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城市GDP前30名單出爐:北上廣深領銜 中西部地區回升

最近,2018上半年全國30省區市地區GDP排名出爐,有你所居住的城市嗎?

全國城市GDP前30名單出爐:北上廣深領銜 中西部地區回升

從榜單中可以看到,領頭的依然是我國的四大一線城市,分別為上海、北京、深圳、廣州,這四個城市也是我們國家GDP總值達到萬億的城市,其他都在萬億以下。

緊跟其後的是我國的兩個直轄市天津、重慶,但兩個城市經濟增速有所放緩,比起去年,分別下滑3.5和4個百分點。

而前十中還有排名末四位的是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第七名的蘇州,和江蘇省會南京(排名11)的經濟總量差距繼續拉大。

北上廣深傲視群雄

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無論從綜合實力還是GDP總量來看,這四大城市一直佔據著各大榜單的前四名,其經濟規模在世界也是屬於大型發達城市。

1

上海獨佔鰲頭

上海的發展史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蹟,作為長江經濟帶的龍頭,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長期霸佔GDP榜單第一的城市。

作為頭把交椅,上海以15558.15億元領跑全國城市。在去年首次突破了3萬的大關的情況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上半年GDP同比去年增長了1649.58億元,增速為11.98%.

全國城市GDP前30名單出爐:北上廣深領銜 中西部地區回升

上海信息信息靈通,交通發達,高素質人才資源豐富,教育業發達,稅收政策好,政府運作比較透明,基礎設施完善,另外,擁有海派文化,這都是上海保持競爭力的優勢所在。

2

中國“總部”北京

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的優勢基本上有一半是來自於其首都的身份,在外國人眼裡,這就是中國的“總部”,很多外國投資者更願意在去北京跟“總部”的人打交道,這也是北京保持高速增長的一大原因。榜單中,北京同樣也不甘人後,以14051.20億元位居第二位,同比去年增長了1644.41億元,增速為13.25%,增速在全國前十的城市中保持第二位。

全國城市GDP前30名單出爐:北上廣深領銜 中西部地區回升

其次,拋開北京首都的身份,北京本身也有經濟區位優勢,西有黃土高原,北有內蒙古牧區,南有華北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等都供應充盈,以至於北京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戰略重鎮。

3

經濟特區深圳

深圳如果跟北上廣這三個“老一線城市”比較的話,它更像是一個充滿競爭力的小夥子。排名第三的是深圳這座新型開放城市,上半年GDP總量為11009.38億元,同比去年名義增速為13.39%,其增速在前十的城市排名第一。

全國城市GDP前30名單出爐:北上廣深領銜 中西部地區回升

深圳本身靠海,地理位置優越,加上國家大力扶持,各種政策資源傾斜,以至於深圳轉型成功,如今是中國近40年經濟崛起最快,前後落差最大的城市。

4

廣東省會廣州

廣州作為廣東省的省會,其經濟實力也不容小覷,以10652.98億元排名第四,同比增速。

全國城市GDP前30名單出爐:北上廣深領銜 中西部地區回升

廣州地理優勢非常大,其珠江河口擁有世界上最複雜的水系與獨特河口系統,河網相連,潮流交會,三江交匯,八口入海,而兩千多年來,廣州一直處於三角洲的中心樞紐位置。

毫無疑問,北上廣深依然是中國城市的代表力量,其他城市與之差距仍比較明顯。排名居首的上海GDP總量達15558億元,相當於百強榜中末位的焦作13.82倍;深圳和廣州也首破萬億,這也是4個一線城市首次半年gdp集體突破萬億大關。

有人說了,GDP高不一定代表城市的文明先進,那麼我們從全方面的角度去分析考察,以商業資源聚集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以及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的可塑性這五個作為評估標準,最後的結論是,北上廣深這四個城市的地位依舊不可動搖。

大城市表現穩定

除了北上廣深四大城市的穩定發展之外,還有一些城市經濟水平也是相當高的。如重慶和天津,天津排名第五、重慶排名第六,生產總值分別是9927.6億元、9821.09億元。

這兩個城市都發展著屬於自己特色的經濟,天津依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重慶這個山城也是發展著特色旅遊業。它們也是最接近四大城市的準一線城市,雖然經濟增速有所降緩,但是在未來的1、2年內也將踏入“萬億俱樂部”的行列。

全國城市GDP前30名單出爐:北上廣深領銜 中西部地區回升

緊跟著六個城市之後的是蘇州、成都、武漢、杭州,這些都是屬於我國比較發達的城市,其經濟水平也是比較高的,而且其經濟發展水平極快,最近幾年經濟增速猶如雨後春筍。

排名第七的蘇州,仍然佔據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地區生產總值排名第7的位置,大幅領先於其省會南京。上半年,蘇州經濟總量為9109.77億元,而南京僅為為6201.08億元兩市差距幅度逐年加大,由去年同期的2801.39億元擴大到今年上半年的2908.69億元。

同樣,超越省會城市的還有青島和煙臺兩座城市。青島上半年的GDP總值為5985.43億元,排名12,超越省會濟南2068.83億元。而煙臺經濟總量3930.05億元,排名19,兩市之間的差距為13.45億元。

在這30個城市中,發展最快的要數泉州了,泉州經濟總量3568.32億元,排名23,同比去年增速為8.5%,位居前30城市中第一名。

中西部發展勢頭強勢

從城市地區分佈來看,東部的經濟穩中有進,而中西地區城市發展勢頭同樣不容小覷。

除泉州增速排名第一之外,後面緊接著的是鄭州西安武漢成都合肥南京等城市。

全國城市GDP前30名單出爐:北上廣深領銜 中西部地區回升

鄭州GDP增速並肩泉州,增速為8.5%,與去年同期相比,排名上升一位至第16,超越廣東佛山135.42億元。濟南超越東莞48億元,排名上升一位至第20。

同時成都、武漢和西安以8.2%的增速並列第二。合肥增速8.1%,位居第三。

其中鄭州和武漢的經濟增速是非常的迅猛,如果長時間按這種經濟水平發展下去,其經濟水平肯定能夠與上海、北京的差距大大縮小。

中西部發展較快的都是省會城市,其主要有三個原因:

1.虹吸效果明顯,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如例如高鐵、機場的建設,例如高鐵、機場的建設,能將人才、資金等資源吸引到大城市。

2.省會城市交通條件都比較優越,以鄭州為例子:鄭州地處國家“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中,亞歐大陸橋通道和京哈京廣通道交匯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3.人口數量佔優,這些城市級別高,匯聚的人口多,具有良好的公共服務和較多的發展機會,在資源配置上具有優越性。

有人歡喜有人憂,廣東、江蘇、湖南部分城市都表現得不是很好。廣東的佛山、東莞,江蘇的徐州、鹽城、揚州、鎮江,湖南的長沙等,經濟增速都有所放緩。這幾座城市大部分都是工業城市,受環保政策收緊和國際貿易加劇的影響,也不約而同的進入了調整期,前景堪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