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產業觀察:運營效率、企業管理,杭州金夫人鄧松「八字方針」

運營效率與企業管理如何有效結合?杭州金夫人CEO鄧松先生提出8字方針:聚焦、專注、極致、創新。

用戶更新,消費結構瞬息萬變。結婚行業該如何把握變革中的機會點?如何帶領團隊,迅速實現產品的迭代升級?

結婚產業觀察:運營效率、企業管理,杭州金夫人鄧松“八字方針”

杭州金夫人CEO 鄧松

在2018金犀獎全球結婚產業潮流峰會上,杭州金夫人集團CEO鄧松先生,以操盤業內代表企業金夫人的經驗,與大家分享《運營效率與企業管理如何有效結合》,全篇第一人稱闡述……

一個行業,總有一些人要去思考未來,總有一些人要去想在未來這個行業發展的趨勢,客戶需求的變化,我們又應該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和產品,應對這樣的發展變化。

如今的結婚行業,可謂一個特別好的時代,它有兩個關鍵詞:用戶體驗、產品為王。這兩個關鍵詞亦是金夫人在經營那麼久以後,開始真正思考到底要管些什麼,理些什麼,要運一些什麼,又要改變一些什麼。

而婚紗攝影這個細分領域,馬太效應正在呈現,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初期,公司有單點的勝出(可能是服務特別優異,可能風格特別突出)就能獲得市場的成長,獲得一定的份額;

現在,公司要在單點突出之上加上整體協同效應,加上資源配置,加上符合消費者預期,甚至超預期的一些做法,才能夠擁抱到未來的客戶。

簡言之,未來能夠實現單點突破,協同效應最重要的工作方針。、

就金夫人而言,每一年都要思考,在內部應該以什麼工作方式、方法以及工作作風去滿足客戶?

答案就是八個字——聚焦、專注、極致、創新!

01 聚焦

我總覺得公司的工作會做得特別寬泛。每一年做年度計劃時,會把這一年所有的得失全部剖析一遍,然後會列出很多計劃需要去改善。少則幾十件事情要做,多則幾百件事情要做。

每次開會也是,會發現每個星期要發生好多問題:營銷的問題、邀約的問題、看樣的問題、品質的問題、服務的問題等等。

這時候我們發現一件事情,當一個人在一個星期內開會完之後,他會被分配到一件事或者好幾件事,但是他連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完,故而很難做到協同並且幫助別人完成公司的工作。

每次開會都是那些問題,每次開會都解決不了這些問題。

由此,作為管理者,一定要懂得幫下屬把事情做分類,做減法。根據事情重要程度的優先級和時間程度的優先級來做梳理,找出當下最重要,最需要做的事情,要學會抓大放小,學會暫時允許一些問題存在。

如果眉毛鬍子一把抓,我相信都抓不好。

02 專注

一箇中心一年只做三件事。一個部門,一個月只做一件事。如果這一件事沒有做好,下個月還持續的做這一件事。在工作中要懂得取捨,取捨之後,必須在一個時間單元裡面特別專注於這件事情成果的產生。

要知道,當你不會專注這件事情成果產生時,我們的下屬、同事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最後都沒有成果。而這是婚紗攝影行業裡普遍存在的現象,每個人都很忙,打疲勞戰,業態員工生存,生活得特別辛苦,工作得特別雜亂。

有一句話,主帥不明,累死三軍。我們如何成立項目組,改變組織結構,重新劃小單元,組成新的工作組,對一個結果產生,結合相關工作鏈條上的所有同事,為這個結果達成共同協力。

在成果沒有出來之前,我們繼續關注這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事情開始是長期的,比如用戶體驗的改善,這是一個長期可持續;有的事情可能是一週的或者是一個月的。

無論是長期或者短期,我們都要形成一個組織,形成一個項目工作組,來對這件事情最後的達成進行討論,跟蹤過程,找到方法,實時評估,追蹤結果。

03 極致

婚紗攝影行業工作的時間週期非常長,顧客的接觸點也非常多。對此,我們首先要找出客戶在每個節點上的期望值是什麼,這個期望值來自各種訊息的組成。

很多時候,我們一直在說,只有超越顧客期望值,企業才會有未來。但是顧客的期望值到底是什麼,我們沒有仔細的剖析,認真去思考。

比如:線上的同事與客戶聊得很好,邀約到門店。雖然門店的同事服務熱情,氛圍也不錯,但是客戶就是覺得和預期不符?其原因就在於客戶以為到店後接待的還是線上的那位同事,實際並非如此。

故而,儘管兩個同事都很熱情、積極、專業,但客戶期望值就被降低了,被改變了,覺得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值。

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在為每個消費者服務過程當中,它的期望值是什麼,你怎樣才能做好,或者管理好期望值。

一個公司,不但有營銷單位,還有更為重要的運營單位。某種程度而言,營銷單位很大程度做得是當下的業績,而運營單位做的是顧客的滿意度,做的是口碑,做的是未來。

我們在運營單位一個最重要的工作——顧客期望值的管理。這個部分很多公司裡可能並沒有明確的告訴運營單位是在做什麼,但是你能發現大部分公司可能會有個流程部門,流程部門正常的排控客人哪天拍照,哪天預選禮服。需要注意的是,流程部門在這過程中,對客人所有的預期以及根據公司現在的情況,我們所預判的客戶需求,甚至一些特殊顧客的需求,並沒有傳遞到後面的部門,最後產生的結果就是客戶的需求和實際感受到的服務和產品不一致。

因而,運營部門的KPI或者考核有沒有與客戶的期望值掛鉤,是否管理好客戶的期望值,這是非常重要的。

之前有一個運營部門的同事,他覺得自己的工作就是和客戶打電話,安排行程,看不到方向、未來。

事實上,運營部門有幾個工作的層級:

1、將客戶安排好,不出錯,做好他們時間上的按時取件,按時校稿;

2、做出客戶的滿意度統計,分析背後的原因,告知管理層,推動事情的解決;

3、就整體瞭解的一線現狀,提出更具體的可行性方案,推動公司的創新和變革。

如果說你做到第一層,能領到5千塊薪水;做到最上一層,公司至少每個月給你5萬塊薪水。

公司有大公司、小公司,部門有大部門、小部門。而部門大不大,取決於部門對於未來是怎麼設想的,我們在過程當中如何將每件工作做到極致。

同時,每個人如何定義自己工作的價值,這個事情也是需要多做思考的。很多門市的定義就是把單接好,定價定好,成交做好就OK了。它還有沒有更好的價值,我們給銷售的一句話叫做“成交客戶是天職,再生客戶是價值”。今天成交一個客戶只是你打開客戶身邊六個圈子的第一步,員工為什麼要再生價值呢,很多人說給員工獎金。可是在相匹配的KPI和激勵考核體系裡,很多公司的提成,門市獎金就來自於業績的提成,高單獎,轉介紹的獎金。這樣的方式都無法真正的激勵員工,如果這裡KPI沒有說到服務的獎金佔到收入40%-50%,那麼門市的服務是沒有辦法真正的落地,這是我們深刻的體會,因為考核完全以業績為導向。

04 創新

未來,更多是小而美的組織,可能會形成兩種形態:一個叫大而強的公司,一個叫小而美的公司。為什麼大而強,是因為你把大公司在未來拆分成了很多小單元,每一個小單元都是小而美的,並在一起就大而強,所以

在未來會面臨組織的創新

我們公司的組織結構以前會按照行政體系劃分總經理、總監、主管,這也是傳統公司的做法。而現在的組織結構扁平化,以客戶為中心。畢竟,如果組織結構不做調整,還是層級過多、反應過慢、官僚主義,都會減弱甚至喪失競爭力。

而所謂的高效管理,事實上就是高效率和高績效的管理。隨著客戶不斷的使用滴滴,使用快遞等服務,其對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不能更快看到照片,更快取件,更快做分享,這是我們要去思考的。此外,高績效不是說業績做得有多好,而是水準有多高,質量有多好。

當然,要做好這些來迎接用戶體驗,來迎接產品為王,我們首先要去思考幾個問題:

1、清晰的戰略。戰略不是你能做什麼,而是首先考慮不做什麼。我們到底是規模化的戰略,還是差異化的戰略,還是成本領先的戰略,這個部分從大面上必須要先思考好。思考好之後,再去想我們以什麼樣的方式(服務最棒、成本最低、風格最突出)去獲取這個市場。

2、統一的思想。一旦戰略規劃定下來,所有的資源都必須和操作方案匹配。更重要的是,以前我們只是按攝影部、化妝部、門市部劃分,後來發現一個攝影部可能有四五百人,攝影主管很難管理到。

我們在這裡再劃小單元,就學習毛主席的支部建在連上,拆分成18個連隊。每個連隊都有連長,同時還引入了小政委計劃,每個連隊都有政委的職能。政委的職能主要就是組織大家統一思想,學習、交流、溝通這些工作,來建立團隊之間心與心的連接。

3、一致的目標。在目標的部分,從年度到季度到月度,甚至到每一週、每一天、每小時,將目標分解。我們對於每個環節的時間目標和質量目標,都要做評估、管理。與此同時,按照符合客戶期望值的目標設立,更重要的是過程的跟蹤。

4、得當的措施。措施怎麼來,每做完一件事,討論得出方案,必須馬上覆盤。下一次再要做同樣的事,把覆盤的內容拿出來看,這個基礎上再討論,就能做到一次比一次更加優化,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

5、有效的評估。將公司每個人,每個部門,每一天,甚至每個時段的績效全部通過後臺運營系統,每個人可以隨時查到自己的貢獻值有多少。

如果你的公司是一個星期評估一次,那麼你的改進就是一個星期一次。如果公司一個月評估一次,也有可能你的改進就是一個月一次,一年才改12次。如果數據透視實時在線,我們能根據公司的體檢表,公司所有關鍵數據的指標表來進行設計,進行對比,就知道最後每個人貢獻價值在哪裡,同時提出具體的激勵,我們對每個結果必須表達出意見。

此外,高層對員工的回應很重要,我們回應的方式不是看他有沒有達到目標,而是看他這次有沒有比上次做得更好,今天有沒有比昨天做得更好,這都是值得肯定。如果他真的做得不好,我們不能只有批評,我們鼓勵批評之後加給予方法。如果只是批評而不給予方法,那就叫指責。當然這裡面要監理公司的小時、日、周、月的激勵體系。

除此之外,如何去“快速的調整”以及“保證成果”也是需要著重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