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三峽:三峽各縣、市名稱由來

“宜昌”由來

民國二十年,呂式斌《今縣釋名》載:“宜昌:春秋時楚夷陵,漢為夷陵縣,夷山在西北,因為名。”到了晉武帝太康年間(公元280~289年),朝廷分夷陵西境另置一縣,祈望此分縣舉措宜於國運昌盛,以“宜昌”為新置縣的名稱。

後來宜昌縣名、地域疆界、地方歸屬發生過很多變化。“清雍正十三年,升為宜昌府,置東湖縣為府治。民國元年廢府,改東湖為宜昌。”至今不變。

夢迴三峽:三峽各縣、市名稱由來

“興山”由來

漢代時,興山地域屬秭歸縣治。三國吳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首次設立興山縣。“分秭歸縣之北界立興山”,置高陽城作為縣治。立縣時,因“興山環邑皆山,縣治興起於群山之中,故名興山。”(參見光緒版《興山縣治》)。

夢迴三峽:三峽各縣、市名稱由來

“秭歸”由來

秭歸地方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稱為歸鄉。《漢志》“有歸鄉,故歸國。”至漢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57年),秭歸縣名始見於史書。“秭歸”一詞由來,主要有四種說法:

其一,《水經注》引用袁山松《宜都山川記》“屈原此縣人也,既被流於江南,忽然暫歸,其姊亦來,因名其地為秭歸。聞原放逐,亦來歸。喻令自寬全,鄉人冀其見從,因名為秭歸,秭與姊同。”《水經注》載“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此說,“秭歸”來源於“姊歸”。

其二,舜即位時,封堯的典樂官夔到歸鄉,稱“後夔國”。約公元前八百多年,楚子熊渠的嫡嗣熊摯因殘疾不能繼承楚王位,封他到夔。按當時五種爵位(公、侯、伯、子、男)以“夔子”命名作為附庸,夔子國的疆域從現秭歸至奉節一帶。到楚成王時,因夔子的後代不祀奉始祖,興兵滅夔,《左傳》記載“楚帥師滅夔,以夔子歸”。此說,“夔”“歸”同音,“秭歸”源於“以夔子歸”中的“子歸”演變而來。

其三,來源於傳說,“秭”“子”同音,“秭歸”即“子歸”。傳說屈原在湖南汩羅投江後,噩耗傳回故里,屈原賢姊屈么姑聞訊後天天在山頂面向南方呼喊“我——哥——回!”“我——哥——回!”直到聲嘶力竭,氣絕而亡,頓時變成了一隻小鳥,在家鄉山林河畔飛翔,鳴叫的聲音竟是“我——哥——回!”。人們把這種當地特有的鳥叫子歸鳥(又名子規鳥、么姑鳥)。久而久之,“子歸”便成了“秭歸”。

其四,“秭”是古代數字。《說文》曰“五稷為秭,數億至萬曰秭”。“秭歸”用作地名,與屈原沒有關係。

夢迴三峽:三峽各縣、市名稱由來

“巴東”由來

《今縣釋名》載,“古夔子國地,秦為巫縣,梁為歸鄉,後周曰樂鄉,隋改今名,以縣在巴山之東也。”此釋與《巴東縣誌》一致。這裡,“隋改今名”是指“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更名巴東。”(據《巴東縣誌》)因此,“巴東”乃位於巴山之東而得名。

夢迴三峽:三峽各縣、市名稱由來

“巫山”由來

《今縣釋名》載,“故楚之巫郡,秦取之以為巫縣,隋改今名。”這裡指隋開皇三年(公元583年)將巫縣更名為巫山縣。為何更名“巫山”?主要有兩種觀點:

其一,巫山古名巫咸山,以巫咸葬於此而得名。《巫山縣誌》載“巫山以巫咸得名。巫咸以鴻術為帝堯醫師,生為上公,死為貴神,封於是山,因以為名。”

其二,設立巫山縣治時,因縣治對面南陵山的山形如甲骨文“巫”字,“巫山”由此得名。《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舊傳形如巫字,遂以名山。”

夢迴三峽:三峽各縣、市名稱由來

“奉節”由來

光緒版《奉節縣誌》載,“春秋時庸國之魚邑,屬楚。秦為魚復縣,屬巴郡。漢為魚復縣,設都尉。漢末徙治白帝,為巴東郡治。蜀漢改永安縣,晉仍為魚復縣。西魏改曰人復,屬信州;又改曰陽口縣。唐貞觀中為奉節縣。”唐又為何改名為“奉節”?《今縣釋名》說“蜀先主終,諸葛亮受遺詔於此。有武侯八陣圖,縣名蓋旌武侯,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故云奉節也。”唐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為尊崇諸葛亮奉劉備“託孤寄命,臨大節而不可奪”的品質,改為“奉節”。

關於奉節地名,當地還有一種民間傳說。相傳某年,奉節來了一名叫許由的縣官,他貪心妄為,想盜劉備及甘夫人墓。誰知他進到墓中,竟飛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許由許由,無冤無仇。私開吾墓,罰你上油。”嚇得許由狼狽逃出墓地,再不敢貪心。他一心改正,做一名清官,並親筆題寫了一塊“奉公守節”的匾額,立於縣衙大堂之上,警醒世人。從此,這裡就改名為“奉節”縣了。

夢迴三峽:三峽各縣、市名稱由來

“雲陽”由來

據《漢書·地理志》,雲陽古稱朐忍,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今縣釋名》載,“漢胊忍縣,後周改雲安,唐末置雲安監金為雲安場,元改雲陽州,明降為縣。”元朝時,怎樣設置雲陽州的?《雲陽縣志》記載:“元初設夔州路總管府,至元十五年(1278)復立雲安軍,雲安縣即隸屬夔州路、雲安軍。至元二十年(1283)雲安軍改置雲陽州,省雲安縣。至元二十三年(1286)在全國施行行省制,設四川行中書省,於時,雲陽州屬於四川中書省四川南道宣慰司夔路。”至於元朝時,為何取名“雲陽”?這裡有種說法: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時,元太祖忽必烈升雲安軍為州,州治設在長江北岸湯口鎮(今雲陽鎮),由於古有“水北為陽”之說,故有州名“雲陽”。

夢迴三峽:三峽各縣、市名稱由來

“萬州”由來

萬州乃川東門戶,夏商屬梁州地,周屬巴子國,秦屬巴郡朐忍縣。東漢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劉備分朐忍地置羊渠縣,蜀漢建興八年(公元230年),撤銷羊渠縣,改置南浦縣,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改南浦縣為魚泉縣。

1995年《萬縣志》“北周時期(公元557~581年),先在魚泉縣置安鄉郡,後改安鄉郡為萬川郡。”這裡記述了歷史上第一次見“萬”。為何取“萬”呢?民國《萬縣志》說“萬之名源於北周萬川郡,唐、宋、元皆以‘萬’名州,明清始以‘萬’名縣,良以四川之江口嘉定、宜賓、瀘縣、重慶、涪陵,雖各受數水會流之江要,皆限於一隅,若吾縣則為全川之水所經,萬川鹹匯於吾縣。” 萬川畢匯於此,因此有唐、宋、元以“萬”名州,明、清以“萬”名縣。

還有一種說法。《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載,“萬州,南朝梁置,以州境有萬頃池故名。”

夢迴三峽:三峽各縣、市名稱由來

“忠縣”由來

商朝之後,忠縣即屬巴地,漢代置臨江縣。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以州人巴曼子、嚴顏忠信,改名為忠州,地名“忠”字由此而生。《寰宇記》載“以巴臣蔓子,及巴郡守嚴顔,並著忠烈而名。”宋朝雖曾更名,元朝恢復忠州。至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改忠州為“忠縣”至今。

夢迴三峽:三峽各縣、市名稱由來

“豐都”由來

豐都從有記載的“巴子別都”以來,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西漢時,為巴郡枳縣地。漢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豐都由枳縣劃出單獨設縣,因縣東北有著名風景地平都山,故縣取名平都縣。後朝代更替,縣域分合變遷。據傳,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下詔取其豐民州(今名山鎮)的“豐”字與平都山的“都”字,改名“豐都”。到了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改“豐”字為“鄷”。至解放後,縣名一直是“鄷都”。

漢字中,“豐”的簡體字為“豐”,“鄷”已是生僻字。1958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視察鄷都時,根據歷史上縣名曾叫“豐都”,建議改“鄷”為“豐”的簡體字“豐”。於是,“豐都”改回隋開皇九年舊名。

夢迴三峽:三峽各縣、市名稱由來

“涪陵”由來

春秋中後期至戰國中期,涪陵原為巴國地。戰國中後期為楚國地。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27年)置枳縣。東漢時,分枳縣置平都縣。“涪陵”最早見於史書,在三國蜀漢時期。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劉備要改原巴東屬國為郡。由於涪陵地處烏江天險出口,古代烏江稱為涪水(亦稱涪江),加之巴國先主陵墓多在此地,故劉備取“涪水”、“陵墓”首字集成地名“涪陵”,設涪陵郡(當時郡治在今彭水縣鬱山鎮),這是“涪陵”名稱由來。後朝代更替,涪陵郡古城廢於戰亂。疆域變遷,歸屬更換,“今之涪陵,乃漢枳縣。”(見《今縣釋名》)

夢迴三峽:三峽各縣、市名稱由來

“長壽”由來

漢代枳縣地,唐置樂溫縣。元末,農民起義領袖旻玉珍(後因信明教而改名明玉珍)在重慶建立明夏政權。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九月,明玉珍將樂溫縣改名長壽縣。縣名取“長壽”緣由,據《今縣釋名》載,“縣有樂溫山,此山人多耄耋,亦名長壽山,縣以此名。”另有民間故事傳說“長壽”由來,也與長壽老人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