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的《無衣》

詩經中凡是有“風”字的詩,一般都是先秦時期的民歌(即現代的流行歌曲),而《秦風·無衣》是詩經中的唯一一首軍歌,有點像上戰場時唱的進行曲,音節比較整齊、雄壯有力。

其中,“同仇”有同類之意。“兵”上古讀音“bāng,不是指士兵,而是一種叫“錛”的兵器。“偕作”有在一起幹之意。“偕行”中的“行”讀háng,有同行之意。

詩的第一部分大意是:誰說你沒有衣服?我們長官與士兵都穿得一樣,外披戰袍,裡有內衣,腳有護腿戰裙。國君說要出兵征戰了,要管理好自己的兵器戈矛。只要參軍了,我們大家都一樣。

詩的第二、三部分的大意與第一部分的意思大致一樣,只是管理維護的兵器不一樣。

《詩經》中的《無衣》

品讀完這首《無衣》,能首先解讀出“平等”兩個字,就是士兵與軍官是平等的,為何會有這樣的規定呢?就要先講一下,秦國的地理位置,秦國是處於甘肅南邊和陝西西邊,即現在的天水一帶,古時稱秦州,那時這個地方是非常蠻荒與貧窮的。為了鼓勵老百姓參軍當兵,秦國是推行“首功累計”,就是你打仗時砍了多少敵人腦袋,後因腦袋太重,就改成割敵人左耳朵,用鐵絲掛在腰上,有幸回到國,就憑耳朵的多少記功定級,耳朵越多,說明你殺的敵人越多,能當的官就越大。這就是為何士兵與軍官是平等的原因,畢竟打幾次仗下來士兵級別可能超越軍官。可能也是這個偏僻貧窮位於戰國七雄之末的秦國,能一統天下的主要因素吧!畢竟打了勝仗就能吃飽飯、當官發財。

《詩經》中的《無衣》

這首《無衣》讀起來是非常鏗鏘有力的,特別是這首詩每部分的最後一句,“與、子、同——仇”“與、子、偕——作”“與、之、同——行”。就像口號“一、二、三——四!”一樣,氣勢上特別有軍歌特色。

提個問題,讀起來有沒有軍歌那種慷慨激昂的感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