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曬娃私密照被娃瘋狂diss!曬娃是一種病,得治!

1


嬰媽媽最近看到一段視頻感觸很深,一位年僅六歲的孩子,在鏡頭面前勇敢地“控訴”她的父母在社交平臺曬自己隱私照的行為。

女孩名叫奧利弗,她說:“我的爸爸媽媽喜歡拍各種照片和視頻,這聽起來很正常很美好,可是我感覺自己被父母利用了。”


社交平臺曬娃私密照被娃瘋狂diss!曬娃是一種病,得治!



從嬰兒時期開始,就被父母拍照發到Facebook,這讓她感覺糟透了!

奧利佛表示從來沒有同意過父母,能把這些照片給所有認識的人瀏覽。最尷尬的是,裡面什麼照片都有,就連她在浴缸裡什麼都沒穿的照片,都能徹徹底底地被別人看到!


社交平臺曬娃私密照被娃瘋狂diss!曬娃是一種病,得治!


我只是個孩子,我能做些什麼呢?”女孩這句話都讓所有人都感到心酸。

是啊,保護孩子明明就是父母的職責,為何到頭來向孩子舉起利刃的卻是父母。

2


這短短几分鐘的視頻,卻一度刷爆了國內外的網絡社交平臺。

眾網友力挺女孩勇敢“控訴”父母的行為。大家一致認為:曬娃行為雖然充滿樂趣,但曬娃的同時還需踩住底線。


社交平臺曬娃私密照被娃瘋狂diss!曬娃是一種病,得治!



@Limit想喝酸奶:曬娃,特別是曬娃沒穿衣服,或者出糗的,真的好討厭啊!!!

@北城以北夏至未至:我的糗事親戚都知道,小時候各種糗事被我媽當笑話講。

@留在時光機裡陪少年看海:以後不曬了,雖然我娃還不會講話,尊重她就從保護她的隱私開始吧!

@醜的如此精美i:朋友圈經常有曬孩子洗澡的,游泳的,什麼都沒穿,我有點想不通為什麼要曬。

@奮鬥青年dyf:小女孩很有自己的見解,現在的曬娃之風的確有點偏離方向了。

網絡上曾經有這樣一個調查:

51%的父母在上傳孩子照片時,會備註有關孩子隱私生活的信息,而超過半數的家長,在社交網絡平臺會討論孩子最近的狀況。

這樣的數據屢見不鮮,卻又讓人無可奈何。

3

社交平臺曬娃私密照被娃瘋狂diss!曬娃是一種病,得治!



有個曬娃狂魔朋友,朋友圈絕對鋪天蓋地都是她家孩子的九宮格和小視頻,因為曬娃是她每天的必修課。

嬰媽媽身邊就有這樣一群曬娃狂魔媽媽。


社交平臺曬娃私密照被娃瘋狂diss!曬娃是一種病,得治!



她們曬娃的節奏十分有規律。

寶寶出生了要發朋友圈,寶寶吃奶了也要發,寶寶摔倒了發,寶寶說夢話了還要發......寶寶的哭和笑,什麼時候尿床了都要一個不落的發一遍!甚至寶寶啥也沒穿,在浴缸裡的照片都要一天發個好幾遍……


社交平臺曬娃私密照被娃瘋狂diss!曬娃是一種病,得治!



在她們的朋友圈裡完全看不到自己的生活,無時無刻都在聊自家孩子的吃喝拉撒。

曾有位孩子對自己媽媽每天曬娃的行為非常厭惡,這讓他在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他覺得媽媽根本就不愛自己,自己只是一件被利用的工具,漸漸地和媽媽產生了很深隔閡。

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受到傷害,變得沒有安全感。

4


曬娃狂魔的這種行為從心理學分析,其實是心理存在缺失,導致缺乏安全感和目標,希望通過曬娃尋找自我存在的價值。

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這種不顧孩子隱私的曬娃方式都是極不可取的。不僅會遭致各路好友的屏蔽,甚至讓一些不法分子有可趁之機。

嬰媽媽之前在某論壇看到一則帖子,杭州有位全職媽媽,平日裡特別喜歡在朋友圈分享生活的點滴,連定位也會一同發佈,偶爾透露孩子的個人信息,也沒有屏蔽陌生人。

這樣粗心大意的行為,讓人販子摸清了她的日常行程。有一次人販子趁著她帶女兒在公園玩耍時,悄悄地把她五歲的女兒給帶走了。


社交平臺曬娃私密照被娃瘋狂diss!曬娃是一種病,得治!



幸好她及時發現並報警才沒有釀成大禍。之後她便毫不猶豫地將微信、微博上孩子的所有信息都刪掉了。

因為騙子從你的朋友圈知道你帶孩子經常在什麼地方玩兒,看過孩子的照片,所以他才會有更大的機會下手拐帶孩子!

所以嬰媽媽在這裡要提醒大家,朋友圈曬娃千萬要牢記這幾點:

1.不要出現孩子的真實姓名、真實學校、班級、經常去的地方等。

2.曬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設置好分組,只有家人和朋友才可以看到。

3.關掉GPS功能,避免暴露所在位置。

4.部分涉及到孩子個人信息的照片,一定要截掉或者打上馬賽克。

5.在朋友圈權限設置中,記得關閉允許陌生人查看十張照片功能。

6.孩子的洗澡照、露點照、暴露的T臺走秀絕對不能曬!

7.舊手機別亂丟,建議手機多格式化幾次,這樣文件就難以恢復。

5


其實孩子的隱私更需要受到保護,因為他們所要面對的安全隱患遠比成年人要來得多。

孩子們只能小心翼翼地在這個社會中成長,拐賣兒童的人販子,甚至心理變態的戀童癖等等,這些都是潛伏在孩子身邊巨大的定時炸彈,每一步都不能有任何差錯。

我們將孩子帶到人世間,是讓ta來感受人間的美好,而不是被自己膨脹的虛榮心所利用。

現在的朋友圈已不僅僅只是親朋好友的圈子,裡面可能還會有不明來歷的陌生人,我們也不能百分百保證對方是好人,防人之心不可無。

每個孩子都是特別而又獨立的存在,無論孩子處在什麼樣的年紀,他們的想法和隱私,同樣值得被尊重。

-END-

△ 文中配圖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