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教产生于印度,又在印度衰微消亡了呢?

北雁依云888


印度在过去 4000 多年里一共产生过 1600 多种宗教,现其主要信仰是印度教。印度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排名第三的宗教(基督教21 亿、伊斯兰教13 亿、印度教9亿、佛教 3.76亿)。印度教中有一个大神叫毗湿奴,毗湿奴一共有十个化身,其中第九化身就是佛陀。所以印度人到佛教寺庙看到佛陀,他理解的是这是印度教毗湿奴的第九化身。

世界上所有宗教兴起多和奇异现象、神秘体验、天启幻觉或者神通有关,耶稣活佛用神迹传扬基督教(耶稣首徒大彼得《水上门徒行传》,记录《耶稣在印度》修行)、阿育王被高僧神通感召改信佛教将佛法传向世界。印度佛教源起婆罗门教修行最终被印度教取代,排除伊斯兰教入侵灭佛等等因素,其中一个原因印度教“梵我一如”超越佛教“无我”空性,印度教的“梵”战胜了佛教。

公元四世纪,佛教大乘派兴起(小乘原始佛教信唯一佛陀,无法门,只有持戒修心禅坐一种修持方法;大乘信多神佛论,有84000法门),宣称福德可转移,讲究回向捐献财富可换取功德。僧侣们获得大量捐献财富后开始贪图享乐重经论轻修行。公元七世纪中,新的印度教兴起,佛教内部派系斗争不已,僧团日益衰败。大乘佛教内部一部分神秘主义者开始崇尚神力和咒语,学习印度教瑜珈修行方法作为修行的方式而形成密教。八世纪后该派因修行方法比大乘佛教修行更有成效而逐渐兴盛。十一世纪初,印度佛教与印度教差异越来越小。佛教徒在伊斯兰军打击下,密教大师星散,多经克什米尔诸地而避入西藏,产生了金刚乘这种政教合一的教派。十二世纪末,印度本土佛教绝迹,佛陀最终降格为印度教毗湿奴的第九化身代表毁灭。

印度教前身是婆罗门教,公元前二千年前,古印度西北部雅利安游牧部落以远古《吠陀经》经典为指导诞生了吠陀教,后来演化成了古婆罗门教。《吠陀经》是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六派哲学、波斯教、旧约、犹太教等等远古宗数的源头。佛教跟印度教有很多相似关系,比如像轮回对宇宙的一些解释一样源自吠陀经。八世纪初印度最伟大的经院哲学家,吠檀多不二论的著名理论家商羯罗,通过辩论驳倒了佛教中没有灵魂和自我的信条,把佛教逐出印度。重建《吠陀经》个体灵魂的的根本教义,又吸取耆那教和佛教的优点,将繁琐理论淡化,加大宗教实践成份,商羯罗重新确立了印度教《吠陀经》在印度的权威性。

印度教认为,人需要经过多次轮回才能进入天堂,得到神的关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径,在此生就得到神谕和真经,苦行僧就被认为是这样一条捷径。苦行(tapas)的意思是“温暖”或说是“热力”或“热量”, 通常被理解成通过过量的肢体运动及自我折磨而得到神秘的“能量”。印度的苦行僧约有400至500万人,他们视自己的身体为罪孽的载体,是臭皮囊,必须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方能获得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解脱。印度教大量的苦行僧到处表演神通,普通百姓眼见为实因苦行僧而信仰印度教。

佛教在理论上没有苦行,释迦牟尼佛29岁出家,经过6年苦行,35岁证道成佛。佛陀在末成佛以前,曾是婆罗门教的遵行者,有六年的深入学习和领会。佛陀透过个人的修证体验,对于婆罗门教苦行提出新的看法。佛陀对修行的根本原则提出了不偏于苦,不偏于乐的中道观点。对外道的苦行经云:“此苦行为下贱业,至苦至困,凡人所行,非是圣道。”佛教经论不讲六年的苦行,而僧团中最快得道成就者大多原是婆罗门教修行者或苦行基础者,如阿若憍陈如、舍利弗、富楼那、须菩提、大目犍连、大迦叶、迦旃延等等。

印度佛教一祖大迦叶苦行笫一,佛祖拈花一笑的心传弟子,仅仅七天证得了阿罗汉果(中国禅宗“西天第一代祖师”,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他常年深山中独自修行。雨淋日晒苦行不倦,直至年老也未曾有丝毫懈怠。一次佛在鹿母讲堂为众说法,迦叶身穿粪扫衣,蓬发垢面,蹒跚走来。世尊劝言:“你今已老,粪扫衣重,可改穿坏色轻衣。”迦叶白世尊言:“世尊,修行苦行使我现在安宁快乐,也可为未来众生照亮前途作出表率。未来世众生想到我修行苦行,会这样想:‘过去有上座六神通,出家日久,梵行纯熟,为世尊所叹,为智慧梵行者之所奉事。他于长夜在寂静处修习,赞叹寂静处,赞叹粪扫衣、乞食法。’凡是知道我苦行的人,都会以清净心随喜,并将由此得到安乐。”世尊很高兴,赞赏他的头陀苦行说:“将来我的正法,不是毁于天魔外道,而是毁于僧团的腐化与堕落。若要正法久住,僧团巩固,一定要像迦叶那样过严肃的生活。我的正法,如大迦叶尊者就能负责住持!”并将坐垫让出一半来,当众对大迦叶说:“善哉!大迦叶过来,请坐在我的垫子上。”

印度佛教二祖阿难尊者跟随佛陀出家,佛陀五十五岁时,选阿难为常随侍者,当侍者达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佛灭后第一结集全部由阿难诵出三藏中的经藏。阿难能够背诵佛陀所有经论,但无苦行基础无法证悟。在佛灭后被摈斥在结集的石窟外。大迦叶以长老身份向阿难数落种种过失,传授经验激励阿难发心苦行,阿难被逼到墙角,拚命用功苦行七天七夜,终于在结集前半夜开悟证果,进入窟内,参与结集。

印度佛教一祖二祖代表了苦行派和经论派。即佛教的修行以苦行功夫为主理论为辅。印度佛教经论派成为佛教主体之后佛教开始不断分裂,与原始佛教差异变大,派别越来越多,在伊斯兰教入侵前佛教已经被印度教边缘化。印度佛教末期,不得不放弃已演化越来越复杂的经论,重新回归佛陀六年苦行最开始的源头,印度佛教密宗引入了印度教数论珈瑜派、性力派、净土观等等原始禅定与修行手段。恪守原始佛教精神和特色的教派,转移到了亚洲别处。金刚乘在西藏复兴,苦行派在禅宗复兴。最后为古印度教种种流弊而诞生的改革派印度佛教被印度教同化而消亡,重新回流到它的源头印度教里边去。印度教也吸收了佛教许多习惯和信仰,诚如印度圣雄甘地所说,佛教给予印度教(婆罗门教)新的生命、新的意义、新的解释。如果没有佛教,今日的印度教永远不会有当前的状态。


ec124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当时尼泊尔尚未独立),经过1500余年之后,到十三世纪消亡。消亡原因众说纷纭,一直以来是学者和信众关心的一个问题。据我国北京大学林承节教授在其所著《印度史》一书所述,他归纳了四个原因:

一、从佛教本身来说,大乘佛教流行后,宣称捐献财富可以换取功德,导致部分僧侣背离苦行,贪图安逸,失去了民心。

二、早期佛教呼吁社会平等,众生平等,对广大民众具有巨大吸引力。随着印度教的兴起,革除了婆罗门教的一些烦琐仪式,呼吁男女平等,削弱了佛教的吸引力。

三、为吸引信众,大乘佛教吸收了印度教诸多教义与传说,导致佛教与印度教界限越来越模糊,反被印度教吸纳。

四、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佛教的兴盛期全靠阿育王、迦腻色迦王两大护法明王利用王权的强制推行。一旦失去了帝王的庇护,佛教便一落千丈。

此外,我还看到有些资料提到,佛教在印度消亡还有三个原因不能忽视:一是社会原因。由于外族入侵,地方封建势力兴起,统一王朝瓦解,政治上出现了许多小国,彼此兵戎相见,崇尚武力。佛教提倡的非暴力理论不被他们接纳,也得不到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便逐步走向衰落。二是自身原因。佛陀湼槃离世后,没有一个具有领袖水平的人物接释迦牟尼佛的班,能够完整地搜集归纳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佛法,并形成统一的经典理论。结果在流传和理解上发生歧义,导致佛教在后期形成若干个宗派,出现了"不团结"问题。三是外部原因。由于中亚伊斯兰教诸王的入侵,对佛教残暴镇压,强迫幸存者改信伊斯兰教,寺院的文物也遭到毁灭性破坏,众僧离散。到1203年佛教便在印度消亡。以后,在中国,由于传入者对佛教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並得到历代朝庭的支持,从而基本上一直处于兴旺状态。





玉堂行佛人


佛教并非产生于印度,释迦摩尼也并非佛教的创始人。

当佛教文化在蜀中(也就是学者们所说的古佛国)悄然兴起的时候,印度人还根本不知道佛教为何物;当东方大地上的燃灯古佛脚踩莲花的时候,释迦摩尼还没有出生。当然,出生于古印度尼泊尔境内的释迦摩尼无疑是佛教中的集大成者,他自称前世为善慧童子,曾经受到过燃灯古佛的开示,此举无疑会提高他在佛教徒中的地位。若说修为,与他同时期的维摩诘的佛学造诣也绝不在释迦摩尼之下。

在燃灯古佛圆寂了很多年很多年以后,佛教文化在释迦摩尼的推动下,一度兴盛于“古印度”的尼泊尔地区,然后逐渐向东方传播,期间可能对“今印度”的其他地区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但并未成为“今印度”宗教的主流。佛教文化之于“今印度”,就像是一位过客一样,只能用“曾经来过”一词来形容,不存在“产生”与“消亡”的问题。而作为古印度地区之一的尼泊尔,至今仍然有很多信仰佛教的人,首都加德满都寺庙林立,佛像的数量远远多于居民的数量,可见佛教在该地区并未消亡。


白雲雷


准确的讲,佛教出现于今尼泊尔古天竺,佛陀曾于现印度北部传教,佛教在印度一直兴盛到唐代,唐僧去那烂陀寺取经时,印度佛教开始势衰而中土北传佛教开始兴起,现佛教传承的说法当时印度开始迷信高僧使神通时,印度佛教就渐亡了,因为神通不能令人解脱。


清雅居士70


佛法共分为三个时期,即:正法时期、像法时期、末法时期。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期;此后一千年为像法时期;再后一万年就是末法时期,现在正处于末法时期的第一个一千年中。 因此信佛 学佛的人少了 所以佛教衰退了 等过了末法时期 弥勒佛出世 又是正法时期 到时候信佛的人空前绝后的多


三德居士灬


佛灭度后的一千年为正法时期;正法时期一千年后为像法时期,像法时期一千年后为末法时期。末法时期一万年后佛法消失。末法时期后娑婆世界没有了佛法,等到贤劫第十小劫,人类寿命恢复到八万四千岁时,弥勒佛出世,为贤劫第五尊佛。

佛教必须自证,而自证是需要有毅力和悟性的,人生来就有惰性,自证修行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所以佛教就开始慢慢的在急功近利的人群中消亡了。


了义98


佛教出自哪个国家无所谓,重点是,大部分佛教国家都很贫穷,落后,愚昧。佛教一部分让人向善是好的,但是还有一些,各种修行以后变成佛陀,有金刚不坏之身,跳出六道轮回,变成神,捐钱给寺庙就是在积德,歪理邪说,怎么可能不灭亡,也必须灭亡,偶像迷信,100个和尚成了佛陀,就100个神了,真特么牛逼


凉风阵阵爽


乔达摩.悉达多是尼泊尔小王子,不是今天严格意义上的印度人;释迦牟尼的佛教脱胎于印度教又有别于印度教,但并没有跳脱印度教而完全自成一系,容易混淆;相比佛教,印度教才是印度人真正的信仰。影响佛教在印度传播的原因太多了,这与西藏相似,佛教在西藏兴盛前还有苯教,只不过在西藏佛教盖过了苯教而已,佛教能在东南亚兴盛得益于当地人之前还处于原始宗教(萨满)信仰阶段,没有过于成熟的宗教理论体系,在东方的兴盛则是出于政治需要,统治阶级需要一个能对传统儒道法墨形成制衡的新型精神力量,否则佛教在东方也成不了气候;但当佛教发展超出统治阶级们需求,甚至威胁到了统治,那灭佛的事就会发生。至于该不该灭佛,这个得专门讲,一句两句说不清楚,但我个人支持灭。


蜀中叟


佛教名义上导人向善,实际上坑死人。佛教本身是外族的一种文化,刚传入中国作恶多端,可惜他们碰上了更强的文明,三武灭佛以后,给佛家制定清规戒律,并接受官府管理,出家需要官府给指标,佛教才老实起来,只能专门赚钱。

被佛教毁灭了的强大文明有古印度,吐蕃,蒙古等等。古印度就不说了现在还被雅利安人奴役,吐蕃当年是一个可以和盛唐对抗的国家,佛教普及以后就弱鸡了。蒙古最悲哀被满族人耍,给他们普及佛教以后直接残废了。


oOo独自伤神oOo


我的宇宙观,从本人按道教的,炼丹,佛.教的.座禅体会,佛教“金刚经”中描述宇宙中有各种无数的尘埃充斥空间,还有,一物..一世界的说法,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天”是一大天,人.是一小天,中医学的阴阳组合成太极,古代的“太极”~即宇宙。本人认为:“宇宙”的边界是无限.大的,“宇宙”的内涵是对立.统一的无数个体,即~.“道教”所指人体炼成的“金丹”。“佛教”座禅所达到“无我”境界,即一“对立统一”的新物質,也就是常人所说的一“暗物质”。 这是我个人.体会及.浅肤的.认识,主要是抛砖引玉,想引出点高见,对我,可以对宇宙有一个更多的认识,增加更.多的新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