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雙流:「熊貓空鐵」未來減重三分之二 材質更輕更環保

8月27日,中唐空鐵集團與重慶大學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組建的“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果轉化基地”揭牌儀式在成都雙流區中唐空鐵產業園區舉行,該基地的成立,意味著備受矚目的新能源空鐵向輕量化方向又邁進了一大步。

更輕更環保

攜手研製全鎂合金空鐵

成都雙流:“熊貓空鐵”未來減重三分之二 材質更輕更環保

“新能源空鐵採用懸掛式技術,因而輕量化一直是我們中唐空鐵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中唐空鐵集團副總經理、車輛總工程師鍾敏說,中唐空鐵一直致力於新能源空鐵技術研發,從結構、工藝和材料等各方面進行了長期的調研論證,發現鎂合金材料是非常適合新能源懸掛式空鐵交通系統的輕量化材料。

“與傳統金屬相比,鎂作為最輕質的商用金屬工程結構材料,具有比重輕、比強度比剛度高、阻尼減振降噪能力強、易於回收利用等一系列綠色結構材料特徵。”重慶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鎂中心主任潘復生說,鎂在汽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3C產品、手動工具、航空航天及國防軍工等領域擁有廣泛的應用,應用於新能源空鐵不僅能滿足空鐵的減重需求,還能有效緩解交通汙染。

“在車體極限載重量明確、規格尺寸都相同的背景下,採用更輕量的鎂合金,可以實現車體減重到原來鋁合金車體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載客量可以增加10%左右。”鍾敏說,目前,成都安仁——大邑空鐵示範線項目、貴州雷山縣空鐵示範線項目已開工建設。

中唐空鐵集團將與重慶大學潘復生院士領銜的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開展全面合作,該中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鎂合金研究機構,合作內容主要涵蓋:在中唐空鐵產業園成立國家鎂合金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果轉化中心,深入研究鎂合金材料在懸掛式空鐵交通系統中的全方位綜合應用,聯合研製世界首輛全鎂合金空鐵客車車體,並聯合組建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工作站。

校院企地深度融合

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

成都雙流:“熊貓空鐵”未來減重三分之二 材質更輕更環保

“此次產、學、研、用的合作,將到達提高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和自主研發能力,聯合攻克空鐵產品輕量化的關鍵核心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對推動我國新能源空鐵產業和鎂合金產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西航港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說。

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成都雙流區不斷推進校院企地深度融合。按照政府參與、校院企主導、專業機構運營的方式,成都雙流區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深度合作,探索形成了“共建、共管、共享”的校院企地合作機制。“今年將推動電子科大產業園二期、成信大產業園一期主體建成,武漢大學成都珞珈科技園啟動建設,持續推進川大‘五區兩院一基地’落地,加快打造校院企地產業發展共同體。”區科新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都雙流區還探索建立“平臺+機構+金融+高校院所”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計劃年內完成技術交易額29億元,同比增長10%。

除了建載體、搭平臺,成都雙流區還不斷優化校院企地合作環境,以合作項目為引領,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深度合作,區內中國網安、中電熊貓、通威太陽能、中唐空鐵等110家企業與中科院光電所、四川大學、電子科大等高校院所就關鍵技術開發、人才培養、專利技術轉化等開展了深度合作。同時,為支持高校科研院所智力成果轉化,成都雙流區實施成都人才新政和雙流“空港英才計劃”,不斷提升交通、住房、教育、醫療等配套服務水平,吸聚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團隊落戶雙流。馬耘耘


分享到:


相關文章: