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用户的接触及沟通

种子用户的接触及沟通

我们识别目标用户的属性(俗称用户画像)并不难,基于对解决方案的理解,我们很快就能获知。基本的用户标签属性包括:性别、年龄、身份、特征、线上(网上)接触渠道(用户密度)和线下(现实中)接触渠道。

种子用户的接触及沟通

举个例子,一个在线教育的解决方案,典型的普通用户标签如下。

性别:男女不限;

年龄:18~30岁;

身份:学生、职场白领新人;

特征:好学、上进;

线上接触渠道:知手、互联网学习类社区(例如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甚至互联网招聘类同站等;

线下接触渠道:购书中心、高校讲座、图书馆、论坛。

通过这些标签,我们不难在相应的渠道上找到他们。但是,在与他们进行接触之前,我们运营人务必预先将沟通话术准备妥当。

沟通的目的有三个:产品认知说明、建立信任、促使用户体验解决方案。当然,最后别忘了留下沟通方式。其中,建立信任是关键,也是最需要话术技巧的。

种子用户的接触及沟通

还是以在线教育的解决方案作为例子,请诸位先看一例种子用户邀请话术:

你好!我是某平台的员工,我们公司全新推出一个××领域的培训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你在××领域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如果你有兴趣,请留言知会。

诸位觉得这样的话术怎么样?我们站在用户视角解读一下用户的心理反应:某平台?啥平台呀,听都没听过,不会是骗子吧?什么?说我工作经验差,轮得到你批评我吗?留言知会t留言说什么?后续还要做什么操作,会不会很麻烦?

种子用户的接触及沟通

​这些疑惑都不得而知。下面我们再看另外—种用户邀请话术(括号内为我的评论注解):

×××(社交平台能够看到时方称谓,加上称谓能增加亲近感),您好!我是又×公司的运营专员×××(加上自己的真实姓名能增加信任感).我们公司固前推出了一款x x培训方案,针对性地弥补业界培训的x×方面缺失(阐述痛点,引起共鸣),看了您在社交上对×x方面相当活跃、领悟极深,故特别邀请您作为我们产品的首批种子用户(意即不是一般人可以参与的,给用户贴金),后续会在产品上为您的账号添加永久荣誉会员勋章(给予精神鼓励,初步建立用户归属感),如果您感兴趣,可联系我。我的微信:×××,我的办公电话:×××,我的E-mail:

×每x(给用户多种选择方便不同用户的隐私需求)。如您还有其他疑问,也可随时问我.我在线答复您。

前后对比,是否发现两者的区别之大?-个好的运营,就是无时无刻不站在用户视角思考,言行间始终考虑用户感受,唯有此才能打动用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