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朋友圈才是真正走向精致生活的开始

戒朋友圈才是真正走向精致生活的开始

现在的年轻人,张口闭口就是精致。

这个七夕,我在朋友圈里见到了全世界的精致,情侣有最让人羡慕的幸福精致,单身狗有看起来最酷的单身精致,每个人,都很精致。

精致,似乎成为了人们继颜值、财富之后又一重要标签,尤其是对于颜值不够,财富不足的人来说,精致更是他们不可多得的装逼方式。

恕我直言,大部分年轻人所谓的精致地生活,不过是在朋友圈里精致的生活。

今天去宜家买几个小清新家具,打卡几家网红店,明天去抖音圣地旅游,跟风做DIY,这就算精致了。

看起来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很有趣,其实做每一件事的目的都是为了发朋友圈。做个陶艺两个小时,摆拍就花了一个半小时,剩下半个小时求人家把做好的成品借他用用。

这样的精致生活,不要也罢。

年轻人哪有什么精致生活,全是消费主义的谎言,精致这个词是被商家过度消费了。

现在的产品销售越来越聪明了,不再只是单一的说它家产品有多好多好,毕竟说多了,我们看着也累。

而是反过来抓住消费者的心理,打着精致猪猪女孩必入的标签,让你知道精致女孩的生活是怎样的。

想要过得和她们一样有着令人羡慕的生活,其实很简单,买了这个产品就可以实现。

仿佛买了这些,就一定是精致女孩;仿佛没有买,就一定不是精致女孩。

无非是,打着精致的响亮名头,利用从众心理让你为它买单。

大部分为此冲动买单的,不过是20-30岁区间的女性年轻人,这意味着什么呢。

没错,年轻人喜欢标榜着自己过着比别人更好的生活。

怎么证明?物质是一方面,上传到社交网络让大家看到才是重点。

可事实是,买回来后你发现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了吗?

除了一开始用过几次,更多的都是放在角落里落灰吧。

吃个饭打卡,发个朋友圈;买个护肤品,摆拍半小时发小红书;出国旅游,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获取朋友圈各种点赞和评论,以此为成就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精致真的是靠物质来体现的吗?

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精致呢?

我希望大家明白一点,生活本身就是平淡如流水的,它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

是我们赋予了它各种意义,它才丰富有趣起来。

这里的关键点在于:我们对生活的态度

我们的态度是否积极,决定着生活的质量。

假设一个人加班到很晚回到家,脱了鞋就就上床睡觉;还有一个加班到很晚,但花了几分钟时间给自己打杯果汁或者做一道快手菜,收拾好所有东西再上床睡觉。

后者就比前者精致许多。

许多在别人眼里活得很精致的人,私底下可能把生活过得很糟糕。

抛开生活中所有一切繁琐,让生活本身回到最简单的状态。

在周末好好打扫一次房间,整理收拾所有物品,扔掉不需要的东西。

在大太阳的时候晒一次被子,晚上睡觉时抱着被子可以闻到太阳的味道。

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第二天醒来会发现精神好很多,而且多了很多时间,要想着怎么利用多出的时间。

每天早上醒来叠好被子,收拾睡过留下的痕迹。

或者去大自然里好好感受风吹拂过,看到小动物们被你惊到“嗖”的藏起来。

你会发现,越是这些简单的事情,做的人越少。

而这些,才是生活的本质。

还有就是,永远要记得,煲汤比写诗更重要。

真正的精致,是从不远离人间的烟火气的。

太多人被诗与远方迷了眼,孰不知过好当下才是迈向远方最重要的筹码。

不要被朋友圈的表象迷惑,你不知道的是照片背后有多少的不为人知。

曾经在微博看过这样的一句话:

后来才发现,也不是离世俗的生活够远,便能够拥有诗意的世界,能看出家长里短里的词牌,能读出柴米油盐的平仄,能从烟火气里辨出画意的人,才能拥有诗意的世界。

读书、健身、烹饪做好其中的任何一样,我们都会自信满满。

所以从此刻开始,按时吃早餐、每天慰问一下父母、给爱人一个拥抱。

精致生活从来都是这些日常的小事。

一点都不值得炫耀,但是比什么都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