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的2017年,發展到底有多迅猛?

剛剛過去的2017年,對中國高等教育來說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很多大事都在這一年發生。國家雙一流入選名單、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新增學位授權點、新當選兩院院士名單等都相繼公佈或公示,中國高校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2017年,我國高校在師資隊伍、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研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青塔也從中選取了部分代表性的高校進行年度盤點。本期我們先來盤點一下2017年浙江大學的年度發展數據,浙大今年的發展速度再度令人震撼。

學科建設成績亮眼

2017年9月21日,備受矚目的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公佈,浙江大學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行列,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18人,入選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三。

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根據評估結果,共有460所高校(不含科研院所)的5112個學科獲得分檔排名(位列前70%)。浙江大學A+學科共有11個,位居全國第三;A類學科11個,位居全國高校第一;A-學科共有17個,位居全國高校第一。此外,浙江大學A類學科總數和全部上榜數均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浙江大學的2017年,發展到底有多迅猛?

根據科瑞維安公佈的2018年1月ESI最新數據:浙江大學國際排名130位,與去年同期相比,國際排名進步15位;

18個學科入選ESI前1%,入選學科數居全國高校第二位;8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位居全國高校第一位;5個學科進入世界前50名,入選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7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00名,入選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二。

浙江大學的2017年,發展到底有多迅猛?

高端人才大幅增加

浙江大學2017年高端人才大增幅增加,包括兩院院士、長江學者、國家傑青、青年千人、國家優青等國家級人才計劃入選者高達上百人。此外,高層次人才引進數量也非常可觀。具體如下:

兩院院士和文科資深教授:2017年浙江大學共當選兩院院士3人,外籍院士1人,兩院院士入選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二。除當選院士外,還引進多位兩院院士。此外,浙大還引進文科資深教授1名。

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017年公示的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共有18人入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國家傑青:浙大2017年共有9位教師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同時還引進了國家傑青2人,全年新增國家傑青達到11人。

長江學者:在2017年公示的新一批長江學者建議人選名單中,浙江大學共有4名特聘教授、13名青年長江學者入選,青年長江學者數全國第三。長江學者入選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三。

國家優青:浙大2017年國家優青獲得者共有19人,位居全國高校第三位。此外,還引進國家優青獲得者1人,全年新增20人。

青年千人:2017年12月4日公示的第十四批入選青年千人計劃公示名單,浙大共有39人,位居全國高校第二位。此外浙大還引進了青年千人4人。歷年全部批次青年千人中,浙江大學以200人,排名全國高校第二。

此外,浙江大學還新增數十位浙江省“千人計劃”引進人才、求是特聘教授、2位文科領軍人才等高端人才,浙大2017年高端人才的增幅實在堪稱恐怖。浙江大學2017年部分高層次人才計劃當選數據如下(不含引進人才):

浙江大學的2017年,發展到底有多迅猛?

科研實力依舊強悍

科研經費是衡量大學研究實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浙江大學科研經費一直位居全國前列。

根據教育部科技司最新公佈的高校年度科研經費數據,浙江大學年度科研經費高達以41.23億,位居全國高校第二。

截止到2017年底,浙江大學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44項,獲得項目數量繼續高居全國第三,資助總金額達5.69億元;

2017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方面,浙江大學共牽頭18項,立項總經費高達2.97億元,立項數和牽頭總經費均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科技成果領跑全國高校

國家科技獎:2017年度,浙江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浙江大學蔡天新老師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科普組)1項。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大學李蘭娟院士團隊領銜獲得的國家科技特等獎是該獎項設立以來,我國醫藥衛生行業和高等教育領域的“零的突破”。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高翔教授領銜、與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的“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項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這是浙江大學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該獎項,也是2017年度僅有的兩個通用項目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獲獎項目。

近五年,浙江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共獲得34項國家科技獎(通用項目),其中包括1項特等獎和5項一等獎(含創新團隊獎)。五年累計總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二,和清華大學一起遙遙領先其他高校。

浙江大學的2017年,發展到底有多迅猛?

教育部科技獎:2017年,浙江大學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16項教育部科技獎,並列第三。

教育部高校十大科技進展:2017年12月26日,浙江大學邊學成教授牽頭的陳雲敏院士團隊發明了國際上首臺高速鐵路列車運行動力效應試驗裝置,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高水平科研論文:從頂尖學術論文表現上看,浙大2017年以第一作者和第一完成單位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Science和Cell上發表論文1篇,Nature系列子刊近35篇,影響因子超過10的高水平論文接近260篇,發表論文數量和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高校領先。

SCI論文:根據中信所公佈數據,浙江大學2016年被SCI收錄的Article、Review兩類論文6231篇,卓越論文2971篇,兩項指標均位居全國高校第二。此外,SCI論文被引篇數和次數均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授權專利:長期以來,浙江大學授權發明專利數、技術輸出合同規模等一直保持全國領先。根據中信所公佈的數據,2017年浙江大學授權發明專利數1738項,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浙江大學的2017年,發展到底有多迅猛?

人文社科勢頭強勁

作為理工科為主的高校,浙大2017年在人文社科領域也有很不錯的表現,發展勢頭非常強勁。

2017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將《中國曆代繪畫大系》列入“國家重大出版工程”。依託《大系》所積累的工作基礎,浙江大學與韓國高等教育財團合作的《高麗畫全集》(歐美藏品卷),以中、英、韓、日四語種全球首發。

2017年6月,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入選國家高端智庫建設培育單位。7月,創新管理與持續競爭力研究中心、中國科教戰略研究院、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入選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庫。11月,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非傳統安全與和平發展研究中心、公共政策研究院三家智庫入選中國社科院中國智庫綜合評價AMI“中國核心智庫”。

浙江大學劉同舫教授的《青年馬克思政治哲學思想研究》,張國清教授的《實用主義政治哲學》,汪維輝的《漢語核心詞的歷史與現狀研究》入選2017年度國家哲學社科成果文庫,入選數居全國高校並列第一。

2017年浙江大學共有584篇論文被SSCI收錄,較2016年增長44%;40篇論文被A&HCI收錄, 位居內地高校第2位。首次入選THE-2018世界大學藝術人文類學科榜單,列101-125名區間,為內地高校第三位。

2017年人文社科實到科研經費2.65億元,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8項(含專項3項),其他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39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立項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

辦學總經費過百億

根據2016年各大高校官網公佈的2016年決算情況,浙江大學2016年年度決算數達到171.07億元,年度收入123.42億元,年度決算數和年度收入均居全國高校第二位。

另外,從各高校公佈的2017年預算情況看,浙大2017年預算經費投入高達150.47億,預算總數位居全國第三位,僅次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簽約捐贈高達幾十億元

捐贈收入作為高校辦學經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高校發展極為重要。同時捐贈收入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會對學校的認可度。

2017年是浙江大學建校120週年。得益於校慶的舉辦,浙江大學2017年度獲得社會和校友捐贈非常多,僅僅校級層面簽約的捐贈項目就高達數十億元(不含學院獲得的捐贈)。

3月3日,浙江集乘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捐資2000萬元人民幣;

3月25日,微醫向浙江大學捐贈1億元,設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5月3日,由浙大校友發起成立的上海遂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捐贈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遂真教育發展基金”,將持續10年共計捐贈11億元;

5月9日,由浙大校友發起的總規模為120億元的母基金成立,母基金管理公司浙大未來創新投資管理公司承諾連續12年捐贈人民幣12億元;

5月12日,由20位浙大企業家校友發起的Z20基金正式成立,首期規模達10億元,Z20基金承諾連續10年捐贈人民幣10億元;

5月16日,浙江通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簽訂協議,從2017年起,連續10年共計捐贈人民幣2億元;同時浙江通策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呂建明校友個人捐贈價值達5900多萬的百年桂花樹;

5月16日,浙江五洲新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捐贈1000萬,支持學生創新創業;

5月18日,新和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捐贈7000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持化學前瞻技術研究中心的建設和發展。

5月19日,世紀遊輪上市公司和巨人慈善基金會,共同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5,000萬元,捐贈款項將用於建設浙江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新大樓。

5月20日,浙江漢鼎宇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1億元,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漢鼎宇佑發展基金。

5月20日,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1億元人民幣,支持復性書院的建設與發展。

6月1日,杭州雅喵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在十年內共捐贈4000萬元人民幣,成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雅喵創新創業基金,用於支持浙江大學紫金眾創小鎮內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和浙江大學科技成果轉化,並設立“浙江大學雅喵創客空間”。

6月9日,馬雲攜夥伴捐贈5.6億,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發展基金”

6月23日,大北農集團董事長邵根夥校友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並與浙大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該捐贈將在四年內分批捐資4億元人民幣。

11月17日,眾美集團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3000萬元,用於支持浙江大學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建設與創新發展。

11月17日,浙江大學校董、新尚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唐立新先生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再次慷慨捐贈1500萬人民幣,繼續設立“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唐立新教育發展基金”

12月28日,浙江恆逸集團有限公司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人民幣1億元,支持浙江大學“雙一流”建設。

創業氛圍依舊火爆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浙江大學有近140位校友擔任上市公司創始人或負責人,其中涉及主板上市公司90多家、海外上市公司近20家。2016年10月,PitchBook發佈了2006年1月到2016年8月之間“獨角獸”公司創始人本科階段學校排名,浙江大學排名全球第九。2016年11月,胡潤百富校友榜發佈,浙江大學以38人的總數排名全國第一。

2015年7月,浙江大學獲評教育部首批“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2016年7月,獲評教育部首批“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17年1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7月,浙江大學入選國家雙創示範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學校從0到1培育的創業團隊落地註冊公司一百多家,其中獲得市場投資的五十多家,融資總額近6億元人民幣。

自2015年首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至今,浙江大學兩獲總分第一名、全國總冠軍,一次獲得總分第二名和“最佳創意獎”單項獎。

浙江大學博士生、杭州光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兼創始人白雲峰和他的團隊就是憑藉研發的全新三維成像技術產品,獲得2017年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冠軍。

看到這裡,很多人直觀的感受是恐怖,畢竟浙大一年的進步數據已經是很多的211工程大學幾十年的積累都無法相比的。

國家雙一流建設已經全面開啟,中國高校也將全面進軍世界一流大學。國有成均,在浙之濱,飛速發展中的浙江大學未來值得我們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