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区“最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选登(六)

导读

家教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按照市关工委部署开展“传承良好家教家风 带头创建文明家庭”活动要求,为弘扬优良家教家风,推动形成家庭文明新风尚,区关工委于5-6月份举办“最美家教故事”征文比赛。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全区五老志愿者、中小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各参赛选手晒家教故事、展优良家风,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微信平台开辟专栏,择优刊登优秀作品,供读者赏读。

我的传奇奶奶

孙莹

博山区“最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选登(六)

我们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爷爷奶奶今年也都80多岁了,身体健硕。我们这个大家庭能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兄友弟恭,全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好榜样,也是我们家的主心骨—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出生于1936年,那是一个战乱加贫困的年代,她没有接受过任何知识教育,但是她却比任何接受过文化教育的女人们更有思想。她能在贫穷的年代里乐观开朗的面对,也能在富贵安康中不忘初心。

爷爷奶奶是通过双方父母的安排结婚的,虽然是这样的婚姻,但是他们相濡以沫的过了一辈子。爷爷是家里的长子,下面还有3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们刚结婚时,最小的弟弟也才3岁多,当时的生活条件很不好,能吃饱就是很大的幸福了!那时的奶奶任劳任怨,帮着婆婆带小叔,还得做饭!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做饭,撒扫!就是每天在繁重的家务之外,奶奶还经常上山摘野菜,只为了全家能吃饱!奶奶每次谈起这段时光,总是笑呵呵的说,这是她美好的回忆!就是每天这样辛苦的找寻食物,家里人也只能吃个半饱。奶奶每天只吃一点点,她说我又不出去干活,让男人们多吃点,他们要出去“动摊”!

结婚半年左右,奶奶发现胡同里住着一对小兄弟,叫王迅和王勇,也经常去山里挖野菜,他们只有6、7岁的样子,奶奶挺好奇的,一打听,原来他们是孤儿,而且还有癫痫病,所以没人敢收养他们。奶奶知道后,心里很不舒服,从那后奶奶把并不富裕的口粮中省下来接济他们,那哥俩也对奶奶形影不离,时间长了,家里人发现了,训斥了奶奶。奶奶只是笑呵呵不说话,长辈们也没再说什么,他们也可怜那2个孩子,但是家庭条件摆在那。奶奶就这样顶着压力一直照顾他们,帮他们洗衣服、做饭。

奶奶这一照顾就是60多年,因为家庭困难加上有疾病,我的这2位爷爷也没有成家,奶奶觉得对不住他们哥俩,就把她和爷爷的长子,我爸爸过继给了王勇和王迅,希望我爸爸能帮着奶奶照顾我的勇爷和迅爷。别人都笑我奶奶傻,我奶奶对我们小辈们说,这是积功德的事,管别人怎么说干嘛,做人只要问心无愧就好!我们全家上下都因为奶奶的无私的付出,而都尊老爱幼和谐幸福的生活,我们家不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就吵闹,也没有妯娌不和 这种事。现在我儿子已经12岁了,每次做好饭都是先给长辈们端去,然后我们才开饭。不管是买了水果还是点心,我儿子也都是先给他老爷爷和老奶奶送去。我很欣慰,我有一个从小就这么孝顺懂事的儿子,这全是因为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的晕染下养成的好习惯!

现在爷爷奶奶们年纪大了,辛苦了一辈子的他们腰也弯了,耳朵也聋了。爷爷奶奶儿孙满堂,苦尽甘来!应该好好享福了,但是他们还是省吃俭用,奶奶对我们说,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是我们不能忘本,没有毛主席带领共产党打下的天下,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力所能及的帮助有困难的人!

在奶奶的熏陶和带领下,我们全家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为有困难和需要帮助的人捐钱,捐物。我想这就是大爱吧!我想奶奶的事让更多的人知道,让大家都能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挥发正能量,我想为我的奶奶点赞。最后我想偷偷的透漏一下,我是奶奶的孙媳妇,不是孙女哦!我想对奶奶说“我爱您!我很荣幸能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