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幼师给新幼师的四点建议——成长远比成功重要!

一、接受来自孩子的智力、体力挑战

中班开展 “说新闻”的活动,按照我的布置,孩子们回家后通过电视、报纸等,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用剪报,图文结合等方法记录新闻,并和同伴们分享。第二天,正当我准备请幼儿上台讲述时,一小朋友说:“老师,你先来说一个新闻吧!”其他孩子们也开始“起哄”,那个起头的孩子捂着嘴坏坏地偷笑着。

建议:年轻有活力的教师是很容易被孩子们迅速认同,但他们也在一次次挑战老师的过程中,慢慢地试探老师的“底线”。每天,我们为了集体规则等原因,都会对孩子们提各种要求,但,记住,老师自身也是班级中的一份子,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如:植物角带一些发芽的豆豆来,你带来吗;每个小朋友要看新闻说新闻,你做到了吗。教师的威信是在细节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不能将提要求流于形式,而应让“要求”变成共同成长的约定与经历。

二、加强与带教师傅的真诚沟通

某日我带早班,运动时投放了浴球供孩子们进行自由的投接,在运动过程中许多浴球散落在了操场上,搭班老师见状后说道:“这个常规你回去要好好抓一抓。”我微微点头,随后发出指令让孩子们把所有浴球都送回去,一会儿,场地就整理干净了。在整个上午的带班过程中我并没有对于散落浴球这一常规进行教育,因为我觉得,散落在地上的浴球带给了孩子们快乐与压力的释放,只要孩子们在得到指令后能整理干净那就行了。

建议: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年轻老师身边往往会有一个贴身带教老师,但由于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的不同,年轻教师有时会不理解带教老师的一些做法。这需要新教师和带教老师进行真诚的沟通,说说自己想法,让彼此的距离更近些。在我们周围的同事各有各的特点和长处,这就是学习的资源,年轻老师不仅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还需要一个爱思考的头脑,更要有一份积极沟通的坦诚,从中寻找改进的契合点。

资深幼师给新幼师的四点建议——成长远比成功重要!

三、学着和较自己年长、成熟的家长交流

作为新教师,我在与家长沟通孩子的情况时,会向家长反映孩子好的方面,有意识地回避孩子的不足之处,究其原因之一是我潜意识里想获得家长和幼儿的喜爱,二是我确实缺乏沟通的技巧,不知如何向家长表达孩子的不足才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接受,又可以更好地通过家园共育帮助幼儿获得良好的发展。

建议:年轻老师缺乏生活阅历与教学经验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但也不必太担心这个问题。面对成熟的家长,先要克服自己的胆怯心理,努力于“言之有物”,体现专业建议,不要一味用“很好的”“很开心”等词语笼统表达。可以阅读教育书籍杂志,不断拓宽对问题的认识与技巧的学习。可以学习一些表述的技巧,如:巧妙地运用转折,先肯定孩子进步之处,随后再提到怎样做会更好。也可以每天重点观察四、五名幼儿,主动出击和这几位家长交谈。自觉口头沟通有困难,就勤勉于书面沟通,等等。总之,找自己最擅长的沟通方式,与家长积极沟通。

四、建立一个共同成长的小团队

这是我第一次带小班散步环节,让孩子们做什么呢?我心里面对两个选择。一个是像师傅一样,让大家坐下来围成一个圈,做做小游戏;一个是让孩子们到操场上分散开来玩。哪个更好呢?回想起自己以前实习的大班,总觉得让孩子们自由活动更好些。于是,下定决心,让小班的孩子也分散活动了。立刻,我知道自己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孩子们再也回来了,叫了这个,又丢了那个,场面很是狼狈,直到师傅出现。我懊恼地将这个故事与其他年轻教师分享,没想到他们也有相同的带班经历,这让我释怀许多。

建议: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教师,处于角色的转变期。他们虽然对于书本上孩子的年龄特点熟稔于胸,但对于孩子的行为是缺少预判的,所以他们会遇到许多的状况,如果将这种状况和成熟教师相比,会越来越着急,甚至是焦虑,所以年轻教师自身可加大与年龄相仿的教师沟通力度,相同背景下更容易彼此敞开心扉,疏导情绪,园内也可组建青年教师沙龙,让他们在分享喜悦和困惑时共同成长。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渴望成功,但“成功网罗着大量的过失”,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在成长过程中留下印记,成为生命中宝贵的经验,构筑着全部的发展历程,成长远比成功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