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道德经》论人生的良性循环


《老子》的人生的良性循环,最主要的便是对老子形上范畴“道”的感悟与实践。人生的良性循环就是修德、自强与利他的循环,修德至圣,圣人自强。“德”便是对“道”的正确践行,依照“道”的标准去践行人生,可达到圣人的境界。圣人利他,总是无私对待外物,这样圣人又总是能够达到“道”的标准,从而更近一步的领悟“道”的本性。人生的循环便是道用的反复循环,因为“道”是自然而然的,人生的循环也要遵循自然无为,便能够无不为,进一步接触天地长久之“道”,仰观人生之真谛。老子也在《道德经》第七章中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天地是长久存在的,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存在,是因为天地的运行从没与其他事物争生存,故能长久存在。天地长久便是“道”的长生,这些都是因为遵循了“道”的特性——利他,不争,自然无为,这是老子关于人生良性循环最原始的揭示。

国学:《道德经》论人生的良性循环

一.良性循环及其衡量标准

(一)德交归——人生的良性循环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德”养万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五十一章)万物呈现各种形状,环境使万物成长。因此,万物没有不尊崇“道”并宝贵“德”的。“道”之所以受到尊崇,“德”之所以受到宝贵,就是因为道德对万物从不干涉,总是听任万物顺其自然发展。所以,“道生万物,德育万物”,使万物得到生长,得到培育,得到养成,得到结果,得到保护。生育了万物而不占有,推动了万物发展而不恃功,成就了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最本源的“德”。也就是“元德”,“元德”是生育之德、发展之德、创造之德,宇宙中正因为有“元德”的作用,所以才能有万物生长的多姿多彩。在德蓄万物的过程中,“元德”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不妄加干涉,总是顺其自然。此外,“元德”还是无私之德、大公之德、无名之德、无形之德,在冥冥中默默起作用的德。这些都遵循了“道”的本源性和利他性,这种“元德”,是宇宙最本源的“德”,是由“道”形成的“德”,是天地万物均应具有之“德”。人乃万物之灵,也理当应具有“元德”。

所以在老子看来,“德”是指人和万物禀受了“道”的特性。“道”贯穿于万物,作用于人生,便叫做“德”。“德”是“道”的显现和作用。“道”虽然恍惚不明,但其中有物、有象、有精、有信。“道”是真实的存在,“道”通过物(人)表现它的作用,显示它的功能,凸显它的特性,所以,通过物去认识“德”,从而便可认识“道”。老子认为,谁掌握了自然无为的“道”,谁就能让天下之人向往来归。“孔德之容,为道是从。”(二十一章)大德的样子总是依着道的规律而变化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此反观人生,人生的良性循环必然遵循“道”,遵循“德”,自然而然地生存发展。犹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六十章)统治者如果以无为之道君临天下,鬼就不灵验。不但鬼不灵验,神也不会伤人。不但神不伤人,圣人也不伤人。神、人互不相伤,圣人、民众互不相伤,因而整个社会上上下下全都归之于德,化之于德。君循道治国不扰民,又使神与圣同合于道而不扰民惑民,则人民自然归服于德,社会自然大治。社会如此,人亦如此,人生的良性循环便在于遵循道的自然本性,道之法则即人之法则,且人要修养内德,不强求,不妄为,那么一切便会自然而为,从而能够无所不为。因为人是遵循道去实践的,所以人不会互相伤害,天下便会平安康泰,生活在平安康泰的社会中,人之道德便更加接近道之大德,这是“道”与“德”的良性循环,也是使遵循如此“道、德”的万事万物呈现出一种良性循环的基础,这便是“德交归”的意义。

(二)人生的良性循环衡量标准——符合“道”

“道”范畴是老子哲学中最高的范畴,也是老子人生哲学的建构基础。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早在人类出现之前,“道”就存在,它是天地的始源,待到有人,才有命名,才给万物命名,也就有了万物的各种名称,而“道”是万物之母,是不依赖于人和名而客观存在的,是宇宙的始源。“道”范畴在这里兼有本体论和生成论的意味。在老子的哲学中,宇宙生存论和宇宙本体论是混而不分的,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曰之为大”(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这是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对“道”做的解说,先天地而生的,又产生了天地万物。老子的“道”既是“万物之母”又是“万物之宗”,是天地万物的根源,也是天地万物的存在依据。”

但是老子的“道”又具有本体论的意思,如他所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四章),“道”作为万物之母,产生了万物之后并没有消失,而是存在于万物之中,成为其成长发展的内在根据。老子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二十一)“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的。它又是“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二十五)“道”是永恒的、普适的,在天地出现之前,它便已经存在了。“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支配着万物周而复始的运转。“道生之,德蓄之。”(五十一章)在大道的约束限制下,天地万物产生了,然后依靠着各自的规律健康的、安全的、自由的运转。道创生万物,为万物之母,但他自己却无形无象,不为任何事物所生。具体的事物都是有限的,可变的,需要依赖他物才能存在,而“道”则是独立的、无对待的,不会因外在的力量有所改变。它虽“无名”,却是所有“有”的开端和本源,存在于万物之中。

老子认为,人和宇宙都是由作为本体的“道”派生的,“道”和宇宙万物是“一”与“多”的关系。“一”产生“多”,“多”回归于“一”,“多”中之一的人道是天道中重要的一环。在大道这个总纲下,提出了“万物循环论”这个具体的规律。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二十五章),老子从其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观察之中看到了循环性,万物都有兴起、繁盛、死寂后又兴起的循环。万物的这种自然循环便是回归到自然之道上。这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思想,生之柔弱,死之刚强,事物的存在是有两面性的,而且这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的。由此,老子阐发了他的人生态度,“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二十二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二十八章)。在他看来,人的自然淳朴本性作为人之所以为人,作为至善至美的人生价值观的内在依据,自身正是本体的“道”、宇宙发展的普遍法则的延伸,天道和人道本来就是内在的统一的,天道内在的要求人道与之相符合。人道复归于原初的道又是人道运动的必然趋势,只有实现了人性的复归,达到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生的合一,才能进入至善至美的境界。

老子表面上看是现实人生的冷眼旁观者, 实际上是一位热爱人生的智者。他十分关注人的命运, 特别讲究人生存的方法和策略。他从极其超越的高度审视世态人生, 建构了一套独特的人生观。他的人生观不仅奠定了道家人生哲学的基础, 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为人处世和行为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人生良性循环的实现途径便是老子的人生智慧的体现。

国学:《道德经》论人生的良性循环

二.人生循环的实现途径

(一)以利他性对待外在事物

老子所建造的人生良性循环系统是以利他性为起始的,老子是非常赞同利他思想的,而且老子认为利他的同时也是利己。由此将以利他性对待外在事物作为实现人生良性循环的第一步,便是犹如首先建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老子将“道”作为自己形上学的最高范畴,统领着他的一切思想与理论,“道”的特性也使得利他成为老子对待外物形式的必然选择。老子说“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道”生出了原始的混沌之气,从原始的混沌之气中又生出了相互对待的阴气和阳气,相互对待的阴气和阳气相互激荡产生了阴阳和合的和气,阴阳和合的和气生成了万物。也就是说“道”作为宇宙的本源,它的不断变化,先是分化出阴阳二气,从而分化出天与地,继而产生万物,产生人类,形成人类社会。万物在发展过程中,均是背阴向阳,促使阴阳两方面相互激荡,从而产生新的和谐体。正是因为“道”的这种本源性与包容性,使得万物的生长与碰撞也具有一种来源于“道”的包容性。

1.“道”之母性

在老子的哲学系统中,“道”是万物之本源,“道”生养万物。《老子》一书中说“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 大“道”广泛得很,无所不至,无所不适,可左右一切。他在天地间广泛存在,万物依赖它生存,它不辞劳苦上下左右周旋无所不至,万物依他而生它从不拒绝,然而大功告成却也不标榜自己之功,它无名无有。它养育了万物却不主宰万物,永无私欲,可谓微小。而万物都归附于它,它又不为物主,可谓伟大。正因为“道”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造就了它的伟大。这里是对“道”的赞颂,赞颂了“道”的平凡与伟大。从物质层面来说,“道”这个哲学范畴,充满了宇宙,充满了天地间,充满了世界,充满了人类社会,无处不在。是它的发展变化造成了万事万物,造成了空间与时间,造成了一切客观存在,而“道”对其创造的结果却从不干预,从不占有,也无私欲,不居功,不争名,看起来很微小,实则非常伟大。这也就是“道”的母性对于“道”利他性的表现,“道”作为万物的本源,生成天地与万物,万物也依赖“道”而生,“道”生成万物而又滋养万物,“道”顺应自然的一切对天地万物进行无为的干涉,“道”的这种循环运动也促成了万物的生生不息。“道”能主宰万物而不主宰,万物依附于它,它却从不以统治者自居,因为“道”是顺应自然的,这一切自然而然,“道”为万物是由于“道”之自然本性,犹如母性的包容本性,包容万物自然而然,虽然一切都是利他的,但是却也是自然而然的,由此看来,以利他性对待万事万物在“道”这个终极本源便已经显现。

2.虚静不争

在老子的思想中,不争是一个很重要品格。不争处下,是依“道”行事的原则,是一种高尚风格,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姿态,是求真守朴的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复归于“道”,复归于“道”才能长存。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这是说如果能以“致虚极,守静笃”的客观态度,注意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变化过程,就会发现,芸芸万物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都将会回返到起始状态。返回到起始状态,就进入变化过程的相对静止。这种相对静止,是本性的回归。老子认为,与永恒绝对的“道”相比,任何具体的物都是相对的存在,都是有限的,都有生有灭,有始有终,最后走向寂灭。对这种自然规律,老子称之为“归根”,“静”,“复命”。认识到这种特殊规律,就叫做明白。如果不知道这种规律性,从而轻举妄动,则必然危险。从这里可以看出就“归根复命”这一点来说,于万物而言,从荣到枯,最后终归寂灭;就人而言,从小到大,最后终归死亡。“归根复命”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常态,所以老子要求人们“知常”,不“妄作”。在有生之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遵循生命的常德便是“知雄守雌”,知道刚强、躁动、居上、好斗、抢先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但是宁愿处于坚守柔弱、镇静、处下、不争、甘后的境界。不争处下正是从万物和人的生命规律所得来,最初最弱小的时候才是生命强大的起始,柔弱卑下是最有生命力的,这也是万物本性的回归,“知常德,复归于朴,复归于道”才能永恒,而这需要做到“致虚极,守静笃”。从老子看来,“致虚极,守静笃”是一种人生涵养,虚静的生活蕴含着心灵, 凝藏着心态。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培养出高远的心态和质朴的气质,也唯有这种心灵,才能导引出创造的灵感和蕴藏的潜能, 所以他认为:“孰能浊以静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人们只有重视自己内在生命的培养,恬退自养,静定待心,才能转入清明的境界。犹如静止的水,外无水波,内里透明,人心亦应如此,如果内心保持平静, 便不会被外物所动摇。保持虚静的涵养, 是老子人生哲学追求的目标。“静为躁君”, 只有安静自然才会萌生亲善之心;只有遇事冷静, 才不至手足无措;只有专心致志, 才能宁静淳朴、严谨审慎。欲成就大事,“虚静”之涵养必不可少。以无求有, 以静求动,“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利万物而不争”, 不必为名利而争夺不休,用自己有余的力量去帮助不足的人们尽自己所能去贡献社会。

由此可见,以利他性来对待外在事物是人生良性循环的第一步,只有做到认识老子“道”的本然特征,才能够正确认识外在事物,才能给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待自己品格建立才能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达到自立自强的目标,人生才得以长存。

(一) 内修以自强

老子的人生哲学是内修的哲学,通过内修达到人的自立自强对人生的良性循环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做到自强,人生的主动权才会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通过内修,达到人生的理想品格,获得自立自强的生存之道,便可以提升个人的品质,在自己的社会生活和人生道路中达到善存与长存。

1.不争之争

老子的不争之争来自于他生活的时代,老子的学说看似清净无为实则蕴含了人生许多的生存之道。老子的学说中有许多相互转化,相辅相成的例子,不争之争是其中的体现之一,而以不争达到自己的生存目的便是老子的智慧所在,以不争达到自强也是来自老子人生哲学中的大智慧。老子说“不尚贤。 使民不争。” (三章) 这里虽然说的是圣人的治理之道,而将其放在人生领域中,也可以把“不争”作为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就个人而言,“不争”是指不与人争地位、争功名、争利益, 不与人发生正面冲突。老子十分推崇“不争”的原则,认为“不争”是一种高尚的德行。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八章) 道德完善的圣人就好像水那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但老子讲的“不争”并不是字面上的与世无争。他是希望通过“不争”来取得比争更好的结果。他反复强调“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二十二章);“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六六章)。说的是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天下人就没有人与它争。实际上老子所要表达的便是通过“不争”的方式获得你想要的结果或者达到目的。老子是以“不争”为争,“不争”是争的一种特殊形式,老子认为“不争”是获胜的有效途,“天之道, 不争而善胜。” (七十三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 (六十八章) 天的规律是这样的,它不争但善于取胜;善于做将帅的人不逞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动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人面对面相斗,善于用人的人甘居人下,这就是“不争之德”。老子的“不争”实则是更为高明的“争”,是“不争之争”。老子倡导“不争之争”可以理解为避免与人正面交锋,通过隐蔽、迂回的道路达到目的,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达致目的的阻力和障碍。如此我们就需要发展自身,壮大自己的实力,使自己拥有宽容对手,迁就对手的品德,不与他人争,对手便无法与自己争。“利而不争”,通过利人,默默奉献,以德服人,得到社会的拥戴,赢得崇高的地位。老子言:“天之道, 利而不害。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八十一章)这是自然的规律,利物而不害物,圣人的法则,施与而不相争。“为而不争”就是“利而不争”,不与人争名夺利,默默奉献。在老子看来, 通过“利而不争”,能够“不争而善胜”。通过“不争之争”达到内自省而自强,促进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2.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源于老子的形上最高范畴“道”,是顺应天道自然法则的产物,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强调的是不妄为,是顺应自然规律的“有为”,如《道德经》中“无,名天地之始”(一章),“无有入无间”,“无”表示天地的原始状态,“无”这种力量不仅创生万物,而且在任何事物中都起作用。所以老子的“无”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无为”便可以认为是一种无所不做的“为”,一种“无不为”。这是老子“无为”实则“无不为”的人生智慧。

“无为”作为老子倡导的人生原则,有其深厚的宇宙本体论根据。老子的“无为”思想的精髓都源自于“道”。老子认为,“道”生万物,“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生养万物,这并不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而是一种无目的、无意志、自然而然的行为,因此他说:“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三十七章)“道”经常顺其自然而无为,但却没有一件事情不是它所为,顺其自然而为,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功。老子将道的这一特性落实到人生层面要求人用无为的方式处世,他认为真正高尚的东西并不是有意做出来的,而是“无为而为”,自然呈现出来的。既然天地万物都是自然化生,有着其自身的客观规律,并不是人为产生的,因此,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的是不着人为,顺应自然规律,不强加个人意志于自然规律之上的不妄为。老子的“无为”思想是在“无为”形式的外衣下,通过对自身道德修为的提升,实现其积极上进、有为的发展。对于人的人生修养,老子还说“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三十八章)要不以德为德才真正有德。在老子看来,讲德的未必有德,不讲德的反而有德。“无为”便是有德者的行为方式,用“无为”的方式处世,摆脱功利欲的束缚,保有一种平淡超脱的心态,不断消减人的功利欲望和追求,达到“无为”即“无所为而为”、顺其自然而为的超功利境界,照着“道”的样子去生活,便可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所以老子又说:“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 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 这样“无为”就产生了“无不为”的结果。“圣人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 (三十四章) 圣人不为其大而最终能够成其大,不为成功而取得成功,有意的目标可以通过无意来达到,以出世的心态入世,便是老子无不为的人生准则,做到“无为”,就可以实现“无不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的精髓是“道”,是顺应天道自然的,也是道家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反思的结果。我们要善于发现、学会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控制好个人的私欲,不强为、不妄为,自强不息、勇于进取、适时而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无为”之事,达到“无不为”的目的。

通过“不争”与“无为”的内修之道,达到个人的自强自立,从而做到“不争之争”,“无为而无不为”。这是实现人生良循环的第二步,只有通过内修使自己强大,增强自我的影响力,才能更好的促进人生向“道”发展,遵循道法之自然本性,同时发扬“道”的利他性,使人生进入“道”的循环,从而实现人生的良性循环。

(三)自强与利他的良性循环

内修以自强,人们便更深一层领悟“道”的特性。完成了自我的修养之“道”,自我便会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人生之良性循环便进入到“圣人之道”的修养上来。人们在已经可以对外在事物做出影响的前提下,再次通过把握外在事物达到自我的提升,使自己向老子的理想人格更迈近一步。老子人生循坏的第三个实现途径便是对“圣人之道”的体悟。体悟“圣人之道”,促成自强与利他的良性循环。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修身养性达到了最高境界以后,人就会像水一样,对万事万物有利却不与它们竞争。它甘心处在大家都讨厌的位置,因而水是最接近“道”的。我们都喜欢追求密度和亮度,都喜欢高的,站得高也就容易显示自己的光芒。只有水,水具有克己性,它可以以最低的姿态服务大众,以最低的要求来规范自己。接下来老子列出了七个人得以成功的步骤,从简单到复杂,从可把握到不可把握。“居,善地”就是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人生当中我们要学会自己定位,找准自己的坐标,处理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上。就好像水把自己摆在最低的位置,是因为水是没有具体的形态的,它只能依靠一定的外在形状才能积蓄自己,所以它甘处低下,我们人也要学会这个道理,这是第一步。人生要想要无悔,首先得定位好自己,有一个扎实的基本点,然后才能将生命射线发射出去。第二步“心,善渊”是说人的心性要善于沉积、积累,也需要我们心性开阔。心性决定着你的眼界,决定着你未来的平台。当我们把眼界放长远了,很多难处和郁闷的情绪会被稀释或淡忘掉,我们要坚定我们的心性才能去做“与,善仁”。第三步我们就要带着有利性和周围的事物交往,因为我们对人家做出了很多有利性的东西,关键性时刻这些有利性的东西就成了成功的助力。第四个是“言,善信”。这要求我们守信用。犹如水一样,它永远往低处流,日夜不息的流,这是它的一种信念。人要想受人尊重,对他人守信很关键,但最关键的是对自己守信,对自己守信是强大意志力的体现。第五是 “政,善治”。我们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我们人是处在整个人际交往中的一环,在老子的思想当中,“共生”原则很重要,要想在这整个人际网中突出,就必须要做出一些优秀的行为。第六个是“事,善能”。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么一切都会随之而来。这也是道自然而然的体现,顺其自然,就会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第七个是“动,善时”。这是最难把握的外部机遇,它不受控制,我们最好的控制他的方法便是以不动制动,更多时候要保持积蓄的静态,不要随意做无谓的动。要懂得积蓄力量,以厚积薄发。

这七个步骤从容易到难,从内到外,一层层的揭示人生真谛。如果前六个步骤都做到位了,那么第七条自然而然也就容易做到。提升自己的内在修为到可以影响或者把握外部条件,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就又有利于促进个人的提高,这是一种相互的促进作用,一种良性循环。

国学:《道德经》论人生的良性循环

三.理想人格的养成——《道德经》中人生的良性循环的意义

老子哲学,虽以天道自然为宗,但本意仍在于人生,即欲求得一个理想的人格。老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一个极为深奥幽深的境界,他也称之为圣人,老子所追求的圣人品格是“尊天道”、“法自然”、清静无为。老子心目中的圣人是自然无为的道的最完满的体现者。所以老子认为,天之道,即人之道,即圣人之道。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人是天道自然的产物,应当服从于道,故道的本性怎样,人的本性亦该怎样。可是,普通人为私欲所蒙蔽,失去了道的本性,唯有圣人尊天道以明人事。老子以“天之道”和“圣人之道”——对应的用心,就在于为人生确立一个不容怀疑的最高标准,即“无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便是道的最高境界,也是老子对理想的人与社会的最高要求。

于个人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境界而言,老子做了“婴儿”和“水”两个设定。“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认为理想的人生境界只能是自然如原始的婴儿般天真未凿,“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说的也是理想的境界在于婴儿的状貌,犹如透明真纯的白板。而婴儿的淳朴天真,柔弱精纯,混沌至极,自身圆满的性质是最接近于道的人生状态,也就老子倡导的人生的最高境界。“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在老子的人生哲学中,“婴儿”几是近于道的圣人,婴儿的状态是最原始本真的状态,不为外物所累,不因外物移其性。而老子的另一个设定“水”则通过对水的不争柔弱处下虚静博大等的描写论述了老子对人生价值哲学的追求。认为最高的善人士人应该象水一样,具备水的所有善性,与而不取。有容纳百川的度量,善利万物的品格。隐隐不争,虚怀若谷。学会“水”柔之胜强,柔之胜刚的志气,在老子看来,柔弱不是懦弱,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强大。“弱者道之用”,说明柔弱是对道的践行和应用,是一种执著坚韧之志,是人意志力的一种体现。“水”还具有虚静博大之气,老子虚静的虚静不是痴呆愚笨,而是去欲玄览,是对自己心灵的观照。这是老子呼吁人们重视自己内心生命的培养,“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之徐生”只有虚静恬淡才能达到“天人合一”“与道齐一”的清明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是博大。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不仅能拥有质朴,清新,快乐的生活,而且还能不断突破自我的藩篱,净化自己的心灵,开拓日新。

于社会集体而言,则通过人的理想人格的塑造而对社会产生影响。老子的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圣人的境界,圣人之德行会影响他们的处世之道。圣人之德如《道德经》所言:“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二章)。圣人总是顺应自然而为,总是顺道而言,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变化而不干涉,生养了万物而不占有,做了好事而不自恃,成就了功绩而不自居。圣人可以克制人自身的贪欲,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社会规律,与自然和社会建立和谐的关系。人和谐,社会亦和谐。又有“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六十六章)圣人因“善下”而受到人民拥护。圣人善下,所以圣人处在统治位置,而人民不感到是负担;圣人处在前头而人民不觉有任何妨害。所以天下人民乐于推崇圣人而不厌弃。圣人的成功在于他不与人争私利,所以天下人莫能与之相争。不相争天下便能安康和谐,社会就会稳定平和,人民也就安居乐业。故此,老子在《道德经》最后一章说道“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八十一章)圣人不谋取私利的积累,既以为百姓谋利益为己任,自己就会愈来愈有;既以给予百姓为宗旨,自己就会

愈来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之道”指自然法则,“圣人之道”指圣人的人生准则。自然界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圣人的准则,是帮助别人而不与别人争利。若人德以利他为准则,处事以无为为用法,那么便是顺从了天道,顺从天道,人与社会自然而然会和谐安泰,这是“道”自然本性。

结语:

老子整个的人生良性循环实际上说的就是万事万物都要遵循“道”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自然而为,便可使人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天道促进人道,人道效法天道,那么人生的良性循环就是天道的顺理循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道德经》八十一章,处处闪耀着真、信、善、智,博大精深,它是是修身齐家的哲学,是建功立业的哲学,是执政治国的哲学,是和平外交的哲学,是制止战争的哲学,是使人睿智,使人道德高尚的哲学,是一部为人处世的哲学经典,其世界观,其方法论,可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和升华。

公益国学:游楠 撰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