚剧不可能泾渭分明,尤其近两年,我们一次又一次看到这种界限被打破,而且这种趋势还会越来越彰显。比如《士兵突击》就是一例,它可以是革命传统剧,也可以是励志剧;然后呢,《士兵突击》可以励志,《杜拉拉升职记》也可以励志,虽然同时它又是偶像剧、时尚剧、办公室剧;再然后呢,《杜拉拉升职记》是办公室剧,《潜伏》也是办公室剧,虽然我们更愿意在革命谍战剧范围内讨论《潜伏》。

主旋律在变,偶像剧也在变。我感觉,接下来会是一个主旋律和偶像剧合流的时代,湖南卫视的《恰同学少年》就是例子,做得不好就是《风华正茂》这种快男快女穿军装。当然,话说回来,这种合流也不是今天的潮流,半个世纪前,它本就是革命题材影视剧的旧传统,杨子荣不曾经是我们的偶像?阿庆嫂不也是一代风流?

新丽传媒董事长曹华益表示,“我个人认为,那些缺乏特色、题材老旧、定位不准的电视剧,容易受到很大冲击,甚至是赔钱。”

6、资源浪费

《甄嬛传》《红高粱》《芈月传》等等,郑晓龙导演的电视剧几乎部部是精品。如何出精品?“少拍电视剧,拍好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拍多了,一定拍的不好;拍少了,才可能出精品。”以他的经验,不管做什么,精力都是有限的,把精力放在一个剧上,有可能拍成好剧。郑晓龙介绍,国内目前不缺电视剧,一年大概产出1.6万部电视剧,但全国一年播出电视剧只有8000部,剩下的根本播不出去,浪费了资源。

“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还有一种浪费更严重,就是题材。”郑晓龙指出,有些电视剧的题材不错,如果在制作上再精心点,有可能成为好剧,但因制作匆忙,质量一般。这种电视剧在市场上大量存在。为确保质量,郑晓龙所在的乐视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一年只做一到两部电视剧,如2013年的《甄嬛传》,2014年的《红高粱》,2015年的《芈月传》,集中精力做好一部剧,每一部剧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获得观众的好评,并在市场上产生很好的影响,多年后再播、重播,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效益。“少拍剧,拍好剧,才是当务之急。”他表示。

陈晓春教授是国内专门研究电视剧创作和产业的学者,现任中国传媒大学影视项目评估研究所所长

电视剧是个暴利和风险共存的行业,拼的是眼力,看准了,大赚,看不准,血本无归!现如今我国每年电视剧产量大约在15000-20000集之间,卫视黄金档市场容量大约8000集左右,按每部剧40集计算,也就是200多部,这就意味着有相当多的电视剧是进入不了市场的,每年浪费的资金数十亿,就是在播出的剧中,绝大数也是烂剧,真正优秀的剧每年不超过10部,每次参与春推会或秋推会,看到那些剧目,我认为至少有80%的剧是没有拍摄价值,倘若在拍以前,我们就能给它做个评估,或许每年就能节省数10亿资金。

中国影人为国产电视剧挑刺,刺刺扎眼

7、盲目追星

去年,一部《琅琊榜》将国产古装剧制作水准提升到新的高度。除精彩的故事外,该剧对人物造型、服装、画面的精益求精也为业界所称道。对于目前影视界盲目追求大明星的风潮,《琅琊榜》制片人侯鸿亮认为,电视剧不能靠演员的名气取胜,而要靠电视剧的品质取胜。“我在选择演员的时候,我的眼里没有明星。拍一部戏,需要演员来饰演角色,首先要考虑的是演员能够完成这一角色。如果这个演员是明星,那就是锦上添花。但如果这个明星不适合这个角色,不见得是件好事情。”侯鸿亮说。

8、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编剧贾东岩认为:“如果一部戏肯花8000万元签下一个明星,那么这8000万元里,至少有6000万元是为了掩盖剧本的烂疮。好剧本找好演员,演员不会开出天价。有些天价,是演员预支的‘名誉损失费’。”

9、天价片酬

国内一线明星的片酬令大洋彼岸的明星都眼红。易凯资本首席执行官王冉用“泡沫”来形容演员片酬的不合理虚高。他认为,天价片酬背后,实际是中国电视剧市场透支了未来。

“在影视行业发达的美国,其影视剧集制作费用普遍偏高,而演员片酬相对不高,确保了影视作品的制作投入与质量,避免由于演员哄抬片酬、削减制作成本、影视作品粗制滥造而造成恶性循环。”美国影视从业者武加闻介绍。

10、无良逐利

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长高满堂的疾呼更显沉重:“韩剧对中国电视剧影响非常大。但韩剧中人物角色和社会角色是分裂的,我们这些亡命之徒却为了追逐资本利益,对其非常推崇,所以我再次呼吁所有影视制作者在面对市场时坚守自己,给自己留点良知。”

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有如此观点:“今天,中国的影视圈遇上了吸金捞金的花样年华,这是行业之幸,亦是不幸。资本与阿尔法围棋类似,可以深度学习,它会在各种错误和教训中逐渐走向理性。

中国影人为国产电视剧挑刺,刺刺扎眼

11、政策擦边

正因库存严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从去年起将“一剧四星”改为“一剧两星”,意欲通过限制单部剧集的首播平台而增加总播出量。无奈,产能过剩的雪球滚了多年,说去就去谈何容易。不少卫视甚至拿出“1.5轮跟播”这种“创新”模式,大打政策的擦边球。李星文认为,“行业‘钱景浩荡’让人心旌荡漾,前赴后继”。集齐大明星、大导演、大公司等优势资源的精品剧仍是千军万马里的稀缺品,在广告投放的重压下,电视台为保险起见,竞逐热剧便是首选。

12、收视对赌

难怪华谊兄弟的王中磊会说自己“最焦虑的是人人都成了金融高手”,艺人们越来越有商业头脑,都想乘资本春风将自身价值推到极致,如此大背景下,电视剧很难不沦为商品。

他谈到:“最近《太阳的后裔》大火,很多人就跑到韩国买版权,这是一种精神买卖,让我非常心痛。”柠萌影业首席执行官苏晓的观点更直接:“制作方不懂90后,内容就没有未来;但如果‘跪舔’90后,内容依然没有未来。”

在他看来,行业已到了必须厘清创作动机的时候,“巨大诱惑当前,是纯粹地实现自己对一个作品思想价值的追求,还是奔着收视对赌的业绩而去,这已极大扰乱了从业者的思想定力。”

13、搅市圈地

“此次视频网站高价买下电视剧《如懿传》的版权之后,单靠用户付费观看与广告收入基本很难收回成本。他们推高电视剧售价的目的也显而易见,借势搅乱市场,以此抢占新一轮的电视剧市场资源,获取更多的用户数量,放眼长期利益。”电视剧制片人何弦分析。

14、IP亏损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青年教师朱传欣认为,“当前IP大热导致剧作成本攀升,加之观众对于IP剧的期待与审美总有上限,更多的IP无法转化为有影响力的电视剧作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仅如此,IP剧如何在实现商业盈利之外依旧保持高品质,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何弦认为,这股IP热潮需要泼冷水降温,不是所有的IP都能转化成像《琅琊榜》那样受欢迎的电视剧。原著庞大点击量、演员高颜值必须依托于优质的内容才能闪闪发光,如果没有好内容作为保障,IP再强大的电视剧也很难受到关注。

15、低劣翻拍

“翻拍率越来越高,翻拍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这种情况下,再经典的东西也会被拍烂。”知名编剧汪海林说,翻拍剧从来不缺营销话题,因此目前看来大部分翻拍剧的收视率还可以。但长期这样下去,一旦翻拍成为主流,整个行业肯定会逐步衰竭。翻拍作品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把他人拍过的作品进行新创作,在原作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和创新,或体现在艺术水准上,或体现在技术方面。

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余飞则感叹,如果翻拍剧有水平的话,间隔多长时间倒不是问题,“但就我近年来看过的国产翻拍剧而言,其制作水准基本都远远比不上原版。一部剧投资动辄几千万元,却没有提升质量,这不是变相地浪费资金并且压抑行业的原创热情吗?”

16、商品炒作

“‘一剧两星’的新政策出来之后,大家都在观望。但是很明显,现在电视上独播新剧越来越多,卫视同质化的现象有所降低,播出的国产剧总数量也增加了。总体来说,这个政策对卫视结构和中国电视剧的产业结构发展都是一件好事情。”对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提出的新政策,西北大学影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阿利有一些兴奋。谈及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张阿利认为:“‘一剧两星’、独播剧只是促进的手段,最主要最核心的还是要提高电视剧的质量,要制作出有思想,有感情,剧情紧凑吸引人,艺术品位较高,能反映时代主题,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精品,让观众喜欢、爱看才是硬道理。现在之所以难寻精品,是因为太多人把电视当做商品,只在量和钱上做文章,没有注重质。”

17、同质严重

梅子笑提到,从网络后台的IP数据来看,一窝蜂是现实题材电视剧最集中也是长久以来不曾改变的通病。在如今每年国产电视剧达到1.5万集海量的环境中,如何避免同质化,是行业对编剧提出的极高要求。遗憾的是,每年1.5万集剧中,至少有70%不合格,未被电视台播出。即便在已经与观众见面的剧集里,题材雷同的也占绝大多数

18、缺乏常识

原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医生、瑞典隆德大学马尔默医院外科博士后张颂恩眼中,医疗剧的专业指导并不为国内导演重视。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组曾进驻他所在原医院拍摄,“刚拍摄没多久,医生们就意识到自己是多么多余”。

张颂恩回忆,拍梅婷被家暴后断了几根肋骨住院的那场戏,胸科主任坐不住了,“导演啊,这肋骨骨折是要用胸带固定的,而且病人有明显疼痛不适感,呼吸受限、患侧手臂因为牵拉不易抬起……”“好了,好了,观众不懂!”没等主任说完,导演不耐烦地把话打断了。

19、工业水准低

当被问到国产电视剧与美剧、英剧的差距时,戴莹表示

这个差距不仅是与netflix剧集上的差距,包括电影工业,我们整体跟美国差了很大一截,这是整个工业级别的差距。在一个成熟的工业体系下,所有工种的专业性是非常强的。

拿临近的韩国来说,今天美术指导想要做路面青苔,你没有完成好,我立马可以把你换掉,紧接着就会有一个对剧本非常熟悉的人来顶替,这是工业化水平成熟的代表。

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的,想随时换掉一个美术?那剧组就必须停工。

20、抄袭成疯

国产电视剧投资人黄庆说,他知道抄袭对整个行业是非常有害处的,但他也非常无奈:“首先,我觉得这是整个行业缺乏自律,不能都怪在投资人身上,我毕竟没有那么博览群书,怎么知道哪个故事是抄的。有时候一部剧快拍完了,才有人提醒我这个剧可能涉嫌抄袭,难道我前期投资都撤了吗?只能是尽量让他们修改修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观众真的很讨厌抄袭的故事吗?那谁能给我解释一下于正为什么这么红?郭敬明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如果观众全部罢看抄袭剧,我想投资人们也会雇佣专业团队去看一个故事有没有抄袭。这是整个行业的不健康发展,需要整个行业更多的法规来约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