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書志:敦煌的女兒

搜书志:敦煌的女儿

1993年3月,第八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在北京召開。一個星期天的下午,全國政協委員樊錦詩匆匆走近東安市場。費了半天勁兒,她找到了專賣衣料的櫃檯。

“請問,有痢特靈嗎?”

“你要買痢特靈?”

“對。”

嘴唇抹得紅紅的小姐瞧著這位衣著簡樸、素面朝天的中年女士,知道是外地來京的土老冒兒,便帶著調侃的口氣說道:

“同志,您別搞錯了。這兒是賣衣料的地方。痢特靈請到藥房去買。”

樊錦詩愣了愣,恍然悟出自己鬧了笑話。臨來北京的時候,敦煌的一位女青年託她買兩米叫做什麼利特林或者利特靈的料子。她歷來對時髦的衣料一無所知,便讓那位女青年寫在紙條子上。誰想到了北京,事情一忙,竟把條子丟了。(回敦煌後一問。才知讓她帶的是“特立林”。)

樊錦詩說聲“對不起”,轉身離開櫃檯,身後飄來笑嘻嘻的聲音:

“你識字嗎?別把藥房認錯嘍!”

唉唉,輕薄的妞兒!你不知道被你所嘲笑的這位中年婦女,早在30年前就已經是北京大學的女才子了。

……

這是甘肅籍作家王家達的長篇報告文學《敦煌之戀》中的一段描寫。

搜书志:敦煌的女儿
搜书志:敦煌的女儿搜书志:敦煌的女儿

家妹錢暉同學上大學時把她讀剩下的書贈我,從此引起我對敦煌文化藝術守護人的興趣

著名作家雷達曾稱這部報告文學是1996年最好的一部。當然,在《敦煌之戀》之前,關於敦煌藝術和獻身於敦煌藝術的人的作品,一直沒有中斷過。其中最有名的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徐遲的《祁連山下》。主人公尚達,顯系常書鴻的代名。另一部以敦煌藝術為背景的主要作品當屬八十年代初期的大型舞劇《絲路花雨》了。餘秋雨也寫過敦煌,寫過莫高窟,斥責過愚昧的王道士。以至於樊錦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笑談不能當現代版的“王道士”。

搜书志:敦煌的女儿
搜书志:敦煌的女儿

收藏的樊錦詩院長簽名著作

1987年,中國的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但就是這樣一座中國古絲綢之路上的歷史文化寶庫,因為經歷了動亂、戰火、盜賊之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幾乎成了廢墟。考古學家、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一位出生在北平、成長在上海的瘦弱女子,從第一次聽說敦煌,就徹底地愛上敦煌。從北大考古系畢業之後,她用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堅守在大漠深處。人們叫她敦煌女兒。她為敦煌所做的一切,被季羨林先生譽為是功德無量。從青春年少到滿頭白髮,她為莫高窟的永續利用、永久保存傾盡了全力。

搜书志:敦煌的女儿搜书志:敦煌的女儿

風華正茂的樊錦詩、彭金章夫婦。從同窗到伴侶,與樊錦詩相伴一生的彭金章教授,武漢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的創建者,後也來到敦煌,在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工作中功勳卓著。

向這位敦煌的女兒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