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方学院:以立校为公的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学校介绍

黑龙江东方学院:以立校为公的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作为黑龙江省第一所民办普通高校,黑龙江东方学院(下称东方学院)自1992年创办后,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于2007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成为食品工程、国际商务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学院树立以工科为主,结合发展经管专业,协调发展人文艺术专业的仿真,共开设以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食品与环境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为代表的9个学部、41个本科专业,在校生11000余人,专任教师512人。

黑龙江东方学院:以立校为公的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长时间以来,民办高校的公益性、盈利性一直是行业内争论的焦点,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民间资本存在不可避免的逐利性,其举办的民办高校必然会具有盈利属性。与之不同的是,东方学院自建校之初,就不是私有制,并不属于创办人,没有分配股份也不进行分红。在没有外部经费投入的状况下,学院本着“各项收入全部用于学院事业的发展和改善办学条件。”的初衷,完全依靠学费积累滚动发展。经过20多年的发展,学校目前净资产已超过13.3亿元(科研设备7000余万元);校园面积达70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5.2万平方米、体育馆面积1.5万平方米、图书馆3万平方米,所有收益均被投入到改善学生学习环境、生活条件和教学中来。

利用优势培养实用人才

作为一所民办大学,东方学院不套用公办大学的传统办学理念和模式,也没有将学校企业化,而是积极寻找适合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于公办院校来说,民办大学的优势在于办学的灵活性、自主性,体现在专业开设、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加及时,且贴近社会所需。在这一点上东方学院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从介于高职、应用型本科之间的位置向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培养更懂技术、动手能力更强、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出色学术能力的实用性人才。这样的培养方式不仅仅为学校锚定了角色,也满足社会发展对一线技术人才的需求。

黑龙江东方学院:以立校为公的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这具体体现在,针对不同专业就业需求,安排3+1 或3.5+0.5的差别化教学模式,学生提前进入岗位,实现顶岗实习、就业对接。以建筑工程专业为例,学校共与数十家单位签订了就业基地、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并从合作中进一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使学习和实习的联系更为紧密。

宏观方面,学院将所有专业的专业方向统一树立,结合用人单位实际,构建了七个专业群,以确定服务面向,如食品专业群;面向国家对视频工艺、安全、质检等多方面人才的需求,机械专业群;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现代装备制造及工业2.0发展所需人才需求,力图紧贴市场需求,灵活、全面的培养学生。


以校企合作促进就业

黑龙江东方学院:以立校为公的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东方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途径,在平台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上,将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引进校园,以实际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以实践内容置换同等学分,使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实战中得以提升。目前学校和凤凰卫视集团、伊利集团、印度塔塔集团、开办了“凤凰版、伊利班和塔塔班,共同创建创建传媒孵化基地,并派驻学生加入企业整体培养计划,最终进入企业实现就业。

黑龙江东方学院:以立校为公的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根据学校2017年公布的数据,本科生年终总体就业率位92.66%,较上一年增长1.33%。其中签署就业协议、劳动合同的学生1613人,占56.14%,其他录用形式占26.07%,待就业211人,占7.34%。在企业中就业学生占66.79,事业单位占2.03%,灵活就业占19.65%。学生的就业行业主要分布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当中。毕业生的薪资平均3000-6000元为主,占到55.94%,6000-8000元占总人数的9.57%

黑龙江东方学院:以立校为公的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广泛开展合作打造国际化校园

黑龙江东方学院:以立校为公的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黑龙江东方学院:以立校为公的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在京领发布的2018年,中国民办高校国际化竞争力300强中,东方学院以28.23分位列17位,国际化教育排名第10。学校每都会聘请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法国等国教师参与到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并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互派教师、交换生数十人。

黑龙江东方学院:以立校为公的理念,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在互认学分的前提下,开设2+3、2+2等多形式的合作办学项目、短期进修和带薪实习项目,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开设国际夏令营项目,打造学校的国际形象。相信随着更多合作项目的开展,随着留学人数的增加,学校的国际化竞争力将有更明显的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