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歷史人物——張之洞

人物簡介

洋務派代表人物張之洞

張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達,號香濤,別號壺公、抱冰,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生於貴築縣(今貴陽市),7歲時隨父到興義府城就讀,13歲始回河北原籍應試,考取秀才;15歲時赴順天府鄉試中舉人第一名,成“解元”;26歲考取進士第三名,成為“探花”,授翰林院編修。1867-1873年任湖北學政。1874年起任四川學政、山西巡府。1883年中法戰爭爆發,因力主抗爭任兩廣總督。1889年7月調任湖廣總督。1906年升任軍機大臣。在督鄂17年間,張之洞力主廣開新學、改革軍政、振興實業,由此湖北人才鼎盛、財賦稱饒,成為當時中國後期洋務新政的中心地區。

張之洞平生所為最為後人稱道的是其在中國教育由封建傳統向現代化邁進過程中所作出的歷史性貢獻。其弟子張繼熙曾說:“公常謂中國不貧於財,而貧於人才,故以興學為求才治國之首務。”美國學者威廉·艾爾斯在其《張之洞與中國教育改革》一書中對張之洞對中國教育改革作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稱讚 “在張之洞的一生中,中國教育的形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對此,他的努力具有決定性意義” 。臺灣學者蘇雲峰更是高度評價張之洞對中國教育改革作出的歷史性貢獻:“湖北教育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是由於張之洞的領導,而張之洞,對教育改革的貢獻,並不限於湖北一地,而是具有全國性意義。正是由於張之洞的貢獻,而使中國教育始走向近代化道路。” 在督鄂期間,張之洞致力於改造舊式書院、創辦新式學堂。在張之洞的領導下,湖北教育通過由低等向高等、由普通向專業、由省城向州縣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個地區性的現代教育體系,其教育規模和質量在當時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在這個歷史進程中,在張之洞本人的具體策劃和親自指導下,湖北地區先後成立了自強學堂(今武漢大學前身)、武備學堂、農務學堂(今華中農業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的前身—湖北工藝學堂也是在這個歷史時期在張之洞的策劃和指導下誕生的。不僅是湖北地區,張之洞任兩江總督時在南京創立三江師範學堂,是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的前身。

人物生平

1863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

1880年授翰林院侍讀。次年擢內閣學士。又任山西巡撫。1889年8月,調署湖廣總督。1894年8月1日中日宣戰後,張之洞曾奏請派馬隊"馳赴天津,聽候調遣",並想以"外洋為助"。他鑑於"倭勢日?,必將深入",建議"慎固津沽及盛京"。10月26日致電李鴻章,提出"購兵船、借洋款、結強援"三項主張。10月底,日軍強渡鴨綠江後,遼瀋危急,張之洞再提出"購快船、購軍火、借洋款、結強援、明賞罰"五事。11月2日,調署兩江總督。11月7日,他在致李鴻章電中指出"無論或戰或和,總非有船不行"。11月下旬,日軍圍困旅順,張之洞先後致電李鴻章、李秉衡,要求急救旅順,均無效。

1895年初,日軍進犯山東半島,張之洞給山東巡撫李秉衡發急電,建議李"責成地方官多募民夫,迅速星夜多開壕塹,於要路多埋火藥,作地雷",以阻止日軍進犯。並表示擬撥槍支彈藥支援山東守軍。在丁汝昌自殺殉國後,他曾建議將駐紮臺灣的劉永福調來山東抗日,保衛煙臺。

當張之洞得悉清廷有割臺海於日之說,於2月28日致電朝廷,瀝陳利害,極力反對割臺。並提出保臺的“權宜救急之法”有二:一、向英國借鉅款,“以臺灣作保”,英必以軍艦保衛臺灣;二、除借鉅款外,“許英在臺灣開礦一、二十年”,對英有大益,必肯保臺。3月29日,張之洞致電唐景崧,一方面鼓勵御倭;一方面建議起用百戰之將劉永福,同時致電劉永福,建議他“忍小任大,和衷共濟,建立奇功”。《馬關條約》簽訂後,張之洞於4月26日向清廷上奏,提出廢約辦法“惟有乞援強國一策”。

5月20日,清廷諭令唐景崧“著即開缺,來京陛見。其臺省大小文武各員,並著唐景崧 令陸續內渡”。張之洞認為“此時為臺之計,只有憑臺民為戰守,早遣無用客勇,以免耗餉,禁運銀錢內渡,以充軍實”。24日,張之洞從唐景崧來電中得悉“日內臺民即立為民主國”之事,27日上奏,認為臺灣“現自改為民主之國,以後籌械等事,自未便再為接濟,以免枝節”。6月3日,日軍攻陷基隆港。

5日,張之洞仍致電唐景崧,希望他激勵士勇民眾堅守臺北府,並鼓勵唐“自率大支親兵,獲餉械,擇便利駐紮,或戰、或攻、或守,相機因應,務取活便,方能得勢。”可是唐景崧辜負了臺灣人民的期望,7日乘船退回廈門。最後只剩劉永福在臺灣領導軍民堅持抵抗日本侵略軍。但是“餉械奇絀”,多次向張之洞求援,張之洞雖有餉械,卻不敢接濟,10月19日,劉永福戰敗,退歸廈門。

1898年,張之洞作《勸學篇》反對變法改革。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張之洞參與"東南互保",鎮壓兩湖群眾鬥爭,並鎮壓唐才常自立軍起義。1906年晉協辦大學士,有擢體仁閣大學士,授軍機大臣。1908年11月,以顧命重臣晉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諡文襄。

人物年譜

1837年(道光十七年) 生於貴州義府。一說生於貴築縣(今貴陽市)。其母朱氏是邛州(今四川邛崍)的知縣千金。

1840年(道光二十年) 三歲,母親朱氏死。鴉片戰爭爆發。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四歲,入塾就學。 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十一歲,從師胡林翼。

1850年(道光三十年)十三歲。應試,入縣學。

7月 洪秀全領導金田起義。父張鍈勇抗拒太平軍。

1852年(咸豐二年)十五歲。回原籍直隸應順天府鄉試,中式第一名舉人。

1853年(咸豐三年)十六歲。

4月 太平軍攻佔江寧,清廷宣佈畿輔戒 嚴。

8月 出都抵貴州興義府。

1854年(咸豐四年)十七歲。在興義城與父兄一直參加抵禦農民起義軍的戰鬥。娶石夫人。

1855年(咸豐五年)十八歲。侍父於貴州軍中。秋,父令其北上入京。

1856年(咸豐六年)十九歲。

4月 赴禮部試,考取覺羅官學教習。

8月 父病死軍中。

1857年(咸豐七年)二十歲。在籍守制。翌年繼續守制。

1859年(咸豐九年)二十二歲。

3月 將赴會試,因族兄張之萬為同考官,循例迴避。在家鄉(直隸南皮)辦清平團練。

1860年(咸豐十年) 二十三歲。

7月 長子張權生。

9月 英法聯軍陷北京,咸豐帝逃往熱河。張之洞感憤時事,作《海水》詩。秋冬至濟南,入山東巡撫文煜幕府。

1861年(咸豐十一年)二十四歲。

4月 回南皮,後赴任丘,為人作家庭教師。

1862年(同治元年)二十五歲。

2月 入都。

4月 應會試,落榜。後入河南團練幫辦毛昶熙幕府,參與鎮壓捻軍。

8月 入河南巡撫張之萬幕府。

1863年(同治二年)二十六歲。

3月 入都。

4月 會試,中貢生。

5月 殿試,列一等一名;廷式對策,列一甲第三(探花),賜進士,授職翰林院編修。

1865年(同治四年) 二十八歲。

5月 散館考試,列一等第一名。

6月 石夫人死。

1866年(同治五年)二十九歲。

5月 翰林大考,列二等第三十二名。

1867年(同治六年) 三十歲。

7月 充浙江副考官。

9月 簡放湖北學政。

1868年(同治七年)三十一歲。在湖北學政任內。

1869年(同治八年)三十二歲。在武昌創建經心書院。

1870年(同治九年)三十三歲。

2月 娶唐夫人。編刻《江漢炳靈集》。

11月 任滿交卸入京,在北京與藩祖蔭、王懿榮、吳大澄、陳寶箴等清流名彥結交。

1871年(同治十年)三十四歲。充翰林院教習庶吉士。

1872年(同治十一年)三十五歲。

10月 加侍讀銜。

11月 編纂《平定粵匪方略》、《剿平捻匪方略》。

1873年(同治十二年)三十六歲。

7月 充四川鄉試副考官,又簡放四川學政。

1874年(同治十三年)三十七歲。整頓四川科舉積弊,創建尊經書院。

1875年(光緒元年)三十八歲。

2月 同治帝死,載湉繼位,是為光緒帝。著《輶軒語》、《書目問答》。

1876年(光緒二年) 三十九歲。繼續整頓四川科舉積弊。

12月 任滿交卸返京。充文淵閣校理。娶王夫人。

1877年(光緒三年) 四十歲。充教習庶吉士。

1878年(光緒四年)四十一歲。為清流黨人黃體芳代擬疏稿,陳時政得失。

1879年(光緒五年)四十二歲。

3月 王夫人死。補國子監司業。

5月 上疏,議皇統繼承。

6月 奏議四川東鄉知縣孫定揚“誣民為逆”。

8月 疏請“直言不宜沮抑”。

9月 補授左春坊中允。

10月 轉司經局洗馬。

1880年(光緒六年)四十三歲。

1月 上疏。言“中俄條約”“十不可許”,併力主整修武備,與俄另訂新約,治出賣主權的崇厚以“應得之罪”。

6月 轉翰林院侍讀,旋晉左春坊右庶子。

8月 充日講起居注官。繼續就“中俄條約”事上奏。

9月 奏請加強海防,轉左春坊左庶子。

1881年(光緒七年)四十四歲。

1月 與陳寶琛會奏請裁閹官。

3月 補翰林院侍讀學士。

6月 充鹹安宮總裁。

7月 擢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郞銜。

12月 補授山西巡撫。

1882年(光緒八年)四十五歲。

1月 出京赴山西任。禁革山西種種陋規。

5月 敦請閻敬銘出山任職。薦舉中外文武官吏59人。奏請遣重臣駐粵,以應付法國在南疆的侵略活動。

7月 奏明“治晉八事”。設清源局、教案局。

1883年(光緒九年)四十六歲。籌辦山西練軍,調李先義、吳元愷等管帶操練。

5月 設洋務局、桑棉局、鐵絹局。

1884年(光緒十年)四十七歲。

1月 與北洋大臣會奏晉鐵改由天津出海。創辦令德書院。

3月 中法在北寧開戰。

5月 赴京陛見,署理兩廣總督。

6月 抵廣州,籌辦省城防務及瓊廉潮州防務。

8月 法海軍挑起馬尾戰端,張之洞以槍械餉銀援助福建水師。二十三日補授兩廣總督,二十七日清政府對法宣戰。

9月 奏請唐景崧率師入越,會同劉永福抗法。

11月 奏派王孝祺率八營赴瓊山。

1885年(光緒十一年) 四十八歲。

1月 因保徐廷失當,吏部議奏降一級留任。

2月 因“籌濟軍事不分畛域”,加一級。

3月 馮子材於鎮南關大敗法軍,中法於巴黎訂停戰條約,張之洞上奏反對撤軍,上諭令其如期停戰撤回 邊界,有違延必嚴究。

4月 再次奏稱撤兵之害。

6月 上諭廣西關外大勝,張之洞撥軍籌餉有功,著賞花翎。

7月 募廣勝軍練習洋操,創設廣安水軍。

l0月 奏請分全國海軍為北洋、南洋、閩洋、粵洋四大支。

1886年(光緒十二年)四十九歲。

1月 調劉永福回粵。

3月 派使周曆南洋各島,安排華僑事宜。

4月 設廣雅書局。

5月 法領事索賠教堂損失,嚴駁之。

6月 試造淺水兵輪,派馮子材赴瓊州剿辦客家和黎民起事。

10月 創設槍彈廠。

1887年(光緒十三年)五十歲。

2月 光緒帝親政。

6月 創建廣雅書院,設辦理洋務處。

8月 創辦水陸師學堂。

1888年(光緒十四年)五十一歲。

5月 奏請保護旅美華工。

1889年(光緒十五年) 五十二歲。

1月 請總理衙門阻止法國在越中邊境接通電線。

2月 請緩造津通鐵路,改建腹省幹路。

4月 籌設槍炮廠。

5月 鑄錢廠建成。

8月 調補湖廣總督,奏設紡紗廠。

9月 上諭讚許修築蘆漢鐵路計劃。

11月 交卸兩廣總督篆務。

12月 抵鄂。

1890年(光緒十六年)五十三歲。

1月 派員赴湘 鄂各縣及川黔山諸省勘探煤鐵礦。與兩廣總督李翰章議定將鍊鐵廠、織布廠移設湖北。

2月 奏請移設槍炮廠於湖北,設礦務局(後改名鐵政局)。

4月 籌建槍炮廠於漢陽大別山,籌建織布局於武昌城外。

5月 創建兩湖書院。

9月 勘定鍊鐵廠基於大別山。

11月 曉諭兩湖商民自購機器開採煤礦。

1891年(光緒十七年)五十四歲。

2月 織布廠開場興建。

6月 設方言商務學堂,設湖北輿圖總局。

9月 鍊鐵廠開工興建。

1892年(光緒十八年)五十五歲。

1月 選譯洋務書籍。

2月 派工匠赴比利時鍊鋼廠學習。

5月 發美國棉籽令民試種。

1893年(光緒十九年)五十六歲

1月 漢陽鐵廠若干廠房告成。

5月 大理寺卿徐致祥參劾張之洞“辜恩負職”,經李瀚章等確查具奏,將徐奏駁回。

6月 令地方官嚴辦麻城教案。

10月 鍊鐵廠工程竣工。

11月 設自強學堂。

1894年(光緒二十年) 五十七歲。

2月 鍊鋼廠開爐。

8月 清政府對日宣戰,奏派兵赴天津聽候調遣。

11月 劉坤一北調主持軍務,兩江總督由張之洞署理,湖北鍊鐵織布各局仍由其經理。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五十八歲。

3月 電奏割棄臺灣之害。

4月 密籌臺灣餉械。

6月 籌練自強軍,擴充湖北槍炮廠。

8月 議設商務局。

12月 奏明創練自強軍,奏陳籌辦江浙鐵路。

1896年(光緒二十二年(五十九歲。

1月 創辦儲才學堂 招商設紗廠於州(今南通)。

4月 鐵廠招商承辦。

5月 設官錢局。

8月 創設武備學堂。

1897年(光緒二十三歲)六十歲。

會奏蘆漢鐵路借用比利時款項。

7月 紡紗局成。

8月 選防軍綠營兵勇練習洋操。

10月 籌設農務學堂。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六十一歲。

1月 奏請設立粵漢鐵路總公司。

4月 創設漢口商務公所、制麻局,撰《勸學篇》。

5月 光緒帝電諭張之洞來京陛見,中途令其折回本任。

6月 光緒帝下“明定國是”詔,宣佈變法。

7月 奏請妥議科舉新章。

9月 慈禧發動政變,變法失敗。

10月 派學生遊學日本。

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 六十二歲。

2月 修武昌南北江堤。

4月 創辦《商務報》。

12月 設農務局。

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六十三歲。

5月 義和團運動進入高潮。

6月 電致總理衙門“調兵速剿”義和團,令江漢關道照會各國駐漢口領事“力任保護”,會同劉坤一與駐滬各領事議訂“東南互保”。

8月15日 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慈禧、光緒西逃,21日張之洞在漢口破獲自立軍機關,隨即殺害唐才常等人。

10月 慈禧、光緒抵西安。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六十四歲。

1月 慈禧發佈“變法詔”。

2月 電奏與俄定東三省條約之害。

4月 清廷設立主持“新政”的督辦政務處,張之洞遙為參預督辦政務大臣。

6~7月 與劉坤一會奏“變法三疏”。

7月 設學務處綜理湖北全省學堂事務。

11月 因“東南互保”賞加太子少保。慈禧、光緒還京。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六十五歲。

5月 改兩湖書院改為兩湖大學堂,自強學堂為文普通學堂,武備學堂為武高等學堂,設武普通學堂,創建湖北師範學堂。

7月 兼充督辦商務大臣。

9月 設銅幣局。

10月 劉坤一死,張之洞署理兩江總督。

11月 抵江寧接兩江篆務。

12月 魏光燾調補兩江總督,張之洞回湖廣本任。

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六十六歲。

2月 奏設三江師範學堂。

3月 與袁世凱會奏變通科舉,奏陳移江南製造局於內地。

7月 與管學大臣張百熙,榮慶會商學務,鰲定學堂章程。

12月 奏請重定學堂章程。陛呈請訓,面奏"化除滿漢畛域"。

1904年(光緒三十年) 六十七歲。

7月 籌備粵漢鄂省鐵路贖款,建兩湖勸業場。

9月 改槍炮廠為湖北兵工廠,議結宜施教案。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六十八歲。

4月 粵漢鐵路建成。

7月 奉旨督辦粵漢鐵路。

8月 粵漢鐵路贖路約成。

9月 與袁世凱會奏立停科舉推廣學校。

11月 設川漢鐵路於武昌。

12月 奏陳改變湖北常備軍。

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 六十九歲。

6月 開辦湖北印刷局。

7月 批准漢口商辦水電公司。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 七十歲。

1月 設憲兵。

6月 任協辦大學士。

7月 授大學士,仍留湖廣總督之任。充體仁閣大學士,奏請化除滿漢畛域。補授軍機大臣。

9月 手書各學堂各軍營停造石像銅像。到京,奉旨管理學部事務。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 七十一歲。

7月 兼充督辦鐵路大臣。

11月 14日光緒帝死,15日慈禧太后死。

12月 溥儀登基,載灃為攝政王,張之洞賞加太子太保銜。

1909年(光緒三十五年)七十二歲。

1月 載灃擬殺袁世凱,張之洞阻止。

3月 任德宗實錄修纂部裁官。

7月 因病請假。

9月 奏請續假。

10月 4日病逝,6日追諡文襄,晉贈太保。翌年歸葬南皮。

流派首領

張之洞,字孝達,一字香濤,號壺公,晚年自號無競居士,直隸南皮(今河北南皮)人。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日(1837 年9 月2 日)生於貴州興義府。曾祖父張怡熊,曾任浙江山陰縣知縣。祖父張廷琛,曾任福建古田縣知縣。父親張鍈,曾任貴州興義府知府。張之洞從小讀書用功,才思敏捷,受過嚴格的儒家思想的教育薰陶。他先後從好幾位老師就學,其中丁誦先、韓超兩位老師給他的影響較大。丁誦先,道光十八年進士,翰林院侍讀。韓超累官至貴州巡撫。咸豐二年(1852年),張之洞應順天鄉試,中式第一名。同治三年(1864年)參加會試、殿試,中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編修。以後,他曾擔任浙江鄉試的副考官、湖北學政、四川學政職務。張之洞任湖北學政時,整頓學風,建立經心書院,提拔獎勵有真才實學的人,頗得眾望。他任四川學政時,在成都建立尊經書院,延請名儒,分科講授,仿照阮元杭州詁經精舍、廣州學海堂的例規,手訂條教,並撰寫《輶軒語》、《書目答問》兩本書,以教導士子應讀什麼書,應怎樣做學問以及修養品德等。這兩本書在當時和以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書目答問》至今仍是近代目錄學的一部具有參考價值的書。他還聘請通才宿儒,如繆荃孫、樊增祥、王文錦、王懿榮、蒯光典、易順鼎等,教士子以治經門徑,通達時務。在四川尊經書院的學子中,他推薦五少年,第一名是楊銳,後來成為戊戌變法運動的六君子之一;第二名是廖登廷,即後來著名的今文經學家廖平。

光緒五年(1879年),張之洞補國子監司業,補授詹事府左春坊中允,轉司經局洗馬。同年,清廷因俄國侵佔新疆伊犁,派左都御史崇厚赴俄國交涉索還伊犁。崇厚昏庸無知,與俄國簽定了喪權辱國的《里瓦幾亞條約》。這一條約名義上收回伊犁,但西境、南境被沙俄宰割,伊犁處於俄國包圍的危險境地。消息傳來,輿論大譁。群臣上疏,張之洞上《熟權俄約利害折》、《籌議交涉伊犁事宜折》,分析俄約有十不可許,堅持必改此議,宜修武備,緩立約,並要求治崇厚罪。折上,被慈禧、慈安太后召見,特許其隨時赴總理衙門以備諮詢。他同張佩綸、陳寶琛共同起草奏摺19 件,提出了籌兵籌餉、籌防邊備的積極建議。光緒六年(1880年),清廷派曾紀澤赴俄,重訂伊犁條約。

當時,張之洞、寶廷、張佩綸、黃體芳稱翰林四諫,號為清流派。他們擁戴軍機大臣、大學士李鴻藻為領袖,而實際上張之洞是清流派的首領。在中俄交涉事件中,張之洞的政治聲望提高了,並且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賞識。

歷史事件

整吏禁菸

光緒七年至十年(1881—1884),張之洞任山西巡撫。當時,山西吏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鴉片流毒嚴重。張之洞給友人書雲:“山西官場亂極,見聞陋極,文案武案兩等人才乏極,吏事民事兵事應急辦之事多極。竟非清淨無為之地也。”“晉患不在災而在煙。有嗜好者四鄉十人而六,城市十人而,吏役兵三種幾乎十人而十矣。人人枯瘠,家家晏起。堂堂晉陽,一派陰慘敗落景象,有如鬼國,何論振作有為,循此不已,殆將不可國矣,如何如何。”張之洞注意整頓吏治,一上任便勤考吏屬,振作革弊,劾罷貪縱害民的縣官,獎勵好的官吏,嚴禁鴉片,臚舉人才,編練軍隊,清查倉庫。山西的鐵運銷奉天、上海等地,陸運成本很高,他改由天津出海,海運降低運費,又在產地籌辦冶煉局。他創辦令德堂,也是仿照阮元詁經精舍、學海堂的例規,聘請王軒為主講,楊深秀為襄校兼監院。楊深秀後來成為戊戌變法運動六君子之一。

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傳教,刊行《救時要務》等小冊子,並舉辦儀器、車床、縫紉機、單車的展覽和操作表演。張之洞會見了李提摩太,讀了他的書,受其影響,擬籌建洋務局,未及實現。

光緒十年(1884),法國侵略越南,邊疆告急。張之洞上疏建議戰守,請嚴督滇、桂之戰,急修津廣之防。四月,清廷召張之洞晉京。張之洞陳抗法事,多所謀劃,被任命署理兩廣總督,不久實授。

興辦洋務

張之洞到達廣州後,便加強防務,飭沿海督撫,嚴密防守。六月,法國侵略軍佔臺灣基隆,張之洞奏請飭吏部主事唐景崧,往會劉永福,合擊法軍。他認為:“援臺惟有急越,請爭越以振全局。又言牽敵以戰越為上策,圖越以用劉為實濟。”清廷採納張之洞的建議,加劉永福為提督記名。劉永福率領黑旗軍驍勇善戰,屢創法軍。但由於廣西布政使徐延旭、雲南布政使唐烱所率軍隊在抗法戰爭中配合不力,打了敗仗,唐烱軍逃走,使黑旗軍寡不敵眾而遭到失敗。唐、徐被撤職查辦,張之洞因薦徐延旭不當而交部察議。光緒十一年(1885)正月,法軍侵佔中越邊境重鎮鎮南關(今友誼關),形勢危急。張之洞奏請調前任廣西提督馮子材、總兵王孝祺等援桂,駐鎮南關。70 歲的老將馮子材率軍,奮力殊死抵抗,大敗法軍,扭轉了整個戰局。法國茹費理內閣因此倒臺。但是清廷卻決意乘勝求和,命令前線各軍停戰撤兵。前線將士聞訊,“皆扼腕憤痛”。張之洞接連電奏緩期撤兵,竟遭李鴻章傳旨斥責。

在中法戰爭中,張之洞籌餉運械,給岑毓英軍200 萬元,桂軍200 萬元,唐景崧、劉永福40 萬元,臺灣40 萬元。朝廷表彰他籌濟軍事,不分畛域。這一時期,他在廣東開設水陸師學堂,創設槍彈廠,疏請大治水師、專款購兵艦,設繅絲局,創辦機鑄制錢局及銀元局,籌辦織布局和制鐵廠,這是他辦洋務企業的開始。

光緒十二年,張之洞在廣州創辦廣雅書局和廣雅書院。廣東原有端溪書院,在肇慶,他聘請梁鼎芬主持端溪書院,後來梁鼎芬率師生來到廣雅書院。張之洞又聘朱一新到廣雅書院主講。當時梁鼎芬因彈劾李鴻章主和而獲罪,朱一新因彈劾太監李蓮英而降職。張之洞不怕非議,敢於延聘他們,顯示了他的不凡氣度。

光緒十五年(1889),張之洞上奏朝廷,建議修築一條蘆漢鐵路,自蘆溝橋至漢口,以貫通南北。他認為鐵路之利,以通土貨厚民生為最大,徵兵、轉餉次之。他提出蘆漢鐵路是“幹路之樞紐,枝路之始基,而中國大利之萃也”。朝廷准奏,計劃北段由直隸總督主持,南段由湖廣總督主持,南北分段修築。於是,清廷調張之洞任湖廣總督。

光緒十五年冬,張之洞到了湖北。他花了很大的精力辦起軍用工業和民用工業,首先是籌建漢陽鐵廠。張之洞辦企業,也曾鬧過一些笑話。他電駐英公使薛福成購鍊鋼廠機爐,英國梯賽特工廠廠主回答說:“欲辦鋼廠,必先將所有之鐵、石、煤、焦寄廠化驗,然後知煤鐵之質地如何,可以煉何種之鋼,即以何樣之爐,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未可冒昧從事。”張之洞大言曰:“以中國之大,何所不有,豈必先覓煤鐵而後購機爐?但照英國所用者購辦一分可耳。”英國廠主只得從命。結果,機爐設在漢陽,鐵用大冶的,煤用馬鞍山的。馬鞍山的煤,灰礦並重,不能煉焦,不得已只好從德國購焦炭數千噸。從光緒十六至二十二年(1890—1896),耗資560 萬兩,還沒有煉成鋼。

後改用江西萍鄉的煤,製成的鋼太脆易裂。張之洞才知道他所購的機爐採用酸性配置,不能去磷,鋼含磷太多,便易脆裂。於是又向日本借款300 萬元,將原來的機爐改用鹼性配置的機爐,才製出優質的馬丁鋼。宣統元年(1909),漢冶萍公司的經理葉景葵評論道:“假使張之洞創辦之時,先遣人出洋詳細考察,或者成功可以較速,糜費可以較省。然當時風氣錮蔽,昏庸在朝,苟無張之洞鹵莽為之,恐冶鐵萍煤,至今尚蘊諸巖壑,亦未可知,甚矣功罪之難言也。

”漢陽鐵廠是一個鋼鐵聯合企業。光緒十九年(1893)建成,包括鍊鋼廠、鍊鐵廠、鑄鐵廠大小工廠10 個、煉爐2 座,工人3000,採煤工人1000。這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大規模的資本主義機器生產的鋼鐵工業,而且在亞洲也是首創的最大的鋼鐵廠,日本的鋼廠建設還比這晚幾年。

張之洞還辦了湖北織布局。光緒十八年(1892)在武昌開車,紗錠3 萬枚,布機1000 張,工人2000。織布局是盈利的。但是張之洞卻將織布局的盈利去彌補鐵廠、槍炮廠的虧損,使織布局一直處在高利貸的壓迫下,無從發展。

張之洞看到棉紗銷路很廣,便決定開設兩個紗廠。他致電駐英國公使薛福成向英商訂購機器。光緒二十三年(1897)建成北廠,紗錠5 萬多枚,為湖北紡紗局。南廠一直沒有建成,機器停放在上海碼頭任憑風吹雨打,後來張謇領去辦了南通大生紗廠。湖北紡紗局、織布局、繅絲局、制麻局到了光緒二十八年(1902)轉租給廣東資本家組織的應昌公司承辦。

張之洞還創辦了制磚、製革、造紙、印刷等工廠,還有湖北槍炮廠。他在湖北還注重興修水利,光緒二十五年(1899)前後修了三條堤。一條是武昌武勝門外紅關至青山江堤30 裡,一條是省城之南的提壩,自白沙洲至金口江堤52 裡和一條從鯰魚套起至上新河為止的10 餘里堤岸。這三條堤的修築使常受洪水威脅的地區成為良田、市鎮。

張之洞到了湖北,其中光緒二十年(1894)調署兩江總督,任期一年多。他十分重視湖北、江蘇的教育,創辦和整頓了許多書院和學堂。在湖北,有兩湖書院、經心書院,又設立農務學堂、工藝學堂、武備自強學堂、商務學堂等;在南京,設儲才學堂、鐵路學堂、陸軍學堂、水師學堂等。他派遣留學生到日本留學。在學堂、書院的學習科目方面,他針對社會需要有所改革,添增了一些新的學科。他也注意訓練軍隊,在兩江總督任職期內,曾編練過江南自強軍,人數1 萬,地點在徐州,軍官全部用德國人擔任,採用西法操練。光緒二十二年(1896),他回任湖廣總督,將自強軍交給兩江總督劉坤一。

張之洞在積極興辦洋務企業的同時,對人民群眾的反洋教鬥爭和農民起義進行了殘酷鎮壓。

同維新派

中日甲午戰爭期間,張之洞調署兩江總督,雖然也籌餉籌軍械,但他練的軍隊沒有發揮什麼實際作用。朝廷旨調4 艘兵艦,他致李鴻章電說:“旨調南洋兵輪四艘,查此四輪既系木殼,且管帶皆不得力,炮手水勇皆不精練,毫無用處,不過徒供一擊,全歸糜爛而已。甚至故意鑿沉、擱淺皆難預料。”甲午戰爭失敗後,張之洞上《籲請修備儲才折》,希望朝廷總結失敗教訓,變法圖治。

由於他慷慨激昂討論國家振作,主張反抗侵略,又辦洋務企業,因此維新派首領康有為在《公車上書》中稱張之洞“有天下之望”,對這位封疆大吏抱有很大的希望和崇敬。譚嗣同也說:“今之袞袞諸公,尤能力顧大局,不分畛域,又能通權達變,講求實濟者,要惟香帥一人。

”這是當時維新派的共同看法。康有為組織強學會,張之洞表示贊助和同情,捐5000兩以充會費。帝師翁同龢也加入了強學會,當時有“內有常熟(翁同龢),外有南皮(張之洞)”之稱,翁、張成了強學會的兩大支柱。光緒二十一年(1895)十一月,康有為南下到了南京,去拜謁張之洞,受到張之洞的熱情歡迎和接待。

康有為準備在上海設強學會,推張之洞為會長,並代張之洞起草《上海強學會序》。張之洞當時答應了。後來上海強學會成立時,請他列名,張覆電說:“群才薈集,不煩我,請除名,捐費必寄。”他以會外贊助人的身份,捐款500 兩,撥公款1000 兩,表示贊同。上海強學會成員中有汪康年、梁鼎芬、黃體芳、屠仁守、黃紹箕,都和張之洞關係相當密切。但是,後來他看到慈禧太后採取了行動,逼令光緒帝封閉了北京的強學會和《中外紀聞》,便藉口康有為談今文經學、主張孔子改制說和他平素的學術主旨不合,停止捐款。

光緒二十二年到二十三年(1896—1897),維新派在上海創刊《時務報》,梁啟超主筆,汪康年為經理。張之洞以總督的名義,要湖北全省各州縣購閱《時務報》,捐款千元,給予報紙以經濟上的支持。後來,《時務報》發表了關於中國應爭取民權的文章,使張之洞大不高興。他授意屠仁守寫了《辨闢韓書》,批判嚴復的《闢韓》一文,在《時務報》上發表。

陳寶箴任湖南巡撫後,湖南掀起了維新運動。他在湖南的新政,包括辦廠、改革教育等,得到張之洞贊同。在張之洞的影響下,陳寶箴也命令全省各州縣書院的學子閱讀《時務報》。湖南成立南學會,創辦《湘學報》、《湘報》,張之洞利用政治力量,推銷《湘學報》於湖北各州縣。自第十冊起,《湘學報》刊載了關於孔子改制和鼓吹民權思想的文章,這使張之洞大為不滿。光緒二十四年閏三月,張之洞電陳寶箴說《湘學報》議論悖謬,飭局停發。他還告誡陳寶箴說,這件事“關係學術人心,遠近傳播,將為亂階,必宜救正”。對湖南維新運動施加壓力。

是年三月,張之洞刊行《勸學篇》。翰林院編修黃紹箕以《勸學篇》進呈。光緒帝發佈上諭稱是書:“持論平正通達,於學術人心大有裨益,著將所備副本四十部由軍機處頒發各督撫學政各一部,俾得廣為刊佈,實力勸導,以重名教,而杜卮言。”由於清廷的讚許,這本書風行海內。張之洞自言其書主旨在“正人心,開風氣”。所謂正人心,就是提倡三綱五常,維護君主專制制度,批判維新派的民權觀。所謂開風氣,就是學習西方辦鐵路、商務、礦務、學堂等,並沒有超出洋務運動的範圍,仍然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思想。

《勸學篇》的出版,受到守舊派的讚揚,遭到維新派的嚴厲駁斥。頑固派蘇輿所編《翼教叢編》,收入了《勸學篇》中的幾篇文章,並讚歎說:“疆臣佼佼厥南皮,勸學數篇挽瀾作柱。”章太炎則毫不客氣地批評《勸學篇》上篇,“多效忠清室語”,宣揚封建的忠君思想。維新派梁啟超評論此書道:“挾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脛而遍於海內,..何足道?不三十年將化為灰燼,為塵埃野馬,其灰其塵,偶因風揚起,聞者猶將掩鼻而過之。”在戊戌變法運動中,張之洞和維新派有較多的聯繫。他自己也是相當活躍的人物。張之洞曾讓陳寶箴推薦楊銳和劉光第。楊銳是張之洞的弟子和幕僚,到京後,與張之洞保持密切聯繫。後來楊銳、劉光第以四品卿銜任軍機章京,參與要政。光緒二十四年閏三月,張之洞奉調晉京,因湖北沙市發生焚燒洋房事件,中途折回。八月,在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前夕,陳寶箴曾奏請光緒帝速調張之洞入京“贊助新政”,但未成。日本伊藤博文遊歷到北京,曾對總署說:“變法不從遠大始,內亂外患將至,中國辦事大臣,惟張香帥一人耳。”不久,慈禧太后發動政變,殺害了“六君子”,百日維新失敗。張之洞急電挽救他的得意門生楊銳而不得,為此,他深感痛惜。

鎮壓起義

光緒二十六年(1900),中國北方掀起了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一開始,張之洞便主張堅決鎮壓。他先後鎮壓了湖北天門縣、荊州府等地的人民焚燒教堂、醫院的行動,還會同沿江各省奏請力剿“邪匪”,嚴禁暴軍,安慰使館,致電各國道歉,完全站在保護帝國主義利益的立場。英帝國主義為了保全長江流域一帶的既得利益,便同張之洞、劉坤一等有實力的總督聯絡,簽定了《東南互保章程》。條款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各國商民教士產業均歸南洋大臣劉、兩湖總憲允認切實保護”。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都表示贊同,加入了“東南互保”的行列。

七月,張之洞在武漢逮捕並殺害了自立軍首領唐才常等20 餘人。戊戌變法失敗後,唐才常等人聯絡會黨和清軍部分官兵組織自立軍,準備在安徽、湖北、湖南幾省起義,建立君主立憲的“新自立國”,請光緒帝復辟。他們還想通過日本勸說張之洞,擁戴他建立“東南自立之國”。張之洞得知消息,並未立即表態。這時,英國也正在活動香港議政局議員何啟等拉攏孫中山,準備在華南策動李鴻章“獨立”。李鴻章也在觀望。於是出現了這種錯綜複雜的政治局面。在自立軍起事迫在眉睫,而慈禧太后也未失去對清廷中樞控制時,張之洞動手捕殺了唐才常等人。

張之洞剿滅了自立軍後,發現參加上海張園國會的有許多著名士紳、學者以及留學生。於是他起草了一份《勸戒上海國會及出洋留學生文》,文中列舉了自立軍是康黨的罪狀,勸戒國會中的士紳、學者以及留日學生,以分化瓦解革命隊伍。留日學生看了大為氣憤,他們公推沈翔雲寫了《復張之洞》一信進行批駁。沈翔雲在信中以大量篇幅說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是普遍流行的公理,並不能稱為康、梁邪說;揭露張之洞說:“公之定此獄也,一則曰領事恨之,再則曰教士恨之,三則曰洋官、西士無不恨之,公以為領事、教士、洋官、西士,其為中國乎?其為彼國乎?何大惑不解為是也。”據說張之洞看了這信十分窘迫,便指使兩湖、經心、江漢三書院的學生撰寫駁文,抵擋一陣才算了事。

江楚三折

清廷在經過了八國聯軍侵略北京的戰爭以後,不得不“變通政治”,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三月成立督辦政務處,湖廣總督張之洞和兩江總督劉坤一“遙為參預”。五月、六月,張之洞會同劉坤一連續上了三道奏摺:《變通政治人才為先遵旨籌議折》、《遵旨籌議變法謹擬整頓中法十二條折》、《遵旨籌議變法謹擬採用西法十一條折》。

這就是有名的《江楚三折》。第一折,是關於辦學堂、廢科舉事,提出設文武學堂,酌改文科,停罷武科,獎勵遊學等建議。第二折,言整頓中法,提出了崇節儉、破常格、停捐納、課官重祿、去書吏、去差役、恤刑獄、改選法、等八旗生計、裁屯衛、裁綠營、簡文法等建議。在這個奏摺中說:“近日民情,已非三十年前之舊,羨外國之富而鄙中土之貧,見外兵之強而疾官軍之懦,樂海關之平允而怨厘金之刁難,誇租界之整肅而苦吏胥之騷擾,於是民從洋教,高掛洋旗,士人入洋籍,始由隔寢成渙散,亂民漸起,邪說乘之,邦基所關,不勝憂懼。

”這裡反映了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深度和毒害,也反映了中國人民痛恨清朝政治腐敗的程度和心理。第三折言採用西法,提出了廣派遊歷,練外國操,廣軍實,修農政,勸工藝,定礦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用銀元,行印花稅,推行郵政,官收洋藥,多譯東西各國書等建議。在這個奏摺裡,他說:“施之實政則不至於病民,至若康有為之邪說謬論,但以傳康教為宗旨,亂紀綱為詭謀,其實與西政、西學之精要,全未通曉,茲所擬各條皆與之判然不同。”他還特地申明他採用的西法內容和實質同康有為維新派的毫不相同。

《江楚三折》仍是張之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具體化,在不變更君主專制制度的前提下,學習西方的一些先進的管理方法。雖則如此,但改革的一些項目,如廢科舉、興學堂、獎勵留學、設商部、學部、興辦實業等是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和新文化傳播的。

癸卯學制

光緒二十七年(1901)十月,張之洞被賞加太子少保銜。次年十月,他上《籌定學堂規模次第興辦折》,提出興辦各類學堂,包括師範、小學、文普通中學、武普通中學、文高等學堂、武高等學堂、方言學堂、忠學堂、工學堂、勤成學堂、仕學院、省外中小學、蒙學等。光緒二十九年十一月(1904年1 月),張之洞奉旨入京,清廷批准張之洞等《奏定學堂章程》,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以法令形式公佈的在全國範圍推行的學制。當時稱為“癸卯學制”。內容是把普通教育分為初等、中學、高等三級,修業期長達25 年;與此並行的還有師範教育和實業教育。光緒三十一年(1905)九月,張之洞奏請停止科舉,以興學校。清廷詔準,自翌年始,所有鄉試、會試及各省歲考一律停止,一切士子皆由學堂出身,結束了1300 多年的科舉制度。

廢科舉、興學校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張之洞在這方面的提倡和努力,在客觀上是有利於資產階級新文化的傳播的。

第八節督辦鐵路張之洞在湖廣總督任上,十分重視興建鐵路,他認為:“鐵路為自強第一要端,鐵路不成,他端更無論矣。”“西洋富強,尤根於此。”他所建議並監修的蘆漢鐵路,自光緒二十四年興建,到光緒三十一年三月完成,命名為京漢鐵路。

光緒三十一年(1905)六月,張之洞又奉旨督辦粵漢鐵路。粵漢鐵路的築路權早在7 年前就被美國所控制。光緒二十四年(1898),美國合興公司同清廷簽訂《粵漢鐵路借款草合同》,控制了粵漢鐵路的築路權。光緒二十六年(1900)又訂立續約,規定借款為4000 萬美元,由合興公司在5 年內築成,不得轉讓他國。但3 年過去,到光緒二十九年鐵路尚未動工。光緒三十年,合興公司又將股票的三分之二賣給比利時的萬國東方公司。湖南、湖北、廣東三省人民獲悉這個消息,非常憤怒,要求廢除原訂合同,收回路權自辦。此時,張之洞奉旨督辦粵漢鐵路,經過與美國公司一年多的交涉,光緒三十一年(1905)七月,他以675 萬兩的高價贖回路權。隨後,張之洞以高股籌集不易為由,於宣統元年(1909)四月與德、英、法三國簽訂《湖廣鐵路借款合同》,借款550 萬英鎊籌建粵漢鐵路。這激起更大規模的反抗浪潮。

中樞重臣

清廷眼看資產階級革命派勢力愈來愈大,為了維護其統治,拉攏資產階級,欺騙全國人民,便聲稱“預備立憲”。光緒三十一年(1905)派出五大臣出國考察各國憲政。第二年宣佈官制改革,編纂憲法大綱。對於“預備立憲”,一開始,張之洞聽到一些風聲,感到驚訝,等到五大臣回國到上海,徵求他意見時,他回電說:“立憲事關重大,如將來奉旨命各省議奏,自當竭其管蠡之知,詳晰上陳,此時實不敢妄參末議。”態度曖昧。

他對外官改制更持反對態度,認為“若果行之,天下立時大亂”,還說:“事關二百餘年典章,二十一省治理,豈可不詳慎參酌,何以急不能待,必欲草草爾定案耶?”清廷通過官制改革,欲加強皇權,削弱地方官吏的權力,便把當時地方督撫中權力最大的袁世凱和張之洞調到北京。光緒三十四年(1908)十月,光緒帝、慈禧太后相繼死去,溥儀繼位,改年號宣統。醇親王載灃以攝政王監國,滿族親貴乘機集權,排斥漢官。袁世凱是當時權勢顯赫的漢族大官僚,加上戊戌變法時出賣光緒帝,為載灃等皇族親貴所忌恨。

於是,載灃等密謀殺袁。對此,張之洞表示反對,認為“主少國疑,不可輕於誅戮大臣”。宣統元年(1909)正月,清廷以袁世凱患“足疾”為名,讓他回河南養痾。六月,張之洞病重。八月二十一日(七月初六日),奏請開去各項差額,攝政王載灃親臨探視。當臨終的時候,末帝溥儀的生父、時任攝政王的載灃雖然與之政見不合,但也是親臨床榻看望之。張之洞畢竟是四朝老臣,臨死之時還是念念不忘天下安危,提出要善撫民眾。攝政王載灃揚揚得意道:“不怕,有兵在。”張之洞從此再無一語有關國計民生的大計獻於攝政王大人之前。當天,張之洞在哀嘆“國運盡矣”聲中去世。清廷諡以“文襄”。

近代教育

張之洞是洋務運動的後起之秀,他的經濟思想在當時是比較領先的,但在其所有的政績中,教育方面的成就是最突出的,其興學育才思想及實踐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改革書院

在早年張之洞擔任學政時,他主要是對傳統的教育進行改革,提倡經世致用的“實學”,強調以通讀史經為學習的主要內容。具體的舉措主要是改革傳統的教育機構,以湖北的經心書院和四川尊經書院為代表。清代的傳統教育機構主要是學寓與書院,乾嘉以後,由於經費不足,教官失職,不少地方學寓逐漸停廢,書院成為主要教育機構。但這些書院大多數只是考課,沒有講學色彩,與經世致用學問脫節。為此,張之洞開始重視引導書院講求實學,於1869年在武昌三道街文昌閣設立經心書院,拔其優秀者,讀書其中,所研習的多為經解、史論、詩賦、雜著等,標榜實學,注重經世致用。1870年學政任期己滿,在卸任回京之際,張回首三年來在湖北的行為,確實付出不少心血,也得到湖北士人的好評,不禁為自己公務勞苦而早生白髮發一番感慨:“人言為官樂,哪知為官苦。我年三十四,白髮已可數。”1873年,張之洞又奉旨任四川鄉試副主考宮,9月任四川學政。入川后他發現四川的科場作弊、士風日下現象嚴重 ,便採取措施 ,清除科場積弊,整頓士林風氣。他認為“欲治川省之民,必先治川省之士”。

新式學堂

在繼續主張改革傳統教育的同時,張之洞開始認識到“西學”的重要性,並著手試辦以“西學”為主的新式學堂,書院改革以兩湖書院為代表,開辦的新式學堂以自強學堂為代表。

1890年,張之洞在都司湖經心書院舊址,創辦了兩湖書院。書院學生定額240人,湖南、湖北各100人,特定商藉40人,開設“經學、史學、理學、文學四門”,宗旨是培養“出為名臣 ,處為名儒“之才。1896年,張改革兩湖書院,仿照西洋學院,每日上堂講課,教習按日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課程則改為經學、史學、輿地與時務四門,同時設立院長,負責講明經濟。張之洞也比較重視對學生學習的管理和思想之控制。1902年,兩湖書院改為兩湖高等學堂,分科為八門,成為一所包括文、理、法三科的綜合性高等學堂。學生則由原來的240名減至120名,初以兩湖、經心、江漢三書院的優秀生升人高堂學習,入校者必先補普通學科一年,習專門學科三年,然後出西洋留學一年,共五年畢業。兩湖書院從一個傳統的書院演變成一所新式學院,又隨著西學課程的增多而終成一新式學堂。張之洞在1898年將兩湖書院、經心書院改為學堂時雖提出“兩院分習之大旨,皆以中國(學)為體,西學為用 ,既免迂陋無用之譏,亦杜離經叛道之弊”。但學生真正感興趣的卻是“西學”課程,結果,一些學生卻最終“離經叛道”,從事革命活動。

學制改革

甲午戰後,張之洞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較系統的近代教育思想,並認識到建立新學制的重要性。擔任湖廣總督之後,張之洞在湖北大規模興辦新式教育 ———實業教育、師範教育和國民教育。這些新式 教育活動使其教育強國的構想在推動中國教育近代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第一 、張之洞為配合振興實業,在湖北發展實業教育。其中較有成效的是創辦了農務學堂和工藝學堂,培養了一批新式農業和工業所需要的人才。在張之洞的經濟近代化構想中,農業佔有重要地位。為改良湖北農業,張決定創辦農務學堂,培養農學方面的人才、1898年4月,農務學堂正式成立。張在招生示文中闡明興辦農務學堂,講求農學的重要性:“富國之本,耕農與工藝並重,近來泰西各國,農務最為興盛,中國地處溫帶,原隰活衍,甲於環球。及因農學不講,坐使天然美利,雍閼不彰,此農學不講之故也。”1900年,學堂設立蠶桑試驗室,取得了一定的成績。1902年,學堂遷到城北武勝門外擴建,按照計劃改制,並派15人赴日考察農業,歸國後大部分被選為學堂教習,充實了學堂的師資力量。農務學堂成為湖北實業教育中卓有成效的一所學堂,畢業後的學員也為湖北農業教育的推廣起到了積極作用。

第二、張之洞在湖北興辦工業,需要較多的工業技術人才,因此他對工業學堂也較重視。他認為,中國士人囿於傳統觀念不屑於學習‘工藝’,而一般的工匠又沒有文化知識,缺乏具有理科理論知識的人才,因此對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不能探尋其原因;對於引進的機器,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造,這是中國人才匱乏,工業落後的重要原因。所以,要發展新式教育就要有兩類人才——工程師和技師 。他說:“工有二道:一曰工師,專以講明機器學、理化學為事,悟新理、變新式 ,非讀書人不能為,所謂智者創物也。一曰匠首,習其器,守其法,心能解,目能明,技能運,所謂巧者述之也。” 基於這一認識,1898年春,張之洞創辦了湖北工藝學堂,聘日本教習兩人,分別講授理化學和機器學。學堂採取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又以必須親手操作方能切實通曉為原則,讓學生在教習及技工的指導下,從事實際操作四小時 ,晚間讀中國書籍“。1902年,張將工藝學堂改辦於原江漢書院故址,打算辦成一所高等學堂。後因調職交於程頌辦 ,使工藝學堂教學取得一定成效,培養出的學生能夠製造各種實用的新式機器。

第三、在張之洞的教育近代化構想和實踐中,師範教育居於最基礎的地位。這是因為他認識到發展教育在於普及國民教育,而教育的基礎又在於普及小學。普及小學則需要大量合格的教員,這是發展小學的先決條件, 查各國中小學教員都取材於師範學堂,故師範學堂為教育造端之地,關係至重。1902年,除選派兩院學生赴日本專學師範外,張之洞又在武昌創辦湖北師範學堂,專門培養中小學教師。

1903年,出任兩江總督的張之洞又奏請設立三江師範學堂:,選派科舉出身的中學教習50人,講授修身、歷史、地理、文學、算學及體操各科。中日教習也相互學習,就可以解決學堂的師資問題。為發展地方初等教育,張又令學務處在武昌設立師範傳習所多處,令各屆選派舉貢生員前來培訓,學習教育管理及有關初等小學堂的教學要旨,然後回各屬地擔任小學教員。在張之洞的倡導下,湖北的師範教育有了較大的發展,也初步形成新的教育行政體系,為推動湖北近代教育起了巨大作用,同時也為湖北的經濟發展造就了大量人才。

張之洞是湖北教育近代化的奠基人,其偉大的教育思想,為湖北培養了大批人才,使湖北形成了一個知識和價值觀念不同於傳統文人的新型知識分子群而活躍於清末政治舞臺。誠然,其教育理論帶有“宣揚忠君 ,維持清朝統治”的封建色彩,但他能看到西方文化的長處,取之於西方用於中國,亦足見其不凡。在當時的狀況下張之洞不可能將西方文化與忠君思想有機結合,體現了他自身教育觀的矛盾,但這並不能掩蓋張的教育倡導對湖北的作用乃至他對中國近代化教育的卓越貢獻。

相關軼事

人物軼事

張之洞的作息與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時睡覺,晚上十時起床辦公。大理寺卿徐致祥參劾張之洞辜恩負職,“興居不節,號令無時”。後來粵督李瀚章奏稱:“譽之則曰夙夜在公,勤勞罔懈。毀之者則曰興居不節,號令無時。既未誤事,此等小節無足深論”。

張之萬在寫信給張之京時說:“香濤(張之洞)飲食起居,無往不謬。性又喜畜貓,臥室中常有數十頭,每親自飼之食。貓有時遺矢於書上,輒自取手帕拭淨,不以為穢。且向左右侍者說:‘貓本無知,不可責怪,若人如此,則不可恕。’”

身後軼事

1966年農曆九月廿六,以南皮中學學生為主的紅衛兵造反派,扛旗打鑼來到墓地,先將張之洞墓碑拉倒,然後開始掘墓。之後遺體處置方法有二說:

紅衛兵將張氏夫婦尚未腐爛的屍體吊在樹上。後人不敢收屍,任屍體吊在樹上月餘,至被狗吃掉。 張氏夫婦的遺體被紅衛兵抬出後,放在墳坑東面暴曬了數十天後,遺骨不知去向。後來,墓地附近的南關村村民張執信應村裡膽小婦女提出的要求,和一位王姓老人把曝曬得異味撲鼻的兩具屍骨拽到墳地的大坑裡,偷偷將張之洞屍體和西側一位夫人屍體用土掩埋起來。 至2007年6月,其屍骨被重新發現。目前,張之洞和夫人遺骨被安置在南皮縣烈士陵園,等進一步科學鑑定後,祭奠重葬。

2006年在南皮縣縣城南修張公園,樹碑立鼎,修建紀念堂。

其他信息

西方法律

作為洋務派的代表人物,張之洞是主張學習西方法律的,這從他在洋務運動時期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學說可以得到證明。他與劉坤一合上的《採用西法十一條折》就此提出了具體的措施,並指出了採用西法的理由:西方列強的政體學術,經歷了數百年的研究、數千人的修改,確係精良;且能相互仿效,故成效顯著;學習西法可以使中國由弱變強 。

另外,張之洞還主張法分民刑、改良監獄等,因此,聘用日本法學博士當顧問,必須兩人:“一專精民法,一專精刑法”;改良監獄,在他看來,也是採用西法的必然措施。但是學習和採用西法要有前提,即“中學為體”,中法的根本原則不能動;“西學為用”,西法的基本原則不能學。

早在清末修律正式開始之前,張之洞就主張“擇西學之可以補我闕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他認為這樣做是“有其益而無其害”。光緒二十七年五月,他又與兩江總督劉坤一聯名上了三道《江楚會奏變法折》,提出了“恤刑獄”、“結民心”、改良法制的建議,並同袁世凱一起保舉沈家本、伍廷芳為修律大臣。

修改法律

張之洞在光緒二十七年所奏的《整頓中法十二條折》中關於刑法改革的九條意見中,便參考了西法,提出了“重眾證”、 “改罰鍰”、“教工藝”、 改良監獄等具體改進方法。稍後,他明確提出:“鑑前事之失,破迂謬之說。將採西法以補中法之不足”。

張之洞還十分重視西律中的“公法學”,這是在辦洋務過程中與西方各國打交道時經常遇到的課題。對此,他提出兩條建議:

第一,參酌中外法律,制定“通商律例”,作為處理在華外國人案件的法律根據;

第二,培養熟悉中外法律的人才,以適應這種需要。後來,張之洞還主張聘請各國律師,博採各國礦務律、鐵路律、商務律、刑律等,為中國編撰簡明礦律、路律、商律、交涉刑律,說制定此四律是“興利之先資”,“防害之要”。

現實意義

中國畢竟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背景,不可照搬西方的法律,但可以學習西方立法的技術和經驗,引進某些新興領域的法律內容,並從其自然法種理論模式,強調“天人合一”以及“禮”與法的結合,是一種從人本身出發的倫理法學說,在當前再次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儒家把法與道德、法與社會、法與政治密切結合起來的思考方法,與現代綜合治理原則有著某些暗合,這對於我們的現實法制建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人物後代

張之洞有13個兒子。

長子:張權。有孫女:張遵顏、張遵領。

幼子:張仁蠡(排行十三)(1905—1951)。字範卿,早年任職於北京政府教育部,後歷任郾城縣知事、永清縣、霸縣、豐潤縣縣長。華北事變後投降日本,任偽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民政廳廳長。1937年4月,奉殷汝耕之命組團訪日。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偽新民會副會長。1939年4月,任汪偽武漢特別市政府市長。1940年3月後,歷任汪偽國民黨中央委員,汪偽新國民 運動促進委員會委員,汪偽全國商業統制總會武漢分會副委員長,汪偽天津市市長兼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後,以漢奸罪被逮捕。1951年被處決。

孫女:張厚粲,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孫子:張厚珹;張厚珕,北京自來水集團工程師;張厚玫,計算機工程師,在美國多年。

曾孫:張法鶴,目前在臺灣。

曾孫女:張法嘉

人物故居

北京舊宅

張之洞舊宅 位於北京西城區白米斜街路北。大門在白米斜街,門外有照壁、上馬石、八字門牆。後臨什剎海前海。 臨海平列3幢小樓,中樓前花廳2間,四面帶廊,中樓7 間,是一座高臺建築,臺為城磚所砌。東樓面闊5間,2 層。西樓面闊6間,2層。就在這座氣勢威武的宅院裡,張之洞度過了他人生中的最後兩年。

抱冰堂

在蛇山南腰。武昌蛇山首義公園內。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湖廣總督張之洞調任軍機大臣離鄂,其在鄂門生、僚屬建 此堂以存紀念。因張之洞晚號抱冰,取《吳越春秋》“冬常抱冰,夏還握火”語意以自勵,故取是名。1953年曾進行修葺。磚木結構,臺基石砌,面寬5間,進深3間,九脊四坡頂,簷下環以外廊,造型優美,結構精巧。梁檁門窗,雕以各種禽獸花卉圖案,浮雕、透雕,互為映襯,疏密相間;藝術手法,奔放生動而又工整逼真,別具風格。堂內陳列光緒年間(1875~1908)製作的黃鶴樓模型。四周花木扶疏,綴以假山湖石,逸趣盎然,景色宜人。1985年進行整修,先設來社,後擴為“東方畫廊”,不定期舉辦書法、繪畫、攝影的展覽。

代表詩作

【讀宋史】

南人不相宋家傳,自詡津橋驚杜鵑。辛若李虞文陸輩,追隨寒日到虞淵。

【九曲亭】

華顛文武兩無成,羞見江山照旆旌。只合巖棲陪老衲,石樓橫榻聽松聲。

【西山】

西山佳氣自蔥蔥,聞見心情百不同,花院無從尋道士,都人何用看衰翁。

藁街列第崢嶸起,前殿南軍顧盼雄。新舊只今分半坐,廟堂端費斡旋功。

【登採石磯】

艱難溫嶠東征地,慷慨虞公北拒時。衣帶一江今涸盡,祠堂諸將竟何之。

眾賓同灑神州淚,尊酒重哦夜泊詩。霜鬢當風忘卻冷,危欄煙柳夕陽遲。

滄州歷史人物——張之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